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大视野中的保险业,怎么打出一手好牌互联网+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21-03-29 21:00 /
“十四五”规划是国家层面未来5年最为重要的规划,包含了目前中央政府对于未来发展大势的根本判断、对于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描述、是解决未来发展目标、思路和举措的几种解读。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必
“十四五”规划是国家层面未来5年最为重要的规划,包含了目前中央政府对于未来发展大势的根本判断、对于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描述、是解决未来发展目标、思路和举措的几种解读。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必将在较长时间内对中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后,面对新工业革命浪潮、经济发展转型等新的历史条件,保险行业又一次站在了转型和变革的十字路口。未来保险行业的何去何从,存在哪些机遇与挑战,必然要服从国家的大政方针。因此,从保险行业视角,深入解读“十四五”规划是十分有意义的。

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保险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但目前行业的发展模式和水平确实与服务内容的要求、受众的覆盖需要等存在较大的差距,行业转型和改革的压力还是比较大。

保险行业应该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国家经济转型、新工业革命等浪潮中,以市场化机制为基础为实体经济提供保障服务,真正实现“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外部环境越动荡,内部稳定需求越迫切,保险需求总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目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是外部环境整体进入了“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均对世界发展构成了威胁。更为重要的是,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深刻调整,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未来的5年是中国在经济总量、政治影响力上能否赶上并超过美国的关键时期,领先国家必然会通过对追赶国家制造更多的麻烦,去延缓这一过程,中国的外部环境短期内难以改善。

在这种动荡中,实现保持定力、聚焦发展的基础之一,就是内部的稳定。对于保险行业来说,其保障属性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分散风险等维护稳定的功能,这也是“十四五”规划中对于保险行业根本要求。因此可以预见,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保险的需求看,总量上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结构上回归保障成为必然趋势。

“十四五”对新发展阶段提出新要求,必然给保险行业帯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规划回顾了"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就,包括:发展目标胜利达成、多项指标超额完成、国民生产总值到100万亿、重大领域大批科技成果得以实现、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台阶……这些均为"十四五”开局打下良好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国内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以及新的发展理念的形成。

从国别与行业发展的经验看,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后(虽然存在汇率与通胀的问題,但仍然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门槛指标),一国的很多行业的发展可能会进快车道,对于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有机衔接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内需与内循环不仅仅是外部环境变化的被动选择,更多是经济发展阶段和结构不断优化的必然结果(内循环事实上在中美贸易战之前早已开始)。新的发展阶段必然对于发展方式、理念、战略的导向提出新的要求。

“十四五”规划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系统观念,进一步放大体制优势;突出供给侧改革、扩大内需、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促进两个循环等战略导向。这些理念必然给保险行业帯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例如,保险行业作为产品高度同质化的行业,迫切需要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开发和满足更为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国内保险行业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和管制的行业,结合国家两个循环的打造,在激发和满足内需的同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为“一带一路”等大国战略提供支持;险资具有长期稳定属性,可以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降低金融体系内空转、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作出贡献;进军养老、健康、医疗等领域,不仅是支持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供给,同样也能够为保险行业带来大量机会。

总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保险行业也随之做出改变,改变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同行。

助力创新、兜住底层,分散特殊群体和行业风险是对保险保障要求的主要体现

在“十四五”规划中,降低了经济指标的比重,也没有提出具体的增速要求(GDP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员劳动生产率高于GDP增速),但另一方面却又增加了创新驱动和民生福祉指标的比重,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数字要求(具体见下表)。因此,如何在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和提高民生福祉方面发挥作用,是未来保险行业发展的方向。

创新是“十四五“规划的核心要点之一,在文件中不论是篇幅体量还是结构位置,均处于突出地位。创新驱动发展是决定经济发展模式能否切实转型、国家能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世界力量深刻变化能否实现的关键。但创新往往伴随着各种风险,这些风险是“不敢创新”或“不能创新”的阻碍因素之一。

保险行业对于创新的支持主要体现在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实现风险分担和转移,降低创新成本,营造敢于创新的氛围。

在“十四五”规划中,对于保险行业支持创新的具体内容包括,“拓展优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补偿和激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保等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货款风险补偿试点”、“在重点领域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全覆盖”等。

大国博弈越激烈,外部环境越动荡,越需要稳定内部基本盘。一个社会底层的稳定,往往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根基。“十四五”规划中,对于最广泛人群的保障体现在“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完善基本医疗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等。

某些特殊的行业天然地会积聚风险或受风险影响较大(例如农业),而这些行业往往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需要额外的保障服务。

同样,某些弱势群体(失业群体、残疾人群体等)以及特殊职业群体(例如军人),也有较大的保障需求。“十四五”规划中对于此类行业和群体也进行了针对性的保障支持,例如“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发展农业保险”、“在高风险领域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统等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帮助残疾人普遍参加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加强退役军人保险制度衔接”、“加强巨灾保险”等。

同时,在推进这些基本保障服务过程中,可能会更多体现统筹属性,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进行,例如养老保险属于“适当加强中央事权”范围,也是“明确国家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推动标准水平城乡区域间衔接平衡”的内容之一。

商业与普惠共存、改革与发展同步是规划中行业发展的另一条主线

“十四五”规划中多次提及“普惠”,包括“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增强金融普惠性”,“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等,不只金融业,其他行业也是如此。一个困惑由此产生:“普惠保险的发展会否挤占商业保险的发展空间”?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商业保险往往是从社会保险的基础上去寻找发展空间。

事实上,尽管回归保障是保险行业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但回归保障并不意味着完全普惠化、公益化。商业化是支撑保险公司的另一条腿,而改革和开放是促进这条腿走得更好的根本手段。

提供普惠之外更多样化的产品、开发更多业务渠道、挖掘更多保险需求,只能由商业属性完成,由市场化机制解决。

保险行业的改革与开放,也是通过提高和优化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根本上提高行业效率和竞争力,促进行业的发展,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根本经验之一。例如“深化保险公司改革,提高商业保险保障能力”、“稳推进保险等金融领域开放”、“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金”等。

在保险行业改革与发展中,需要处理好“商业保险为非必须品”与兜底受众广阔等之间的关系。保险行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基本将中高收入阶层视为主要目标客户,(不包含因法定的“强制保险”),而未来无论是普惠兜底乃至实现创新的分散风险等,均会与最广大的社会群体产生交集,过去的经营方式、产品结构能否满足未来的需求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

同时,如何通过市场化机制,平衡好商业利益与利润之间的关系也值得关注。“十四五”规划中对于保障属性的突出是否会对保险行业的利润形成冲击?毕竟具有兜底性质的业务不太可能产生很大的利润。这些均是行业改革中需要考虑的。

从“它在旁边笑”到“它在丛中笑”:支持创新大趋势下,保险业需积极融入产业革新浪潮

过去几十年保险行业的发展,无论是寿险还是产险,往往处于“它在旁边笑”的状态,即行业发展与具体支持的相关产业等发展关系并不密切,或者由于法律强制要求才出现保险需求,这导致产品高度同质化,缺乏客户需求导向的设计。

而未来对于创新的支持,必然要求保险行业更深地融入到企业发展、科技发展、其他行业发展中去,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和新的需求空间,也就是要求保险行业要从过去的“它在旁边笑”变为“它在丛中笑"。

那么过去的业务模式中,需求调研、产品开发、销售渠道、售后理赔等,是否能满足未来以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这是未来保险行业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轮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对于这些新鲜事物的发展,无论是相关企业还是保险公司,均没有经验和数据的积累,那么保险公司如何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制定精算假设、设计产品也是未来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技术带来的问题,答案可能也同样来自技术。新工业革命带来的行业机会中,一方面是技术本身带来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应用到保险领域,提高代理人产能、增强风险控制、降低成本等,会催生一系列的、遍布行业上下游的大量机会,发展数字经济也是本次规划中的一个重点指标和发展内容。

另一方面是新技术催生出的新的商业模式和行业中存在着巨大的保险需求,保险公司应该积极参与到新工业革命中,伴随新技术、新企业、新行业成长,发现新市场、满足新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它在丛中笑”。

大型市场主体更受益?以需求为核心的行业发展导向下,细分领域将为中小险企提供弯道超车机会

虽然在前面提到的养老健康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和新技术、新行业领域中的机会,似乎对于大型保险公司更为有利,毕竟这些领域均需要较大的投入能力。但事实上,中小、混合所有制保险公司等在未来仍然会存在机会。

未来以需求为核心导向的保险行业中,产品的同质化将会打破,大量细分领域将会出现,专注于某些细分领域的专业保险公司将出现。

一个产品系列包打天下的模式会受到挑战,互联网保险公司、中小公司在某些细分领域会出现弯道超车的机会,保险技术开发公司、互联网流量持有者都能从中分一杯羹。


< END >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