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启动新一轮康养产业布局,打造健康长寿家园互联网+
7月30日,随着太保家园武汉·国际颐养社区的开工,中国太保首个三年规划百亿投资的8个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已全面进入工程建设阶段,并从今年底开始陆续有社区投入运营。总投资储备床位数1.1万张,已跃居国内上市保险公司第一。在首轮布局奠定良好开端的基础上,中国太保将开启新一轮的健康、养老项目布局,积极打造大养老生态,力求使其成为未来十年保险主业竞争的优势源。
达成三年目标:太保家园首轮布局的8个项目全面进入建设期
面对14亿人口的庞大“家底”和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发展养老健康产业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险业转型发展不可错过的战略机遇。中国太保于2018年7月发布中长期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首期投资100亿元左右,从投资开发、运营服务和保险协同三方面全方位发力养老投资领域。
经过三年的持续努力,中国太保落地了成都、大理、杭州、厦门、南京、上海东滩、上海普陀、武汉等8个养老社区项目,建立了颐养、康养、乐养“三位一体、全龄覆盖”的产品体系, “南北呼应、东西并进、全国连锁、全龄覆盖”战略布局初步完成。随着武汉项目的开工,已落地的8个项目建设开发均在有序进行,累计已开工54万平方米,在建4100套养老公寓、6700张床位。总投资储备床位数1.1万张,居国内上市保险公司第一,保险业内第二位。“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全国版图的不断推进对对寿险业务拓展的积极助力作用也已有所体现。
直面新挑战: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形成太保家园“健康长寿”解决方案
2021年底,首轮落地的8个项目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大理国际乐养社区将首先投入运营,其他项目也将在陆续投入运营。产品、服务、队伍、场景在未来三年将直面市场检验,运营服务核心能力的提升是中国太保新一轮规划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一方面夯实餐饮服务、房务服务、护理服务、医疗服务四大基础服务,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同时兼顾特色性与个性度,建立起以老人为中心的“1+N”多学科团队为主,“N对1”无边界服务模式为补充的运行机制,形成太保家园的专属服务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围绕“护理”、“健康管理”、“医疗”等健康领域,形成太保家园“健康长寿”解决方案。秉承“去医疗化、机构化”、“助老自立,尊老意愿”的服务要求,为老人开发定制化护理服务、非医疗康复服务疗程、健康管理服务,通过护理服务“可视化”巩固与家属之间的信任关系,提升客户体验与满意度。
聚焦市场刚需:构建 “医、养、康、健”产品组合,建立国际化康复照护服务体系
根据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要适应更人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将持续扩大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从市场环境来看,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占老龄人口比重约17%,康复护理的刚性需求十分旺盛。
在“太保家园”养老社区的布局方面,在完成对上一轮“东南西北中”全国布局的补点基础上,中国太保将更侧重于选择“区位更佳、规模更优、医养护结合度更高”的项目,并在重点城市做到“一城双园三养”,即一个城市两个家园三条产品线全覆盖,实现业务纵深。此外,中国太保还计划因地制宜布局健康管理中心、诊所,重点关注康复医院和护理院,并通过互联网医院、绿通协议等,对接优质医疗资源,以实现向“医养康养结合”转型,构建起多业态、多模式、多机制的“医、养、康、健”产品组合。
通过引进法国欧葆庭、上海瑞金医院、华东医院等老年照护康复的优势资源和人才,搭建涵盖多学科团队评估、非药物康复疗法、持续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四大模块照护服务体系。重点将上海普陀国际康养社区作为实践康复照护服务的标杆项目,为太保客户提供院内院外的康复照护服务和居家上门服务。
布局未来:拓展养老创新服务,深挖头部企业护城河
当前寿险企业正面临着业务增长承压、传统模式发展遇阻、科技玩家纷纷入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多重挑战。为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的诸多考验,中国太保将创新开发基于太保家园三大产品线的“保险产品+养老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产品,构建“线上+线下”的创新养老服务体系。线上通过智慧化养老信息平台,为客户提供在线咨询、健康管理、视频医疗等服务;线下服务与线上平台紧密结合,与太保家园协调互动,为客户提供居家、社区照护等多元化养老服务。通过构建全方位、全场景、全覆盖的“保险+健康+养老”生态圈,提升寿险主业产品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优势,构筑起新一轮竞争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