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2021第四届华夏时报保险科技峰”在京召开,中国精算师协会副秘书长李劲松出席活动,并发表了“借助科技的智、打造保险的慧”的主题演讲。
李劲松表示,每个时代的保险都有不同的内涵,第四次科技革命给保险带来的深刻变化,可以用一句话去概括,就是用科技赋能保险,使它具有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以促使我们行业高质量发展,适应我们从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沿着这样的经营思路,我们可以厘清很多保险在经营上、管理模式上、行为上的变化,以及保险未来的方向。
但同时,在保险科技运用方面还存有一些地方需要反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业对保险科技的理解,不能简单停留在技术和保险业结合的层面上;二是不能仅仅把保险科技看作从线下向线上的物理搬运,也不能仅仅理解为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进行精准定价、精准营销;三是不能将保险科技视为对消费者“割韭菜”的武器。
以下为李劲松发言实录:
今天我的分享为“如何用科技的智 打造保险的慧”,我主要从三方面跟大家分享:第一,宏观方面如何认识保险?第二,方兴未艾的保险行业带给我们市场主体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第三,我们这个市场主体如何去做?
保险科技运用存在三方面不足,不能视为对消费者割韭菜的武器
第一,我们如何看待保险科技?
因为每一个时代的保险都有不同的内涵,我们这一届第四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深刻的变化,我想保险科技可以用一句话去概括,就是用科技赋能保险,使它具有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以促使我们行业高质量的发展,适应我们从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沿着这样一个思路我们可以厘清很多我们在经营上、管理模式上、行为上的变化,以及我们未来的方向。
我们可以从一个微观的方面去展示一个宏大的主题,2020年银保监会联合13部委发布了一个意见,2015年要达到保费收入2万亿的目标,我们去年是达到了保费8173亿元,发展空间并不大,似乎这样的目标对我们来说并不遥远,不是初步科技,但是联想到新冠疫情对我们的影响,特别是我们的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原来的发展模式对我们保险业的挑战还是很巨大的,表面的数字并不能掩藏我们背后的焦虑。我们要达到人民需求的高可获得性,我想就是要靠保险科技。
同时, 在保险科技运用方面还存有一些地方需要反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业对保险科技的理解,不能简单停留在技术和保险业结合的层面上;二是不能仅仅把保险科技看作从线下向线上的物理搬运,也不能仅仅理解为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进行精准定价、精准营销;三是不能将保险科技视为对消费者“割韭菜”的武器。
从正面来看,保险行业在运用保险科技的时候实际上要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要有一个正确的发展的理念,要有一个正确的发展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我们行业获得了高速的发展,我们所有的保险的消费者在这里面更获得了真实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保险行业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血肉的联系,真正使我们的保险行业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行业,我们的保险人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人,这样的目标还很遥远。
第二,保险科技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保险业内,我们除了有看得见的对手,更多的是有看不见的对手,因为所有的那种基于互联网、基于信息技术的大的互联网公司、平台公司,科技赋能保险的专业的科技公司,甚至一切的因为有广大的受众的群体的比如说车企的公司、健康养老的公司,甚至于旅游的公司,他们都能进入到类保险的行业。
我把它可以总结为一个保险功能的泛化,我们甚至可以说保险的脱媒,因为保险公司不一定再依托于监管部门发牌照的保险公司的层面上了,客户的黏性、需求的挖掘都比以前特别地容易,在这样的竞争对手面前,保险公司可能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地大。
保险公司进入科技,比科技公司进入保险有一个天然的难度。所以我们在谈保险科技的时候,我们迫切想把保险科技成为我们腾飞的翅膀的时候,我们行业的从业者都要想想,我们整个行业怎么找准这个燃爆点呢?保险科技不会天然地助推我们保险行业的提升,我们虽然是世界增速最快的第一的市场,但是我们在这场竞争当中想靠保险科技实现弯道超车的过程中一定有我们所预想不到的困难,所以你的场景、流量在哪个地方?你的业务优势在什么地方?你模拟的场景怎么通过保险科技还原?这是每个从业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从市场主体来看,保险科技应该给市场主体带来的变化还没有完全实现,目前所能看见的是渠道效应变化,结合了线上、线下,但是这种多渠道复合、连带的、互相交融的效应并没有显现。
保险科技虽然增强了保险的可获得性,但是我们这样的效益并没有发挥出来,我们还需要有很多的空间要走,这个方面还有很多探讨的余地。
对市场主体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从保险向科技的延伸最大的问题还是对科技的认识不足,”李劲松说,我们把科技认识为保险的助推器,认识为把保险专业优势发挥得更好的手段,实际上,我们应该改变这种观念,从管理层就应该改变,即对保险科技的认识应覆盖管理体系、业务体系等,科技不应该是保险的保障和支持,应该成为保险的引领,如果不树立这样的理念,我们对保险科技的认识一定是“隔靴搔痒”。
第三,我们这个市场主体如何去做?主要从行业的维度和市场主体的维度去看。
从行业的维度,一定要赋予行业服务的科技化,利用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推进我们行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另外,我们从市场主体来看,行业方面如何去运用我们的保险科技呢?我想每家公司就把科技作为我们的一个引领,同时和我们国家战略目标要结合起来,现阶段未来一段时间两大战略“健康中国”、“数字中国”,如何用保险科技引领实现这两个目标,这都是每个公司应该考虑的地方。
针对如何衡量一家公司保险科技水平的问题,李劲松提到了三个维度,即产品开发、服务以及风控体系,他认为,保单能否让客户更有幸福感,是衡量保险科技是否达标的重要指标;而保险公司若自身出现风险对保险科技而言是一个笑话,没有好的风控根本谈不上保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