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投资踩雷,及与房地产的分道扬镳行业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22-05-27 12:54 /
当房地产行业开始下行,保险业踩雷房地产业、抛售房地产企业股份的消息开始增多。

近期,中融人寿踩雷房地产业巨亏65亿元的消息引发行业关注。这成为平安踩雷华夏幸福,泰康踩雷阳光城,百年人寿、珠江人寿等等之后,保险业踩雷房地产业的又一典型案例。

由于房地产业曾长期是中国“最赚钱”的行业,而保险资金的特质又与房地产业资金需求高度契合,保险业与房地产业曾保持上期的蜜月关系。

大量的险企通过各类途径布局房地产业博取更高投资收益,同时,也有大量的房地产企业参股保险公司,更大化的利用保险资金解决现金压力问题。两个行业资金关系之密切,以至于很多保险公司被称为隐性房地产巨头。

但当房地产行业开始下行,过去几十年所积累的风险逐渐暴露,保险业踩雷房地产业、抛售房地产企业股份的消息开始增多。

而很多案例背后,又折射出,高增长时代,保险业在公司治理、资金运用、关联交易等方面的诸多漏洞……

01

那些年,险企踩雷房地产业的故事

中融人寿踩雷恒大、宝能、海航等,巨亏65亿元

近期,中融人寿控股股东中天金融的年报揭示了中融人寿因踩雷房地产业而巨亏的事实。

根据中天金融2021年财报,中融人寿净亏损65.35亿元,成为拖累中天金融业绩的最主要原因,受巨亏影响,中融人寿已经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净资产降为-33亿元。

根据中天金融发布的消息,中融人寿在2021年主要就是受到房地产行业影响,导致经营业务不达预期,在资产端业务形成较大的减值损失。

此外,公开信息还显示,中融人寿踩雷涉及的金融产品包括“天津远见共创三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0深业03”、“21深钜01”、“中国民生信托至信763号宝能汽车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深圳紫竹新兴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公司)”、“五矿信托-汇置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某地产公司债券等。而这些产品主要来自恒大、宝能、海航等。

据媒体统计,过去三年,中融人寿仅投资在恒大、宝能、海航三家巨头上的资金保守估计已超53亿元,总共计提减值18亿元。

当然,中融人寿并非第一个踩雷房地产行业的保险公司,也大概率不是最后一个。

平安踩雷华夏幸福,风险敞口高达432亿元

在保险公司踩雷房地产业的案例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中国平安踩雷华夏幸福。

2018年,华夏幸福与中国平安集团开始了密切的互动,先是华夏幸福创始人王文学将自己500亿身价的19.7%股份以转让的形式交予平安资管,价值137.7亿元,不久,两家公司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大举输血华夏幸福后,平安一度被视为中国隐形的最大房地产企业,但伴随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政策的变动,华夏幸福开始出现巨亏,连累平安亏损超400亿元。受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等调整的影响,平安净利润也出现大幅下滑。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平安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估值调整及权益法损益调整金额合计为432亿元,其中股权类159亿元,债券类273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为243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影响金额为73亿元。

泰康踩坑阳光城,迅速切割、亏本甩卖

与平安类似的还有泰康保险。

2020年,泰康斥资33.78亿接盘房地产企业阳光城5.55亿股,每股6.09元,且双方签下“十年净利润千亿”对赌协议,但仅仅一年之后,泰康就将大部分股份转让,且转让价格仅为3.05元/股,较收购价降低了一半。

从公开信息来看,对阳光城业绩迅速恶化感到不满是泰康离场的主要原因。2021年10月,阳光城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8670.14万元,同比下降96.89%。

在当年10月末召开的阳光城董事会上,来自泰康的两名董事对《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投出反对票,并称“对于公司三季度所表现的公司经营恶化,需要得到管理层合理解释”。

珠江人寿踩雷房地产,准备3亿元

2021年,珠江人寿在保费快速正增长的情况下,却出现净亏损0.7亿元,究其原因,仍是投资端踩雷房地产。

作为房地产系的保险公司,珠江人寿不动产投资与涉及房地产行业的基金、信托计划等投资资产的规模相对较大。据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发布的报告,截至2021年末,珠江人寿逾期投资资产规模为30.94亿元,涉及行业主要为房地产,减值准备余额合计3亿元;其中3笔逾期投资资产本息合计27.94亿元。

受此影响,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将珠江人寿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02

从最佳拍档到分道扬镳,保险业、房地产业是中国保险业资金运用从粗放到规范的最佳见证

上述“故事”还只是有媒体公开报道的,相对信息较为全面的案例,实际上,保险业与房地产业的关系比媒体报道的要更加复杂。

随着市场监管趋严、行业景气度下降、潜在信用风险上升,利益导向的险资机构们,在房企违约的煎熬中惊魂未定,早就开始陆续对手中的地产股进行大手笔的减持。

2021年年底,泰康系“割肉”减持阳光城,浮亏17亿;大家人寿自2021年9月以来6次减持金地集团,持有的股份从20.43%减少至5.43%;中国人寿对万科A连续5个季度减持……

险资撤离地产行业并非个案。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多家险资均在多个时间点减持或清仓地产公司股票。

据『慧保天下』不完全统计, 年初至今,包括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大家人寿等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均对地产股进行了大手笔减持,被减持名单中,不乏万科、金地集团等头部地产公司。

另据Wind数据,在2015年年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险资的A股上市房企共有28家,数量上为近10年的最高点,之后便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险资的A股上市房企仅有14家。

事实上,在与房地产业分道扬镳之前,保险业与房地产业曾度过很长时间的蜜月期。

一方面,地产行业属于久期长、穿越经济周期抗短期经济波动的资产;另一方面,险资投资的地产股标的均有高分红及价值成长性的特性,且险资持有目的皆为长期投资,与保险资金的长久期相匹配。

以中国最大的隐形地产商中国平安为例,投资的地产企业主要包括碧桂园、中国金茂、旭辉和华夏幸福。

如今,时过境迁,在“房住不炒”叠加“三道红线”及个人房贷收窄等多层面因素影响下,房企内外融资通道受阻。

尽管近期,“即将松贷”的信息不断流传,但更直观的现象是房企的表外融资正在逐渐枯竭,房企现金流断裂的风险依然严峻。房企遇寒冬之下,股价重挫,险资也开始慌了,纷纷抛售上市房企的股份。

而这些踩雷案例背后,又折射出,高增长时代,保险业在公司治理、资金运用、关联交易等方面的诸多漏洞。

由于保险业与地产业关系过于密切,不少险企在公司治理方面出现问题,又因此导致了违规关联交易,资金运用等。甚至,通过违规关联交易,保险公司变成了房地产大佬的“现金奶牛”,不透明的、违规的投资操作,给保险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埋下重大安全隐患。

如今,保险业与房地产业告别蜜月期,对于保险业来说,虽然多有踩雷的惨痛经历,但也不失为推动行业投资走向更加合规的关键一步。

< END >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