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保险业及监管政策走向的线索都在这里互联网+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21-12-16 10:27 /
2021年12月8日到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作为建党百年之际的会议,公报内容有很多新意,也有很大的含金量。有许多媒体和学者都对公报进行了深刻解读,为便于理解,本文尝试通俗地解读会议公报,特别是一些值得深思的新提法。 01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公报指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什么是加

2021年12月8日到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作为建党百年之际的会议,公报内容有很多新意,也有很大的含金量。有许多媒体和学者都对公报进行了深刻解读,为便于理解,本文尝试通俗地解读会议公报,特别是一些值得深思的新提法。

01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公报指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什么是加速演进?中国一切的对外关系本质上都是中美关系,而现在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战,已经从“单挑”演变成“群殴”。美国刚刚主办了“民主峰会”,虽然惨淡收场,但表明了美国的态度。

中国和美国的冲突不是偶然。地球上最适宜人类发展的地理位置,是温带地区,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都是在北温带,这是历史的规律。一个强国是需要广大土地和人口的,要有地理纵深、多样地貌、相对齐全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

当前在温带地区拥有广大土地和人口的国家,只有中国和美国。

因此中美交锋,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轮回。经济工作部署,出发点是应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02

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三重压力”是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一个新提法,其体现在需求侧以及供给侧两端,既又对现状的描述,也有对未来的趋势判断。

“需求收缩”是第一重压力,国外疫情缓解导致的出口需求降低,国内消费疲弱消费需求降低,均是需求收缩的重要表现。而将“需求收缩”放在第一位,表明中央高度关注需求问题,要进行强力的需求侧管理。

“供给冲击”是第二重压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于制造业造成冲击、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冲击、能耗双控下导致的拉闸限电等都是这一类压力的重要表现。

“预期转弱”是第三重压力,体现的则是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之下,市场对未来增长的预期普遍下降。

“三重压力”如实概括了当前经济的阶段性特征,也正是因为面临“三重压力”,对于“稳”也就有了更多诉求。

03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这也是公报的新提法之一。中国历史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很多研究中国的老外都对这一点十分推崇,顺便又抱怨一遍欧美地铁设施太烂。

2016年希拉里为了表现亲民态度,亲自坐了一回纽约地铁,但是因为闸机刷卡设备老旧,读卡经常失败,在媒体聚光灯下,她刷了五次卡才顺利进地铁。

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保险业及监管政策走向的线索都在这里

当然,我们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肯定不仅仅是地铁,这句话的背后含义,是为“双循环”创造战略纵深。

我国曾经以低廉的要素价格,争取到了全球的供应链。但是近年来随着工资上涨、要素提价,以及美国围堵,供应链有外移趋势,东南亚开始承接。

比如三星在越南北部的北宁省安风工业区投建手机组装厂,这座巨大工厂被当地人称为“三星城”。越南人力成本比我国西部还要低20%以上,这是实打实的成本优势。

如何遏制产业链外移趋势?不可能再靠低工资了,基建狂魔给出了答案:

用基建改造要素价格。

在四川省和云南省交界的金沙江附近,数百台翻斗车和重型挖掘机络绎不绝地从山路上赶来,建造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该水电站预计在2022年完工,建成后每年发电量将超过600亿度,接近越南全国发电量的三分之一。

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保险业及监管政策走向的线索都在这里

这只是巨大基建的代表之一,2022年以后,我国会包揽全球水电站的冠亚季军。与此同时,密密麻麻的交通网正在打通广袤的中西部,世界前100名高桥中有47座在贵州。

电价下降、交通成本下降,将代替低工资,成为产业链新的竞争力。以台积电为例,其一年的耗电量130亿度,如果每度电便宜1毛钱,每年能节省2亿美元电费成本。

5G、电商、快递、短视频,底盘全都是基建,就连阿里在最风光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没有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和支付清算体系的完善,支付宝无法“连接”各家银行。

基建加上“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就是双循环的底气。

美国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中部大平原,东西贯通非常方便,公路一马平川。而我国中西部的复杂地理环境让广大土地优势难以发挥,在地图上形成了一条“胡焕庸线”,东南发展快,中西发展慢。要改变这一劣势,基建必不可少。

我国的广阔疆土,将在基建的支撑下发挥出蕴藏已久的潜力。

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保险业及监管政策走向的线索都在这里

04

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

这也是会议新提法。特朗普老喊“让美国再次伟大”,主要举措就是玩命催美国制造业回流,确保初级产品供给。

初级产品供给决定了经济韧性,这次疫情之下,很多发达国家初级产品崩盘,都得靠中国出口。

但我国的初级产品供给也有不足,以稀土为例,和高科技产业密切相关,是极其重要的初级产品,号称“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什么汽车、手机、火箭,所有能想到的高科技产业,都离不开稀土。

我国稀土产量占世界三分之一,绝对是稀土大国,但我国稀土行业经常因为小散乱差、内部恶性竞争、低价出口被广为诟病,甚至被批评为稀土卖国。

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保险业及监管政策走向的线索都在这里

我国并非不重视稀土,早在井冈山根据地时期,红军就非常重视铅锌矿、钨矿的开采和经营。1932年,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行行长的毛泽民,对,就是毛主席的弟弟,他动员了500多名工人,成立公营铁山垅钨矿,这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公营钨矿,后来开办“中华钨砂公司”,成为根据地重要的经济来源。

但稀土不是想卖高价就能卖高价的,以前日本控制着相关提纯技术,所以很多利润都被日本切走了。后来我们技术升级了,才开始扭转利润。而且稀土挖掘和提纯非常污染环境,必须要发展绿色技术,不然就是一次生产、十年整治。

从稀土的例子也能看到,公报所指的“初级产品”,并不是采出来的原始材料,而是通过一定技术优势制造出来的产品,要提升中高端的初级产品供给。

而最近的一个大新闻,就是我国已经批准成立“中国稀土集团”,被外媒称为“稀土航母”。未来稀土肯定是要整合全国资源,提升行业定价权,实行绿色开发,不能再做低价出口、损害自家环境的事情。

05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结合上面稀土的案例,就能理解,要想整合和利用好我国资源,保持供应链稳定,公有制经济一定要发挥作用,有些事必须公有制来办。

之前有篇讲中国邮政的报道感动了很多人,中国邮政给西部偏远地区、给南海岛屿送信,是看作政治任务,不计成本的。要是交给私营企业,是不可能做到的。

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保险业及监管政策走向的线索都在这里

比如特朗普上台搞了个监狱私营化,结果马上就出现了过度劳动、虐待犯人、司法有意多判、故意捕猎非法移民等各种弊端。

近期新成立了很多央企巨无霸,4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成立,5月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9月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成立,12月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很明显要强化对重要资源的控制。

当然,非公有制经济也很重要,但如果放任自流,就会滑向买办和资本家的方向,资本家天生都喜欢囤积居奇,趁着供应链危机发横财。对此,公报说得很清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毫不动摇鼓励的非公有制经济,是那些提供就业、提高效率、回馈社会的企业,而不是只盯着老百姓兜里那几个钱的资本家。

06

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碳减排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的武器,用环保的理由锁死发展中国家的追赶之路。

用一个笑话可以概括:前两年冰岛火山爆发,一下子就用尽了欧洲大部分碳排放额度。

但不管怎么说,碳减排是全球共识,也是我们的机遇,以“双碳”战略为指引,做好新能源赛道超车。更要在这方面体现大国担当。近二十年来,我国贡献了全球25%的绿叶面积增加量,狠狠打了西方国家的脸。

会议专门指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背后含义就是,不能被发达国家的环保言论所左右,要坚持走我们自己的绿色道路。这是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07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放”两个字,背后的艰辛远远超出一般人想象。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封锁从来就没停过,以前有巴统组织,后来是瓦森纳协议,前者在1949年成立,后者在冷战结束之后签订,都是重点对中国进行禁运封锁。

例如捷克曾准备向我们出口“无源雷达设备”,就被美国强迫施压而终止了这项交易。买乌克兰航母“瓦良格”号,前后几次波折,整整花了四年时间。现在我们想买台高精度光刻机,也是困难重重。

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保险业及监管政策走向的线索都在这里

而每当中国自主制造出一项产品后,在瓦森纳协议的禁运名单中就会划去这个产品的名字,该项产品对我们的出口价格也会大降。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后,是真正的独立自主。

08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很多解读指出,这次公报的关键字是“稳”,提到了25次。

“稳”和“跨周期、逆周期调节”,是一脉相承的。

近年来,中央反复在提“跨周期调节”,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为什么跨周期、逆周期调节如此重要?因为这是击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根本一击。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必然会发生经济危机。而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虽然有过多次波动,但我国经济整体上没有经历大周期,一直保持7%以上的增速,实现了罕见的“奇迹增长”。

很多外国学者用各种西方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中国增长,并且还有不少人屡次看空中国,但中国就是从一穷二白一路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很多人认为这都是市场经济的功劳,但他们选择性忽视了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中国在解决吃饭问题、建立完整工业体系、消除国内文盲、改善卫生环境的巨额努力。

再对照下印度,新中国成立时,印度的GDP是中国的两倍,铁路总里程是中国的三倍。到了现在,我国GDP是印度的五倍,铁路总里程是印度的两倍以上。

社会主义制度,是腾飞的根基。所以公报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而现在,似乎中国终于来到了周期面前,那个一直困扰西方国家的周期问题。增速跌破7%,“奇迹增长”不再,不知道有多少国家等着看我们的笑话,心里说着“原来你也跨不过去啊”。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跨周期、逆周期调节不仅仅是解决经济问题,更是理论之争、路线之争,要用铁一般的实践,打破资本主义周期律,捍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这一切,都需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上,灵活运用经济学理论,走出和西方“休克疗法”不同的道路,用“稳”字来渡过周期,不急躁,不冒进。不再唯GDP增速,而是“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这是经济学的“论持久战”。

所以公报说:“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还要求“领导干部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

可以大胆预测,随着中国跨周期调节的成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击败数百年来占据主流的西方经济学,成为主流经济学。

周期,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想当年,我们面临西方封锁,建立中苏联盟,在苏联援助下建成了完整工业体系。现在再次面临美国封锁,又一次中俄结盟,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历史在轮回,历史也在演进,中国从追随者成为领导者,那个坚持高举社会主义大旗的我兔,已经浴火重生、脱胎换骨。

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保险业及监管政策走向的线索都在这里

09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公报指出: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现在我国GDP已经是美国的75%,蛋糕做大的任务已经做得很好了,接下来就是要分好蛋糕了。

怎么分好?就是让那些拿走蛋糕大头又不回馈人民的人,把蛋糕让出来。代表举措之一就是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还有就是那些攫取了大量改革红利的企业,也是时候反馈社会了。公报提出:“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10

“稳”——保险的使命

除了一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公报并没有明确提到“保险”二字。

但没提到不等于不重视,在这篇以“稳”作为关键字的公报里,保险作为公认的稳定器,是润物无声。每一个对“稳”的要求,都有保险的题中之义。

比如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就需要保险发挥更深的作用。这次疫情,欧美保险业拒赔餐饮业营业中断险,甚至出现了餐饮业和保险业的“大面积诉讼”,我国保险业就比欧美表现得好,快速推出了各种复工复产保险。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保险对供应链的覆盖并不够,未来如何全面覆盖供应链风险,以及如何应对类似于疫情的系统性风险,都是对保险经营能力的考验。

比如稳就业,帮助中小微企业减负纾困,中小微企业本来风险就很高,而购买力却很弱,如何开发适合中小微企业的产品,如何与政府的中小微扶持政策结合,都是保险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比如稳民生,保险业如何参与多层次民生保障体系,助力解决老龄化、三胎政策、灵活就业等新问题,都是需要发力探索的领域。

比如公报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科技保险、绿色保险一直是叫好不叫座,需要在契合社会需求和满足经营条件之间找到平衡。

12月10日,银保监会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提出五点要求,包括全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以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让不少业内人士产生了监管政策未来导向的猜测,诚然,"稳”是审时度势的结果,但对于转型中的保险业而言,保持定力也至关重要。

银保监会在提及“全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明确提出“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金融监管政策”,但这一项下都是要求银行保险业积极从各个角度出发支持经济发展。

提及“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有关保险业的表述也只是“持续增强保险保障功能,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巩固车险改革成果,推动巨灾保险试点和立法进度。加快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切实满足基本医疗保障以外的保障需求”。

总之,如果保险业还是光想着怎么把没营养的产品忽悠给大爷大妈,怎么在费改过程中多套点费用,怎么在招标会上多压点价,怎么能争取点份额保护,恐怕是很难好好贯彻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