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迎高质量转型机遇期,泰康养老助力二三支柱融合共进行业动态

在养老金融大发展的背景下,金融监管总局对保险机构如何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做了细化安排,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从先行城市(地区)同步扩大到全国等养老金融政策的密集出台,为保险公司,尤其是养老保险公司的高质量

在养老金融大发展的背景下,金融监管总局对保险机构如何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做了细化安排,“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从先行城市(地区)同步扩大到全国”等养老金融政策的密集出台,为保险公司,尤其是养老保险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遇。

养老保险公司是专注于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和养老基金管理的专业人身保险机构,在建设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进程中,无疑将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作为国内总资产最高的养老保险公司之一,泰康养老积极聚焦养老主业,通过创新业务模式、优化产品结构、整合医养资源,实现了以养老保险为核心的新业务价值持续增长。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泰康养老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达38.8%,保单未来盈余同比增长近6%,商保年金标准保费占比增长至61.5%,成为养老保险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典型代表。

01

首创职域模式,为二三支柱融合共进奠定基础

当前,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是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以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三支柱”制度体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66亿人,参保率超过90%。截至2023年末,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共同构成的第二支柱,已累计形成养老金资产规模超5万亿元。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试点刚满两年。

养老保险公司作为我国金融市场中目前唯一一类带有“养老保险”字样的持牌金融机构,肩负着推动养老金融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的重要使命。

在推动养老金融体系建设过程中,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前瞻性地提出“新寿险”模式,在传统寿险的“负债端”和“投资端”二维结构中,加入了医养康宁的“服务端”。“支付+服务+投资”实现三端协同。在“新寿险”商业模式中,泰康养老作为支付端的重要力量,以“长寿时代泰康方案”为经营方法论,借力二三支柱筹资杠杆,背靠集团医养康宁优势,要同时为企事业职工解决养老资金筹集和养老资源归集这两个需求。

据了解,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的筹资模式具有“缴费+税优+稳健复利”的明显优势。企业通过建立年金计划,能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成本,丰富职工福利。而职工则可以通过单位的缴费和个人税优政策,撬动更多的养老储备资金。建立企业年金不仅增强了职工的退休保障,还有效对冲了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下滑的风险。

在第二支柱企业年金领域,泰康养老积累了丰富的受托管理经验。针对年金“安全、业绩、服务”三项核心诉求,构建了市场领先的年金受托服务模式,将保障基金安全、稳定投资收益、提供品质服务作为核心理念,锻造了战略资产配置、投资监督与风险管控、投管人选择、受托系统建设和受托运营服务五大核心能力。截至2024年12月,泰康养老管理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规模已突破5700亿元,企业年金受托规模年均增速高达36.9%。

在多年服务第二支柱的进程中,泰康养老深刻洞察到企事业单位职工群体对健康养老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此外,泰康养老也发现,职工群体收入稳定,普遍具有保险意识,并且是享受第三支柱税优政策的最大受益群体。基于以上判断,泰康养老于十余年前,便开始将自身在第二支柱中积累的风险管理、客户服务、销售渠道等实践经验,依托职域服务模式,复制和迁移到第三支柱的服务中,探索二、三支柱融合发展的经营模式。

职域服务,就是与企事业单位公对公合作,为企事业单位定制专属的职工保险方案和服务方案,以员工制专业服务团队和项目制的组织形式,通过集中宣讲服务与一对一服务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面对面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为员工及其家庭持续提供满足其全生命周期的养老、健康、医疗保障方案。在泰康养老的职域服务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为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个人养老金咨询服务。

02

个人养老金发力,加快推进职工群体高效建立第三支柱

通过职域服务模式,泰康养老可以将个人养老金政策和产品送到每一位职工面前,不仅推动了企业和职工群体对养老金融产品的广泛参与,还简化了职工参与个人养老金的流程,有效提高了个人养老金的缴存率和覆盖率。通过统一的政策宣传、产品讲解以及协助报税等服务,泰康养老帮助企业和职工实现了三方共赢:国家推动了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落实,企业通过提供福利增强了员工的满意度,职工则通过税优政策和稳健的养老金产品实现了长期的养老储备。

数据显示,自2023年5月启动个人养老金产品销售以来,泰康养老已累计销售个人养老金产品近15万件,位居行业前列。仅在2025年开门红期间,泰康养老销售个人养老金产品超5万件,一举成为客户数量最多的专业养老险公司。这一成绩不仅展示了泰康养老在个人养老金领域的强大执行力,也证明了职域服务模式在职工群体中的广泛适用性。

相关报道显示,泰康养老的个人养老金业务呈现“三高两长两延伸”的特点。高参与率指每2名客户中就有一人主动了解个人养老金,每5位咨询客户中就有一人投保;高缴存额指人均缴存金额1.17万元,接近年度缴存上限;高继续率指个人养老金保单13个月继续率高达97%以上;长缴存期指10年及以上缴费期限占比80%;长服务期指个养办理后持续开展报税服务。泰康养老的个人养老金服务能延伸到重疾、医疗、意外等保障的全产品链,共同构筑完善的家庭保障;同时,也能延伸对接泰康“幸福有约”养老保障计划,享受养老社区入住权,实现对全服务链的延伸。

03

面向跨期财务规划,保险产品设计兼顾稳健、收益

养老资金是典型的长期资金,需要实现长期稳健增值,面临跨周期财务配置的巨大挑战,保险产品,特别是分红型养老保险产品以其“稳健+收益”的特性,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金融工具。分红险产品不仅能够锁定未来长期收益水平,有效化解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还能为客户提供稳健的投资回报,满足长期的养老储备需求。

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指出,保险公司要加快产品转型,发展浮动收益型产品,通过“人身保障+保证利益+浮动收益”的多功能设计,提升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人身保障和财务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稳定性。10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引导保险业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因此,以分红险为代表的“保证利率+浮动收益”类产品就成为多家险企重点发力的产品方向。

泰康养老在第三支柱领域推行的主力产品正是分红型年金保险产品。泰康幸福赢家年金保险(分红型)作为行业首款入围个人养老金名录的分红保险,不仅具备传统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还通过分红机制为客户带来额外的收益,适用于长期的养老储备需求。泰康养老通过产品创新,不断丰富个人养老金的产品种类,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保险行业特别是养老保险业,具备管理长期资金、配置长期资产、经营长期产品的优势,“稳健”的投资文化也成为行业共识。数据显示,保险行业的投资波动明显小于其他机构投资者,给客户的回报也更加稳定、客观。凭借长期管理负债资金的实践经验,在为客户创造价值方面,有效满足财富保值增值的长期需求。

04

保险医养整合发展,开创养老新生态

在养老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单纯依靠资金管理已无法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泰康通过整合医养康宁资源,创新性地推出了“保险+养老社区”的一站式养老解决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保险业参与构建“医康养”生态圈是对多层次社保体系的重要补充,金融机构在提升养老资金储备的同时,也应积极参与养老相关产业建设,这是金融工作人民性的重要体现。

在医养结合方面,泰康确实走在行业前列,并且其创新实践已逐渐成为行业标杆,带动了“保险+养老服务”模式的形成与普及。

泰康从2012年起便推出了首个“寿险支付+养老服务”模式的年金保险计划,通过将保险与高品质养老社区相结合,构建了独特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供稳定的养老金储备,还涵盖了客户养老服务的各项需求,从医疗资源整合到健康管理,均有完善布局。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泰康在全国36座城市建立了43个养老社区,已开园运营的养老社区达24家,在住居民超1.5万人,这不仅丰富了客户的养老选择,还推动了市场对“保险+养老服务”模式的普遍认可。许多保险公司开始意识到医养结合的重要性和市场潜力,纷纷加入这一模式的探索。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保险+养老服务”逐渐成为行业共识,这一成功探索无疑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持续引领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作为泰康旗下专业的养老保险公司,泰康养老背靠集团的大健康生态资源禀赋,在企事业单位职工群体中提供颇具创新的“养老筹资+养老服务”的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养老服务的质量,还增强了客户对养老产品的信任度,为广大职工群体构筑了一个兼具财务安全与生活品质的享老方案。

泰康养老最新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公司的总资产已经达到了1270亿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35.39%,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41.85%、综合投资收益率10.06%,核心经营指标均维持在较好水平。随着国家对养老金融政策的持续关注和支持,养老险公司迎来历史性机遇。泰康养老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坚定养老主业,以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为己任,通过提供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满足长寿时代下人们对养老和健康的旺盛需求,也在新环境下引领公司开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