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承保亏损成定局,重仓政保业务……财险四大共识|前瞻2022②行业动态
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像极了我们对行业的期盼——支棱起来!!!
岁末,各大险企的战略务虚会纷纷登场,固定动作——总结今年,展望来年。
即将过去的2021年,财险行业异常艰辛,发展方面,交付了近乎零增长的答卷;效益方面,交付了全行业承保亏损的答卷。一些头部公司的承保利润居然还拼不过那个谁的偷税罚金,惨惨惨。
纵观各大券商和各类机构对2022年财险市场的展望,给大家罗列一下核心用词:
柳暗花明、有望修复、拐点已至、企稳向好、强者恒强、静待改善……
仔细品品,透着对2022年财险行业的几许期待和信任,有点翻身元年的味道。
这期许是春之将至?还是破无可破?中国平安从高点的92元到低点的46元,一年时光,恰好一个腰斩。行业业绩已经这么差了,不能更差了吧?股价都腰斩了,还能跌到哪去?更似谷底的呐喊,是“先破”之后对“后立”的理性呼唤。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风向标,指出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三重压力也完全适用于财险行业。
需求收缩,居民对未来收入的不稳定性担忧增加,防御性储蓄上升,对非刚性需求的保险支出可能会压缩。
供给冲击,财险行业只零星传出个别公司退出局部车险经营的传言,整体资本尚有盈余,供给能力较为充分,竞争升级与承保亏损并存。
预期维持偏弱,只有车险高基数因素挥散带来的发展方面的曙光,效益方面压力有增无减。
三重压力如三座大山,而面向2022年,财险行业已经形成四点共识——财险行业在经历了这么多纷纷扰扰后,居然对未来发展方向达成了惊人的共识,可谓步调一致、方向明确。
共识1
车险恢复性增长,非车险角力升级
2021年,行业车险业务的占比会降至55%,这有车险综改后的被动选择,也有非车险快速发展的主动为之。财险行业去年13500亿的业务,掰开来看看,8200亿的车险,5300亿的非车险。车险负增长1个百分点,需要非车险1.5个百分点的增速来回填。今年车险预计负增长5个点,近400亿的负增量,依靠非车险10%的增长来补足,全险种才得以实现微增长。
根据中汽协的预测,2022年新车销量将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乘用车销量2300万辆,同比增长8%;商用车销量450万辆,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7%。
车险发展回暖、承保继续亏损。甩掉了车险综改高基数的影响,从今年后两个月的发展情况看,老三家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强劲反弹,但其他主体依旧呈现疲态;叠加新能源车销量迅猛增加,乘用车稳增长的预期,车险发展回暖态势明确。
从效益角度而言,车险承保亏损是确定性的。2021年尚存一些综改前的保单,支撑财务结果,2022年那是综改新纪元,新单成本将完全体现在财务结果中,按照今年新单奔110%的成本,承保亏损那就如太阳东升西落般确定。
新能源车的崛起是绿色产业、双碳战略落地的重要举措,势不可挡,为新能源车提供保险保障是保险行业的责任所在;但新能源车面临定价不足、费用偏低和赔付成本难以把控等因素,让公司进退维谷,成本更是雪上加霜。
东方不亮西方亮,这八十多家财险公司总要谋个生路,车险夜太黑、路太窄,只好挤上非车险的窄桥,其实,非车险成本压力更大,忽略保证险的突出表现,今年非车险大险种全线亏损,亏损额度快赶上车险的两倍了,这碗饭不比车险好端。
险企的动作大致是,用车险稳住大盘子,忍受投资收益率可以覆盖的承保亏损,毕竟绝大多数公司的车险业务占比超过六成;花大力气参与非车险市场的角力,在亏损阵痛中逐步培育业务和实力。
共识2
服务国家战略,政保类业务格局再划分
局部疫情的反复不确定,经济下行压力骤增,根据各大权威机构预判,明年国内GDP增速将回落至5%上下,财险行业的发展大体看GDP增速吃饭,需要挖掘新的增长点。
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现代治理体系、一带一路、共同富裕……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重大战略部署,其中蕴含着财险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新增长点。头部公司已纷纷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来年重大举措,有格局、有担当、也有远见。
责任险近年来都维持了较高的增速,偶尔也保有一丝利润,首台套、保函等业务发展迅猛,已有颠覆传统财产保险之势,随着法律环境的逐步健全,预计责任险的高增长将会延续,各类强制责任险和董责险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传统的财产保险一直不温不火,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存在一些结构性的机会,分布在特色产业链中,如科技产业链、绿色环保产业链、一带一路等方面,但财产保险的费率持续走低,尚未见拐点,加之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频发,效益方面堪忧。
意外险在2022年的变数来自于《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监管办法》,雷霆之锤直击赔付率低、费用率高、销售不规范的意外险业务,毕竟费用率高于赔付率的现象是不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这部分产品将会退出市场,预计意外险市场将经历一轮洗盘。
政保类业务的代表是农业保险和健康保险,两个险种都保持了20%的高增长,这也是行业高度关注政保业务的原因。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农业保险发展,也拓展了农村的金融服务空间,下沉农村市场是险企的打法之一;健康中国战略擘画了康养蓝图,在目前三支柱低覆盖的现状下,健康险极具想象空间。
从效益角度来看,农业保险和健康险今年都将是承保亏损的状况,亏损额度几乎与车险等同,明年预计也将延续亏损。如果怀着一颗效益至上的心来做政保类业务,那大可退下了,这是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敲门砖,先站上舞台、再唱好自己的戏,可能是大家的初心。需要关注的是,在整体效益不佳的情况下,地方性险企将会在政保业务角力中充分发挥“地利”优势,力争分得更多的业务版图。
共识3
组织架构调整,驱动从险种管理向矩阵管理转换
组织架构调整是个老话题,随着行业从增量时代迈入存量时代,竞争的升级迫使组织调整需要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效应。“三湾改编,大象起舞”,人保出乎意料的选了最难啃的骨头先下嘴——组织人事变革,是对“个团分设、强健渠道”的全面肯定,意味着以险种为维度的管理模式徐徐而退。
2022年的看点也在于传统的险种管理维度向“X+N”的演进,对既有资源X的深度挖掘,在X上进行附加和拓展,获取更大价值。大部分公司把X定为车险,以此为出发点,拓展个人非车险业务,健康险、意外险、家财险等等。
这个模式可以打通原本险种间的隔阂,避免出现条线部门因为成本问题形成的意见分歧,是一种面向客户的经营组织形式。这种模式需要两点前提,一方面是组织架构调整到位,事业群设置得当,小群组权责利对等;另一方面是账要算的明白,具备在各个维度进行核算的系统支持力,支持后续的量化考核。
共识4
构建保险生态圈,打造竞争护城河
“生态圈”是这两年保险行业的热词,财险公司寿险公司都强调生态的搭建,很多公司都打出了“打造生态圈、构建护城河”的口号,定睛一看,财险公司的三个圈子几乎是标配“汽车、农村、健康”;建设路径也几乎是一致,汽车生态圈向平安好车主看齐,健康生态圈向成熟寿险公司看齐,农业生态圈以普惠金融为突破口。
完美的生态圈故事的确很诱人,通过生态圈引流、获客、稳客,提升客户体验,但生态圈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领导拍拍脑袋就上马的工程,得先盘算盘算自己已有的资源,从你的点到圈需要多少资金投入、投入的周期和产出,更重要的是有没有一颗坚定的心走到最后。
咋就恍惚间想起了电销,那如火如荼的年代,大家跟着平安的节奏,“建中心、上坐席,买名单”,几年而已,大家又忙着“撤中心、裁坐席、转线上”。财险行业始终都像一场忙忙碌碌、轰轰烈烈的大集,光影之间就人去楼空,留下一地鸡毛,我们的长期主义在哪里?
行业共识的达成也有可怕的一面,超额利润都是留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旦行业共识形成,则更容易产生共振踩踏。诚然,共识是认知层面的,从认知到实操,各公司节奏完全不同,也不排除有些公司一直停留在认知阶段,所以共振踩踏风险可控。
行业转型的目标很明确,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再往朴素里说说,就是选择风险适当的客户,以优质的服务留住客户。所以,看看一个公司的对精算定价组织的重视程度、对系统敏捷性的改造程度,基本也就能判断这个公司大致能走到什么层次了,对那些花里胡哨的口号策略大可一笑而过。
题外话,又到了一年一度做计划的时候,我们一般以今年的业绩为起点,制定明年的计划,增长有多有少,回落绝不可以,通过横纵比较加模型,希望把计划那些数据做得逻辑通畅,但其实这故事的听众始终只是做计划的自己。比那个数更重要的是,你有什么资源去投入,你有什么能力去支持,拍出来的目标匹配合理的资源和适当的举措,也是个优秀的计划,来来回回的掰扯那三两个数,实属本末倒置!
2022年,财险行业再出发。
如张桂梅校长所言:人生在必经的“寒冬”里,也带着必然的希望。
愿一直在寒冬里的财险行业,2022年,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