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六问|前瞻2022①互联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根据新华社报道,会议释放了一系列鲜明的信号,其中最核心的莫过于一个“稳”字:
“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虽然其中自始至终并没有提及“商业保险”的概念,但一个“稳”字,已经足以说明2022年的一些大趋势。
纵观国内寿险行业,虽然总保费依然在正增长,但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头部机构就已经陷入了新业务价值的负增长,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按照一些券商的分析,保险业负债端今时不同往日,过去多年的高速发展,是供需共振的结果,是监管红利、代理人红利、居民收入增长红利、人口红利等共同推动寿险业NBV高增长。然而现在,供需强共振已经结束,供需错配才是行业现实。
纵观深刻影响行业走势的基本因素,居民收入增长基础仍在,人口红利、代理人红利均已消退,最大的变量成为了监管政策——过去数年,在“防风险”的主基调下,一系列新规相继出台,在规范行业发展、倒逼行业转型的同时,也确实导致了行业保费增长承压。2022年,“稳”字当头下,监管政策又将如何影响行业发展?
当然,2022年,还有诸多疑问:
“开门红”还红的起来么?
“个险”何时见底?
银保能否重回第一大渠道之位?
重疾险是否就此一落千丈?
医疗险大发展会否导致健康险保费不增反降?
储蓄型险种机会在哪里?
最直接的,2022年新单保费会否持续负增长?新业务价值能否企稳回升?
近期,围绕2021年总结与2022年展望,大量券商发布研报,有乐观有悲观,哪一种才更符合你的预期?
01
争辩“开门红”:下降OR增长
从目前来看,人们对于“开门红”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悲观者认为,2022年“开门红”新单保费下降概率很大,在全年保费中的占比也将进一步降低。而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疫情频发,增加展业难度;开门红启动普遍晚于去年;监管部门不断给“开门红”降温;互联网人身险新规出炉不仅影响网销,更大影响还在于银保渠道……
但有券商却对此提出不同意见,招商证券在研报中就表示,市场认知会有一定的惯性:由于2021年3月份以来各公司新单保费出现大幅低于预期,随着时间推移迟迟未见到新单的改善,使得市场信心被不断消磨(股价与持仓也因此受挫),市场自然会倾向于认为在没有看到明显的强催化(或者会更加忽视行业的变化)之下,业绩的转好可能性较低。
招商证券认为,开门红以销售储蓄类险种为主……该类险种的外部需求情况则决定了销售的好坏。
在其看来,今年的年金险和终身寿险等储蓄类的险种销售环境将好于去年,有利于开门红产品尤其是大额保单的销售。主要原因概述如下:
一是面对经济和社会的不确定性,居民将更加注重资产的安全性。而年金险的安全性使得该类资产在整个家庭资产配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与高收益类资产形成有效互补;
二是财富管理大迁徙背景下保险类金融资产亦有望分流资金。在过去,我国居民主要的资产配置在房地产以及银行理财及存款之中,但随着“房住不炒”的目标指导下……通过房地产进行增值的观念将会得到彻底转变,对于居民来说,资产荒的背景下年金险等保险产品或将分羹房地产投资资金的外溢。
三是各公司已逐步加大了对储蓄类险种的经营力度。重疾险市场持续乏力,从而使得保险公司不断认识到重疾险市场短期的瓶颈将持续更长一段时间(尝试过各式各样的产品升级、服务赋能,效果均甚微),而储蓄类产品当前的市场环境在逐步变好,从今年各公司的新单结构中也可看出一二,因此各公司正在慢慢转变注意力到储蓄类险种上。
四是保险公司费用投放或有所增加,提升代理人收入,助力队伍转型发展等。
02
聚焦“个险渠道”:究竟何时见底?
过去多年,个人代理人渠道一直是最主要的保费贡献渠道之一,尤其是2015年代理人资格考试渠道取消之后,“代理人红利”直接助推寿险行业进入新一轮大发展,然而随着“代理人红利”逐渐消退,从2018年开始,头部机构的新业务价值实际上就已经开始出现负增长,且一直持续至今,成为行业最大的“症结”所在。
进入2021年,这一趋势变得更加明显,各上市险企代理人数量均出现大幅度下滑,与之伴随的是新业务价值的大幅下滑。因此,2022年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走势、新业务价值走势,最为牵动人心。
纵观各券商研报,悲观情绪仍占主导。兴业证券研报通过对比日本、中国台湾等地的个人代理人改革,指出,预估我国大陆代理人渠道调整周期可能较长。日本代理人渠道经历长达12年的转型调整周期,而中国台湾代理人渠道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进行了两次持续的营销员改革计划,代理人专业化才初步完成,人数也才逐步企稳回升。
也有乐观者,中信建投研报认为,渠道优势领先的上市险企代理人渠道明年就将触底回升。
其依据是复盘国内代理人渠道发展历程:上轮周期从2005年开始,2012年结束,2012年结束时代理人数量278万约位于周期增速的后期、2008-2009年之间。
而本轮人力增速自2013年抬头、2020年人力出现负增长;尤其在2015年政策放水后,人力增速提升到新的台阶、保持了3年的2位数增长,因此本轮人力“清虚”的过程(负增长程度)延续至2021年。据财联社披露,行业人力已下滑至770万人左右,大致位于过往2016-2017年之间。对比上一轮周期,大幅下滑的态势预计基本结束。
其预计监管压力将是行业人力向高质量发展的进一步助推,总人力下滑态势将在明年见底。
此外,其预判上市险企持续向下“清虚”的空间不大,媒体披露的监管政策对行业的影响预计将在不同公司有所分化,渠道优势领先的上市险企,人力增速将在明年呈现触底回升的态势。
03
集体看好“银保渠道”:能否重回第一大渠道之位?
相较于个险渠道的态度分化,对于银保渠道的态度则较为统一,即持续看好。
个险萎靡不振,银保渠道重回险企战略视野,无论是大小公司均加码银保渠道,并逐步转变了过往的发展理念,从原来的通过银保渠道做大保费规模,转而视之为重要的价值贡献渠道。
行业交流数据显示,银保期交占比正快速上升,部分公司的银保渠道价值率也上升明显,其在全部保费收入中的贡献度更显著提升。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个险渠道的保费贡献度进一步降低,二者的行业地位似乎又一次面临转换。一个疑问因此产生:2022年,银保渠道会否重回行业第一大渠道之位?
业界普遍认为,个险队伍转型仍在持续进行中,保险公司为维持业务平稳,势必会加大银保渠道投入力度,这是2022年银保渠道保持平稳增长最主要的动力。
中信建投在研报中也指出,在个险渠道改革及业绩承压下,银保渠道的规模效应显著。相比代理人渠道,银保渠道具备天然的客户资源,银保渠道的销售人员为银行自有员工,具备更加稳定的服务机制。其预计明年在“财富管理”及“低风险偏好”的市场趋势下,上市险企在银保渠道具有股权及深度合作的经验及优势,预计将加速与银保渠道部分网点的深度合作,以提升银保渠道的“服务溢价”,推动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在银保端实现高速增长。
但业界人士也指出,不利因素仍然存在,最显著的就是所谓“互联网人身险新规”,实际上,所谓互联网渠道保费大量是通过银保渠道获得的,采用这种方式,实际上越过了银保渠道“1对3”的监管约束。这意味着,互联网人身险新规一旦落地,受影响最大实际就是银保渠道,银行中收将因此受到影响。
04
后重疾时代的健康险,总的重疾保额空间约为128万亿?
2021年,寿险业产品端也跌宕起伏,一方面,利用重疾新定义落地,行业结结实实冲了一波“炒停售”,但数月之后,行业发现“重疾险卖不动了”,一方面是由于前期的炒停售,透支了客户资源;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行业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从1到N”难度大增;更重要的是,90后逐渐成为投保主力,其更理性的消费行为,让传统的“人情保单”难以奏效;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原因是,百万医疗险以及惠民保的大发展给了人们更多替代方案,保费高企的重疾险相较之下优势愈发不明显。
对此,中金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随着重疾险新单保费高增长红利期逐渐过去,行业将进入“后重疾时代”,这并非意味着重疾险需求的枯竭,但是未来重疾险需求的释放速度与过往相比将大幅减缓,重疾险产品难以再成为行业增长的单一驱动力。考虑到当前的重疾险覆盖范围以及过往销售的重疾险产品特征,未来老客户加保对于重疾险的保费贡献将有所提升。
相比之下,医疗险潜在客群更为广泛,预计2022年仍能维持两位数以上增速——短期来看惠民保的推广可能会对商业医疗险造成一定冲击,长期来看惠民保能够提高居民保障意识,并且引导行业优化赔付费用结构。
此外,健康险中的单一功能保障型产品(如长期护理等险种)当前覆盖程度仍然较低,预计重疾销售放缓背景下保险公司相较以往将加大投入开发其他健康险品类保险产品,单一功能保障型产品将迎来一定机遇。
兴业证券在研报中也对未来的产品走势做出了预测,认为重疾险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面对产品同质化,重疾险定制化或是未来新的方向。
其指出,在对中国精算师协会披露的关于19种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疗费用进行测算后,预估重疾治疗的平均治疗费用在29.9万元左右;此外,根据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可估算重疾治疗期间收入损失约为17.5万元。因此,如需覆盖重疾治疗费用和治疗期间的收入损失,人均重疾保额需达到47.4万元。
目前我国重疾险消费主力人群规模约2.7亿,估算我国总的重疾保额空间约为128万亿;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中,过去10年重疾险产品累计为1亿多客户提供超22万亿元的风险保障保额,表明我国重疾险市场仍有较大可挖掘空间。
05
重任在肩的“储蓄险”:主观、客观双重利好下,如何把握机遇?
重疾险一直是寿险行业的主要价值贡献者,重疾险销售承压,实际正是行业新业务价值负增长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在重疾险承压的现状下,各券商研报均预计储蓄型产品迎来新机遇,从保险公司主观角度出发,重疾险发展承压,保险公司有利用储蓄型产品冲刺业务规模的冲动;从客观环境来看,储蓄型产品有其特殊优势,利率下行,这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中信证券研报就指出,重疾险大单品、高利润率驱动的逻辑已经不存在,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尚需时间,行业未来主要保费增长点是中长期理财业务以及其他养老相关的类储蓄业务。
中信建投证券也明确指出,财富管理大时代,长期储蓄险迎来发展契机。2021年以来,虽然消费态势疲软,但居民可支配收入仍在持续提升。随着资产规模的积累,过往单一的资产配置手段遭遇政策改革的瓶颈期;在“房住不抄”“房地产去杠杆”的政策导向下,居民对房地产投资、银行理财收益率的预期持续走低,市场迎来财富管理大时代。对于居民来说,同样具备安全保本增收性质的储蓄险迎来发展契机。今年以来,上市险企纷纷加码储蓄类产品及产品组合的推动与销售,带来新单保费、新业务价值增速的结构性回升。财富管理时代背景下,具备保障属性的、长久期的储蓄类保险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
此外,中金证券也指出,利率下行背景下保险产品保证利率优势将有所显现,长期储蓄型保险对于行业新业务保费和价值增长的重要性将显著提升:资管新规要求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利率下行背景下保险产品保证利率的优势将有所显现,如部分公司2021年上半年通过增额终身寿、终身寿等产品实现阶段性新业务高景气,预计重疾销售放缓背景下未来长期储蓄型险种对于行业新业务保费和价值增长的重要性将显著提升。
兴业证券研报侧重点有所不同,其认为相较于其他理财产品,储蓄型保险产品收益率优势并不突出,不能有效抵御通货膨胀,对客户的吸引力相对不足,丰富产品类型,满足客户不同层次的投资收益需求是未来产品策略的方向。
其指出,20世纪70-90年代,美国寿险市场先后推出个人变额寿险、万能险、指数型万能险、变额年金、指数型年金等一系列较为复杂或带有投资功能的寿险产品。其中,指数型万能险则是在投资型万能险的基础上增加了收益区间,即保底收益+上限收益,既可享受投资收益,又可避免保单失效的风险,近年来在美国寿险市场中较受欢迎,市场占比仅次于传统的终身寿险。
06
2022新业务价值承压成共识,上市险企仍将呈现两位数负增长?
展望2022年寿险业新单保费以及新业务价值走势,无论是业界,还是各券商,整体仍以悲观为主。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供需仍较为疲软,新单或延续负增长。
广发证券研报指出,供给端代理人的下滑和需求端居民防御型储蓄需求,监管的高压出清等因素交织,预计2022年新单难实现正增长,但考虑到代理人队伍的出清有望提高整体的产能,预计新单的降幅将低于代理人的降幅,如2021年前三季度平安、国寿代理人的同比增速(-32.6%、-38%)远低于价值的增速(-17.8%、-19.6%)。
广发证券预计,从各个季度价值增速来看,因2021年1月份重疾险炒停导致的价值高基数,预计2022年开门红阶段不仅是新单的下降,还面临价值率的下滑,但进入二季度后代理人的降幅收敛和价值率的下降,预计全年新业务价值的增速最低点将是在一季度,价值增速有望逐季收敛,但全年还将维持负增长。
具体到不同上市公司,其预计仍将普遍出现两位数的负增长,国寿为-10%,平安为-24%、太保为-30.5%、新华为-22%。
开源证券研报较为乐观,其认为2022年各上市险企NBV同比仍将承压,无法修复至疫情前水平,但2022年,部分险企NBV将止跌回升,其预计各上市险企2021年与2022年的NBV同比分别为:中国平安-15.8%、+2.0%;中国太保-17.0%、+4.0%。
国泰君安也在研报中对上市险企2022年的NBV进行了预测,指出仍将呈现NBV负增长,从下图来看,下滑幅度相较2021年将显著收窄。
(图片来源:国泰君安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