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这么温和的香港保险风险提示,用得着过度解读吗政策解读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18-12-11 15:54 /
香港问题有多敏感,保监会对香港保险问题态度就会有多“温和”,这是一个非常好理解的逻辑,你懂的……所以媒体不必过度解读,买了香港保险的也完全不用恐慌,盲目退保更是没必要。 买或不买香港保险,纯粹看个人需求及评估自己的风险偏好,这点『慧保天下』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过万字长文的
香港问题有多敏感,保监会对香港保险问题态度就会有多“温和”,这是一个非常好理解的逻辑,你懂的……所以媒体不必过度解读,买了香港保险的也完全不用恐慌,盲目退保更是没必要。

买或不买香港保险,纯粹看个人需求及评估自己的风险偏好,这点『慧保天下』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过万字长文的分析(详见本号旧文《别撕了!买或不买,香港保险真没那么复杂》)。甚至说,趁监管还没有真正的整治举措之前,该买买,这点你也应该能懂的……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香港保险热潮中,监管态度其实没那么重要。存在背后的合理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保障、财富管理需求和内地保险业供给方面的矛盾才是最重要的。

4月22日,保监会官网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以下简称“《风险提示》”),对赴港买保险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风险进行了提示,给本来就很火的香港保险话题更添一把火。上周末很多保险人的朋友圈掀起新一轮互撕,香港保险人宣称“风险提示实则说明了香港保险有多好”,内地保险人则用“保监会都说了,香港保险有风险……”开篇。
 
媒体当然纷纷跟进报道,为吸引眼球,很多标题都显得有些耸人听闻,例如“内地买香港保险不受两地法律保护”,“香港保单不受大陆法律保护 退保潮即将来临”等等。
 
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跟内地居民赴港投保保费连创新高,以至在业内都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当然不无关系,可是媒体所传播的就是监管的真实意图吗?恐怕未必,恐怕是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风险提示的意思。

1
不要危言耸听,恐慌对谁都不好

对于一个备受关注的保险话题,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情理之中,让人诧异的反而是一些媒体的报道倾向,什么“内地买香港保险不受两地法律保护”啦,“香港保单不受大陆法律保护 退保潮即将来临”啦,颇有些耸人听闻。稍微对香港保险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样的遣词用句至少是不专业的。


 

难道真的要引发“退保潮”,才能解决香港保险的问题吗?

 
出现“退保潮”会损害谁的利益?首当其冲是消费者的利益,内地居民在香港投保的产品中,长期储蓄型产品以及保障型产品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现金价值都很低,退保只能严重损害内地居民的利益。其次是香港保险公司的利益,除中途退保会影响现金流外,客户发现退保所得远远低于所缴纳保费,也很容易与保险公司之间引发纠纷。
 
内地保险公司会从中受益吗?未必,香港保险最大吸引力就是其与美元挂钩,投保香港保险可以分享全球投资机会,而这是内地保险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无法实现的。再者,内地保险营销员面对内地客户这么多年,如果都不能说服对方投保内地保险,一旦客户觉得香港保险也不靠谱的话,会回过头来认可内地保险产品吗?恐怕也未必。
 
有关香港保险的争议由来已久,尤其是伴随近几年赴港投保居民数量以及保费大幅增加,挺香港保险的、反香港保险的在朋友圈里早已撕成一片。在这样的情况下,“求共识”或许是一种奢侈,但“一味的否定”对于解决问题也没有任何的帮助。

2
从法理上来讲,即便在香港签单,
却是掩盖了香港保险营销员
在内地展业这一违规事实

媒体语不惊人死不休,反观保监会的《风险提示》,态度却是相当客观,甚至可以说是极其“温和”的。在《风险提示》中,保监会总结了有关内地居民赴港投保香港保险的五种风险,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五种风险都是很容易被反驳的


一、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但如果是在香港签单就可以受到香港当地法律保护;
 
二、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对于很多高端客户来说,香港保险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与美元挂钩,汇率风险当已在考虑之中,至于内地政策变动的风险,大不了期交改趸交;
 
三、保单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四、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五、需认真阅读保险产品条款——内地的保险产品也同样面临这些问题。


至于最根本的问题,香港保险是不是真的优于内地保险产品、是否存在销售误导、究竟合不合规等,保监会在《风险提示》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单纯比较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孰优孰劣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并不是单纯的比较费率以及保障范围就可以得出结论的,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例如核保、理赔、疾病定义、保险公司发展理念乃至监管理念、市场体系等等,任何人都很难去给出一个结论。销售误导的问题也是如此,需要真实的数据支撑才能有说服力。
 
上面两个问题,监管很难给出答案,但有一个问题,相对来说却是很好说明的,那就是香港保险究竟有没有违规之处。其实按照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订的有关贸易的纲领性文件《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规定,香港保险公司营销员在内地是不能为那些“没有在内地取得合法市场主体地位的境外保险公司”拉业务的。按照这一规定,即便是在香港签订保单,但只要在内地有展业行为都应视作违规。
 
可保监会在《风险提示》中并没有提及这一条,只是表示“如在境内投保香港保单,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其次,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险适用香港地区法律。”
 
3
香港保险的问题
从来都不只是保险问题那么简单

在香港签单掩盖了香港保险营销员在内地展业的违规行为,一些理财机构更是已经成为推动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的急先锋,理论上讲,监管要想追究这些问题并不困难,抓几个典型最起码就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但保监会目前并没有这么做。为什么?
 
无论是对于挺香港保险之人,还是对于极力反香港保险之人,香港保险的问题都是非常具象的一个问题,大多数情况下还与其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在诸多的口水战中,我们很难看到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但监管不同,监管看待一个问题,提出一个解决方案,考虑的因素要复杂的多。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俯视,很多事情就没有那么泾渭分明了。
 
在谈论香港保险问题的时候,或许我们首先应该考虑这样一点:香港保险的问题从来都不只是保险问题那么简单,虽然实施一国两制,但无论内地还是香港,都同属一个国家,一衣带水,血脉相连。
 
除了互撕之外,我们或许还可以找到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加强与香港监管部门、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就内地居民赴港买保险相关进行规范,使之回归到现有的法律框架之内。
 
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很多高端客户倾心香港保险,正是看重了其与美元挂钩、可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的功能。在国内GDP增速承压、汇率不稳的情况下,希望通过投资美元资产来规避风险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而目前内地保险业还没有能力来满足这种需求。
 
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方法还在于持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为普通消费者创造投资全球资本市场的机会。一个好消息是,嘉实基金在2014年就已经通过了证监会和外汇管理局的双重批准,推出了一项名为“外汇通”的业务,个人投资者可借道嘉实,在经过一系列资质审核之后,开展离岸不动产、股权、债权、证券和其他收益权项目的海外直投。
 
如果这一试点正式得到推广,相信内地保险业也很快就可以为内地居民提供多币种的保单,并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End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