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阳光单月增速超100%,平安反超国寿,去年同期低基数才是关键|数据前哨行业动态
8月,伴随着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从3%切换至2.5%的最后时点的到来,人身险行业似乎再度上演“疯狂”一幕。
当月,7家上市寿险公司原保费增速迅速拉升,合计保费收入1407.67亿元,同比暴增49.34%。
其中,新华保险、阳光保险表现最为强劲,同比增速均超100%,人保寿险紧随其后,达到94.65%。规模更大的“老三家”,增速相对平稳,国寿寿险28.97%、平安人寿38.04%、太保寿险52.9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平安人寿,其单月原保费收入418.26亿元,超过国寿寿险同期的414亿元。
8月单月,上市寿险公司同比增速表现抢眼,背后的原因是险企借助产品切换疯狂“炒停售”?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或许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较之下,财产险继续稳扎稳打,人保平安太保产险等5家上市财险公司单月保费收入合计847.07亿元,同比增长8.82%。
01
“炒停售”激活人身险业短期保费增速?去年同期低基数才是关键
就8月单月来看,7家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合计1407.67亿元,同比暴增49.34%,七家险企原保费增速均迅速提升。具体而言,7家公司的单月原保费及同比增速分别为:
国寿寿险414亿元、28.97%;
平安人寿418.26亿元、38.04%;
太保寿险211.32亿元、52.96%;
新华保险184.08亿元、121.98%;
人保寿险77.49亿元、94.65%;
阳光人寿83.74亿元、103.7%;
国华人寿18.79亿元、13.36%。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单月保费高增速是建立在2023年8月单月低基数的基础上。2023年7月底,预定利率3.5%的传统型产品彻底停售,在这之前的数月中,人身险公司一如既往抓住时间窗口“炒停售”,导致很多公司在前7月就基本完成了全年任务,伴随着7月底的产品切换,以及8月下旬,银保渠道“报行合一”的全面实施,银保渠道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很多人身险公司单月保费收入一落千丈。2023年8月当月,7家上市寿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仅942.57亿元。
同样的逻辑,由于2023年前7月的高基数,2024年前7月,上市寿险公司单月保费收入增速颇为“低迷”:
7家上市寿险公司2024年1-7月的单月保费收入分别为4427.99亿元、1296.89亿元、1946.88亿元、1098.42亿元、1300.76亿元、1958.11亿元、1206.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09%、3.51%、6.81%、7.64%、9.1%、8.15%、8.88%。
可以看到8月当月,上市寿险公司1407.67亿元的保费收入,环比6月有所增长,但与前7个月的当月保费收入相比,也只能排名第4。
同样是由于2023年前7月高基数的问题,2024年前8月,上市寿险公司累计保费收入增速并不高,多为个位数。
前8月,国寿寿险、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阳光人寿、国华人寿7家上市寿险公司的累计原保费收入为1.46万亿元,同比增长5.93%。具体来看,7家上市寿险公司前8月的原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速分别为:
国寿寿险5649亿元、5.87%;
平安人寿3846.29亿元、9.15%;
太保寿险1917.29亿元、1.5%;
新华保险1302.82亿元、1.89%;
人保寿险922.81亿元、5.72%;
阳光人寿663.84亿元、20.36%;
国华人寿290.3亿元、-10.14%。
可以看到,规模相对较小的阳光人寿增幅最高,达到20.36%;得益于单月增速暴涨,新华保险结束前7月总保费的负增长态势,于8月同比增速终于由负转正。
前8月,仅国华人寿一家原保费收入增速为负,天茂集团发布公告称,国华人寿正按照“坚定转型发展、突出价值成长、全面提升能力、迈向成熟险企”的总体思路推进业务发展,深耕价值业务,持续推动业务结构优化。
券商研报分析称,8月以来,受行业预定利率切换影响,人身险企加大短期销售力度,“炒停售”激活行业短期保费增量。此外,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提到,自10月1日起,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9月分红险及万能险将进行产品切换,利好行业当月保费增速的延续。
02
5家上市财险公司前8月原保费增长5.48%,单月仅阳光产险下降3.33%
相对于人身险的单月保费增速暴涨,财产险表现相当稳健。
前8月,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阳光产险、众安在线5家上市财险公司的累计原保费收入为7899.42亿元,同比增长5.48%。上述公司原保费收入均同比正增长,其中,阳光产险和太保产险的增幅分别高达9.65%和7.71%。
具体来看,5家上市财险公司前8月的原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速分别为:
人保财险3821.51亿元、4.33%;
平安产险2110亿元、5.32%;
太保产险1422.35亿元、7.71%;
阳光产险323.44亿元、9.65%;
众安在线222.12亿元、7.29%。
8月当月,5家财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合计847.07亿元,同比增长8.82%,仅阳光产险当月增速有所下滑,降幅为3.33%,其余4家公司原保费收入均同比正增长,众安在线当月增速最高达到14.22%。
具体而言,5家公司的单月原保费及同比增速分别为:
人保财险373.75亿元、7.04%;
平安产险256.41亿元、12.47%;
太保产险145.85亿元、9.53%;
阳光产险37.16亿元、-3.33%;
众安在线33.9亿元、14.22%。
据公告披露,人保财险前8月车险累计原保费收入1864.69亿元,同比增长3%。非车险业务保持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意健险和责任险增速提升,农险、意健险、责任险、车险的当月保费增速为-9.7%、30.7%、22.9%、4.4%。
券商研报分析称,8月以来,受自然灾害频发及台风等因素影响,预计财险行业赔付水平或有一定上升,但整体风险水平可控。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以及政策刺激汽车以旧换新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车险保费增速将延续向好态势;非车险业务也有望在政策推动及经济逐步修复下维持较好增长水平。
行业整体情况
人身险情况
财险业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