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埔火灾致94死:太平香港20亿港元保额面临史上最大理赔考验行业动态

内地及香港多家险企紧急响应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香港新界大埔宏福苑成为关注焦点。据香港消防处11月28日通报,大埔宏福苑火灾已造成94人遇难。或成为香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火灾,并可能触发香港住宅保险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理赔。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太平保险(香港)(以下简称“太平香港”)披露,其承保了本次涉事项目的多项保险,包括建筑工程全险、建筑雇员赔偿保险、业主立案法团第三者责任险、财产全险及公众责任险;同时,该公司还承保了部分住户的家居保险和家佣险。太平香港表示,事故后已启动应急机制,将依保险合约秉持“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原则,做好理赔与客户服务,助力受影响居民渡过难关。
 
调查工作仍在推进,理赔程序尚未全面展开,但太平香港已面临建司以来最严峻的赔付考验。或超20.27亿港元的理赔规模,不仅考验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与再保险安排,更将在香港保险市场引发费率上调、承保收紧等连锁反应。
 

五级火情突袭香港大埔:救援全力推进,内地及香港多家险企紧急响应

 
11月26日至27日,香港新界大埔宏福苑发生五级大火。截至11月27日20时,事故造成65人死亡、70人受伤,包括一名消防员殉职。
 
26日14时51分接报后,火势从一座大厦迅速蔓延至七座。此后,香港消防处调派灭火轮及救护车到场,警方封锁区域、疏散居民,特区政府启动跨部门应急机制,政务司司长到场指挥。医院管理局启动重大事故控制中心,将伤者分流至北区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等救治。行政长官李家超当晚主持跨部门会议并探望灾民。27日,警方以涉嫌误杀拘捕3名工程负责人。
 
初步调查表明,火灾主因是外墙维修使用的竹制脚手架及非阻燃安全网被点燃后随风飘散。这些防护设施成了燃料,形成覆盖大楼的“火网”和剧毒浓烟屏障,加上大厦设计存在防火隐患,导致逃生救援异常困难。
 
面对突发的重大火灾事故,香港本地及内地背景的保险公司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展开了一系列理赔服务和客户支援行动。
 
中国人寿宣布海外公司启动应急理赔服务,简化理赔手续,主动查核、联络投保客户,平安人寿、平安产险、太平香港、招商仁和人寿等公司启动理赔应急预案,简化理赔手续,主动联系投保客户,并为受灾家庭提供及时支援。中国平安、阳光保险集团表示,捐赠1000万港元,驰援香港大埔火灾应急救援。
 
除上述内地背景险企外,香港本土及国际保险公司也迅速跟进。保诚保险、宏利人寿等机构均启动理赔绿色通道、救援协助、简化手续等应急举措。
 
各公司表态聚焦两大核心:一是主动排查出险客户,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延误理赔;二是简化手续,将服务置于商业流程之前。
 

太平香港承保保额超20.27亿港元,或触发香港住宅保险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理赔

 
很快,在众多险企中,中国太平旗下的太平香港成为了舆论焦点。
 
27日下午,太平香港给出了官方回应,确认其承保了宏福苑维修工程项目的建筑工程全险、建筑雇员赔偿保险、业主立案法团第三者责任险以及财产全险、公众责任险,并承保了部分住户的家居保险、家佣险。
 
根据宏福苑业主立案法团2025年2月会议文件,承建商宏业公司已提交太平香港出具的证明,确认建筑工程全险及劳工保险“已全数缴付保单及保单现时有效”。
 
图片来源:宏福苑业主立案法团官网
 
太平香港为宏福苑承保的屋苑综合保险(业主立案法团第三者责任险以及财产全险、公众责任险)内容则明确,保险期限为2025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包含四大险种:大厦及公共地方财产保险保额20亿港元,公众责任保险分设第三者人身伤亡责任(每次事件1000万港元)与第三者责任(人身伤亡及财物损毁,每次事件2000万港元),另设现金保险与集体个人意外保险。四项总保额约20.3亿港元,两年保费33.77万港元。
 
图片来源:宏福苑业主立案法团官网
 
香港住宅大厦一般由物业管理公司或业主立案法团统一投保“火险”,也称“楼宇结构保险”。该类保险主要保障大厦公共区域的结构损毁,包括因火灾、雷击或爆炸等意外造成的修复或重建费用,涵盖原装地板、天花、墙身等固定装置。香港《建筑物管理条例》规定,业主立案法团有责任为共有部分购买保险,保障全体业主利益。法团通过居民大会决议选择保险公司与险种,保费由业主分摊,通常随管理费一并缴纳。
 
建筑工程全险是针对施工期间的特别安排。传统建筑工程保险主要保障业主、租客或承建商就物业建筑、安装、装修、翻新或维修等提供综合全险保障,范围涵盖工程物料及设备,以及第三者责任。在宏福苑案例中,外墙翻新工程由屋苑业主立案法团聘请的注册承建商宏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工程由房屋局独立审查组根据《建筑物条例》监管。承建商购买工程保险,既是法团要求,也是法律风险管理的必要手段。
 
针对此次事件,有专家预测,20亿港元的公共地方财产险“大概率将全额赔付”,每次事件2000万港元的第三者责任险亦存在全额赔付可能,集体个人意外保险每人10万港元的赔偿标准,若按65名遇难者计算,赔付总额将达650万港元。综合来看,本次事故相关保险赔付“大概率将达到各险种赔偿限额”。这意味着,中国太平保险(香港)可能面临超20.27亿港元的理赔支出。
 
香港保险监管局对火险及工程险有明确的合规要求。火险必须覆盖楼宇重建成本,保额需定期评估调整;工程险则要求承建商在开工前投保,保障期间需覆盖整个施工周期。宏福苑的投保情况显示,业主法团与承建商均遵循了相关规定,但保额是否充足、风险评估是否到位,目前尚不可知。特别是施工中的外墙翻新是否增加了火灾风险,以及保险公司承保前是否充分评估这一风险,将成为争议焦点。
 
按行业的一般规则,此类大额保单一般会有再保险公司参与保障。截至发稿,太平香港方面并未透露有关再保险的相关情况。若其再保险保障充分,可有效摊赔付款压力,对修复市场信心将起到关键作用。
 
太平香港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1949年9月,是中国太平的境外旗舰财产险公司,在香港市场深耕已近80年。其官网宣称,公司财产及责任险承保能力强劲,雇主赔偿险、财产险等主要险种规模均居市场前列。
 
业绩公告披露,太平香港2024年保险服务收入33.13亿港元,同比增长0.9%,但除税前溢利0.82亿港元,同比骤降70.3%;2025上半年服务收入14.63亿港元,同比下降3.6%,除税前溢利1.45亿港元,同比回升74.9%。此次火灾保险赔款的大额支出或将为太平香港今年的盈利状况蒙上一层阴影。
 

内地险企香港扩张势头强劲,巨额理赔敲风控警钟

 
作为保险密度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地区,香港的保险业相当发达。根据摩根士丹利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年度化保费等值(APE)达到512亿港元,创历史新高,较2024年同期增长25%,成为香港保险业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季度保费。
 
据行业预测,香港保险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761.5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127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8%。这一趋势下,香港特区政府也持续优化监管框架,通过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政策巩固其国际保险枢纽地位。
 
目前,香港保险市场主要由国际保险巨头、本地老牌险企及内地背景保险公司三类主体构成,竞争十分激烈,市场呈现极端头部效应。2024年香港保险50强榜单显示,寿险公司中,友邦保险以871亿港元保费居首,保诚集团以653亿港元位列第二,汇丰人寿以555亿港元排名第三,宏利金融和中国人寿海外分别以498亿港元和330亿港元排在第四、五位。财险公司方面,安盛保险以48亿港元保费领先,保柏、苏黎世保险以41亿、29亿港元保费居于其后,太平香港则以29亿港元保费排名居第四,财险主要参与者还包括友邦国际、中银集团保险、安达保险等。
 
近年来,内地险企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在寿险领域,中国人寿(海外)、太保香港、太平人寿(香港)等已站稳脚跟;财产险领域,太平香港、人保香港等凭借跨境优势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占据一席之地。其布局呈现两大特征:一是“集团化运作”,如国寿通过多牌照协同提供一站式金融方案;二是“跨境联动”,利用粤港澳大湾区机遇开发跨境医疗、储蓄险等产品。
 
作为市场重要参与者,这些内地险企也将直接面临此次火灾事件带来的行业震荡:同业公司或将收紧高楼龄房屋维修项目的承保政策,保费普遍上调,同时提高免赔额或增设除外责任;监管部门大概率联合强制公共维修工程投保亿元级火灾责任险并提交消防评估报告。市场层面,业主立案法团面临保费预算加码压力,承建商需承担更高履约担保,这场火灾或成为香港都市更新与住宅保险市场规则重塑的转折点。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