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6.30大限,直面不可避免的行业性“萧条”,这次保险业不慌了行业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23-06-15 10:37 /
这么多次产品调整,行业不都走过来了吗?

从3月底监管召开座谈会调研部分人身险公司负债成本迄今,将近三个月时间,有关预定利率3.5%人身险产品将被叫停的声音始终没有停止过。

这期间,在监管的窗口指导下,IRR长期无限接近3.5%的增额终身寿产品陆续下架,取而代之的中介渠道主力产品IRR相较以往已经略有下降,不过仍显著高于3%。

代理人在朋友圈、各种群的炒停售依然不停,不过力度明显不如从前,该投保的客户基本已经投保,消费需求已经被提前释放。

人身险企一边等待着靴子的最后落地,一边争分夺秒推进新产品的设计、备案等。在新的设计中,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直接降至3%,分红型产品成为各公司发力重点,保底收益一般在2.5%左右。

对于最后的时间节点,行业也一直在揣测,最初普遍认为是6月底,而如今,眼看金融监管总局成立,以及随之而来的监管机构内部“三定”工作紧锣密鼓展开,业界又普遍猜测新规落地会有所延期。“稳经济”的强烈信号之下,也让不少行业人士多了一份侥幸心理。

一个共识已然达成,一旦靴子落地,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进入3%时代,行业势必步入一个相对“萧条”的时期,但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这随时有可能到来的“萧条期”,这一次,很多业界人士都表示不再焦虑、不再慌乱。

在经历了多次产品预定利率调整的风浪后,行业终于走向成熟了。

01

4月单月人身险保费暴涨20%,坦然面对新一轮行业性“萧条”

虽然预定利率3.5%产品全面下架的时间尚未明确,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一旦该类产品彻底退出市场,人身险市场势必会出现一段时间的“萧条”。

最直接的理由在于,伴随预定利率下调,产品的比较优势下降,这会影响一部分消费者的决策。

但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在前一阵热火朝天的“炒停售”攻势之下,市场已经被提前透支,有意愿投保的基本已经完成投保,缺乏足够意愿投保的,在接受到产品涨价的信息之后,会进一步延长其决策周期。

这与2021年重疾险切换疾病定义,事先大规模炒停售透支客户需求,定义切换后,重疾险市场长期陷入疲软的逻辑是一致的。

不过,与初期的悲观认知不同,现在不少业界人士已经普遍接受了这种预定利率下调的趋势,甚至预期中的“萧条”。

“我并不感到恐慌,这么多次产品调整,行业不都走过来了吗?”一位行业人士的表述,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态。

在经历了1999年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骤然降至2.5%,始于2013年人身险产品费率市场化改革,2019年的叫停“预定利率4.025%”,乃至2021年的重疾险新旧定义切换后,行业已经从内心里接受了“市场利率下调—预定利率下调—产品调整”规律。

这种平和的心态,首先源于2023年上半年人身险行业超预期的表现。IRR3.5%的增额终身寿的吸引力,高收益率产品即将停售的预期,重疾险、个险人力负增长的负面影响逐渐出清,以及居民储蓄不断创新高的大环境,都成为助推人身险行业较快发展的因素之一。

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2023年前4月,人身险业务实现原保费收入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0%,远超去年同期表现,而就4月单月数据来看,同比增速更是达到20%。

其次,则源于人身险企自身对于利差损风险的高度担忧。在利率进入下行通道之后,预定利率高的产品虽然能极大促进业务的开展,但同时也会给资产端造成巨大压力,尤其近年来,资产端同样承压前行,长期来看,保险公司能否兑现承诺收益尚须打一个问号。

对于险企而言,利差损风险事关生死,必须杜绝。然而在高度同质化竞争之下,谁先调低预定利率,就意味着谁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竞争优势,这种情况下,监管或窗口指导,或直接喊停,其实是给了竞争主体共同踩刹车的机会。

02

“降息”给予市场更多勇气,却也加剧利差损风险

对于人身险行业而言,最大的底气,还来源于“降息”。

降息不停,逆周期的机会就依然存在,而一段时间以来,各种降息消息不断:

5月,国有大行对通知存款、协定存款等“类活期”产品上限进行调整,1天、7天通知存款利率分别降至0.45%、1%。一些股份制银行也对智能存款产品下架。

6月8日,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在内的多家国有银行再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从此前的0.25%下调至0.2%,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05%,3年期定存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45%,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5%。紧随大行步伐,很多股份制银行也纷纷下调,下调幅度也与国有大行一致。

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又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1.9%,前期中标利率为2.0%。这是自2022年8月15日以来,央行首次调整7天逆回购利率,以此实现“降息”。

不少专家观点认为,这些降息符合预期,主因是4月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降息旨在降成本、稳增长、扩内需、稳信心、稳预期,也有助于缓解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鉴于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仍是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信心不足,本次降息可能只是开始。

只要仍处于降息通道,保险公司的逆周期优势就会得以凸显,即便是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降至3%左右,分红险保底收益2.5%左右,相较于5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以及其他非刚兑的理财产品而言,保险产品仍然具备优势。

持续降息的环境下,消费者会更容易意识到锁定长期保证收益、增强确定性的重要性,这也有助于保险产品的销售。

人口老龄化加速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储备养老资金,部分资金的投资策略也更趋向于稳健,这也有利于保险产品的销售。

另外一个问题接踵而至:人身险业依靠收益率比较优势、依靠刚兑属性还能走多远。

所谓“逆周期优势”,来源于人身险产品定价利率调整滞后于利率调整所导致的收益率的比较优势,而这种优势的另一面就是利差损风险。人身险公司下调预定利率为的是减少利差损风险,但利率的更快下调,将让这种努力化为泡影,利差损风险依旧如影随形。

目前,业界寄望于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来改善利差损风险,分红险重新受到追捧,很大程度就源于其既有保底收益,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刚兑属性的追求,又具有分红条款,可以与消费者形成一定程度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进而缓解险企利差损风险。

分红型产品在香港保险市场一直是主力产品类型,在内地市场,也曾风靡一时,但由于彼时演示利率过高,而实际分红水平远远不及预期,事实上造成了大量的销售误导,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分红险自身的“污名化”。

于是,对于“分红险”的态度,业界目前事实上已经分成了两派,力挺分红险者多从公司角度出发,认为这类产品有益于缓解公司利差损风险,同时也能满足消费者对于更高收益水平的追求。

反对者则认为,这不过是公司的一厢情愿,队伍销售有惯性,销售新的产品类型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不会买单,因为分红是不确定的,且分红险是有“黑历史”的……

利差损风险依然难解。

< END >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