银行理财破净,明星基金跌落神坛,不确定性环境正利好确定性保险行业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22-03-02 10:03 /
越低迷,越有机会

2022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反复,白酒、医药、光伏、芯片等板块纷纷“跳水”,不少“基民”的信心也被魔幻的股市消磨殆尽,再加上俄乌战争的突然爆发,更给跌宕的市场增加了一份不确定性。

打工人跨年时还许愿新的一年发财致富,到现在一心只想着回本。就连一向稳健的银行理财也打破原有“人设”,部分产品净值出现大幅波动,甚至是账面浮亏。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迎来“真”净值时代,还有没有保本理财产品能够稳健增值,供投资者选择呢?

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银行存款之外,有其储蓄理财功能,并在产品设计时就将稳定增值计算进了客户权益中的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险就能保收益。在利率下行周期及刚兑打破的大趋势下,居民整体风险偏好日趋向“稳”看齐,有最低保证利率且收益较高的保险产品正成为各类财富管理产品中的稀缺资产。

01

保险理财火了!银行理财经理力荐,消费者主动购买意愿增强

开年以来,银行代销保险的热度明显升温,不少理财经理开始不卖理财,反而力荐保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选择主动购买保险。

在『慧保天下』走访多家银行的支行网点时,我们发现包括工农中建交等国有大行,招商、民生、兴业、中信、光大等股份行,以及北京银行等城商行的ATM开屏广告及宣传板报上,增额终身寿险频频上榜,近7成支行的理财经理在为客户推荐银保产品时,其推介力度和时间远远超过其他理财产品。

综合各家情况来看,其推介的产品期限一般集中在5年期以内,期满后预期收益率在3%-5%之间,与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相比,银保产品虽然期限较长、但预期收益率较高。

以某支行理财经理推荐的某款产品为例,“选择趸交,在第5年末现金价值超过累计总保费,长期IRR最高3.41%;3年交在第6年末现金价值超过累计总保费,长期IRR最高约3.4%;5年交在第6年末现金价值超过累计总保费,长期IRR最高约3.4%;10年交在第10年末现金价值超过累计总保费,长期IRR最高约3.38%”。

而保障部分,该保险身故金、全残保险金以每年3.3%递增,保额较为充足。

“如果中途急需用钱,可以选择减保或保单贷款。”理财经理在介绍这类产品时提到,“保险贷款相当于银行贷款,年化贷款利率5%左右,而产品依然存续生息,可以灵活应对临时资金周转。”

除了银行线下网点理财经理力推,主动选择线上购买保险产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打开工行手机App,在其页面代销的7家保险公司产品中,仅工银安盛一款名为“鑫如意六号”的终身寿险,线上销量就超22万份,此外,华夏人寿的6款产品App线上代销,消费者主动购买的份数就达23万份。

“2020年疫情以来,我们不少客户主动选择线上购买,将部分资金配置到保险产品上,在保险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是有保证的,比如终身寿险在购买20年、30年后,其复利可以达到3.45%,甚至3.9%,这对于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的客户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某工行网点的理财经理介绍道。

业内人士也表示,更多的人选择线上购买保险产品,与保险业形象的转变、理赔处理及时有关。据银保监会统计,2021年1-11月,保险业赔付支出共计1.43万亿元,较好地发挥了保险保障功能。理赔环境向好,增强了保险消费者的信心。

近期,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发布的2021年四季度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2021年4季度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68.6,较2021年3季度上升2.3,处于信心较强区间。

据了解,2021年3季度以来,在各行大额存单的最高利率停留在3.55%,以往动辄4.0%的高收益率不复再现的背景下,普通投资者,尤其年轻投资者对大类资产配置中发挥“稳定器”作用的保险产品更加关注。

02

理财市场变天!股票、银行理财、基金赚钱效应欠佳,信托、P2P爆雷频频,保险产品补位安全增值资产

2022年开年以来,国内外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加剧,1月全A指数下跌近10%,成为次贷危机以来仅次于2016年的第二差开局。

迈入净值化时代的银行理财产品,在开年就饱受A股市场持续回调的影响,下滑明显。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5日,全市场共29234只理财产品中,有628只破净,占比2.15%;有3537只最新一期净值增长率为负,占比12.10%。对比去年底,这两组数据分别为245只、占比0.92%,1660只、占比6.26%。

此外,银行存款利率已经出现了重大调整。2021年7月,存款利率的报价机制由之前的“基准存款利率×一定倍数”改为“基准存款利率+基点”后,国有银行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为1.6%;6个月为1.8%;1年为2.0%;2年为2.6%;3年为3.25%;国有银行3个月大额存单利率1.7%,6个月为1.9%,1年为2.1%,2年为2.7%,3年为3.35%,银行理财竞争优势亟待重建。

银行理财竞争力减弱的同时,公募基金2021年的整体业绩也未达投资者预期,录得3年来最差。数据显示,剔除货币基金后,全部公募基金2021年整体年收益水平不足5%,远不及2020年的平均收益率31.30%,以及2019年的22.41%。

随着主动权益基金收益大幅下滑,曾风光无限的顶流明星基金经理也纷纷跌下神坛。而近期某家基金公司的App被国家反诈骗中心误封禁域名,更是被市场笑称为“基民亏钱太多而感到上当受骗,当电信诈骗举报了”。

公募基金之外,各家私募战绩又如何呢?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百亿私募数量为111家。从业绩来看,94家有业绩披露的百亿私募2022年以来平均收益为-4.32%,业绩为正的百亿私募为11家,正收益百亿私募占比仅为11%。

2022年1月,89%的百亿私募亏损,有35家百亿私募跌幅超5%,其中又有7家百亿私募跌幅超10%,最大跌幅接近15%,主要为2021年度涨幅居前的私募。

值得注意的是, 2019年来,信托、P2P 等资管产品的爆雷增多,居民投资的风险偏好下降,投资选择途径减少,而保险产品兑付风险非常低,相对吸引力上升。

03

利率下行突出保险逆周期属性!资管新规打破银行理财刚兑,房产投资属性式微,契约保证收益的保险产品竞争力增强 

从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来看,整体也利好保险业。

一方面,近期,美国加息预期不断强化,但长期来看,世界各国的利率水平仍旧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美联储的联邦基金利率已从1980年代的接近12%跌到了如今接近0%的水平。国内情况也是如此,根据我国央行公布的存款基准利率,人民币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已经从1990年的10.08%降至今天的1.5%,而根据目前的经济形势,进一步降低利率的可能性依然很高。

虽然目前市场上年金险的内部收益率(IRR)一般低于4%,但是保险产品的价值不能单纯看“收益”,更是强调专款专用、强制储蓄,以及“法律工具”,例如债务隔离、婚姻财富管理、税务筹划、财富传承等功能。

此外,较高的万能账户结算利率也是年金险的一大吸引点,目前大型险企的万能账户结算利率为5%-5.5%,且在市场利率下降过程中,万能账户结算利率下降更为滞后。

另一方面,投资房地产的预期收益明显下降。过去30年,在中国住房商品化、住宅价值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住宅在居民资产配置中的占比迅速提升。而近年来,中央就房地产市场调控密集发声,坚持“房住不炒”、落实“三稳”,极大遏制了人们的投机购房行为,中国居民的可投资资产从房地产以及金融业转移已经是大势所趋。

此外,大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对资管产品实行去刚兑、净值化管理,也在客观上进一步凸显了保险的稳健优势。银行理财登记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为86.56%。截至2021年底,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进一步增长至93%。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将成为常态,这让不少投资者开始主动寻求更为安全稳健的投资品。

降息通道之中,伴随着房产投资属性式微,银行理财产品吸引力减弱等,契约保证收益的保险产品正受到稳健投资者的青睐。作为居民家庭长期资产配置规划中重要的一环,保险产品能够为客户锁定未来长期收益率。

《2020中国高净值人群健康投资白皮书》调研显示,2020年以来,高净值家庭年均保费为13.2万元。其中,年保险费用支出30万元以上的占比近12%。这意味着,保险在财富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净值人群的认同。

展望未来,诸多研究机构也对长期年金等长期储蓄型产品的趋势看好。例如,中金公司2022年保险行业展望报告提到,资管新规要求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利率下行背景下保险产品保证利率的优势将有所显现,如部分公司2021年下半年通过增额终身寿、终身寿等产品实现阶段性新业务高景气,预计重疾销售放缓背景下,未来长期储蓄型险种对于行业新业务保费和价值增长的重要性将显著提升。

< END >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