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家保险资管公司的至暗时刻:营收净利双承压,两极分化加剧15家盈利不足1亿行业动态
作为保险资金最重要的投资机构,保险资管机构始终压力山大,在2022年又受到股债双杀等因素影响,这一年,保险资管公司整体业绩承受更大的压力,也是继2021年后连续第二年整体业绩下滑。
据慧保天下统计,截至目前,共有31家保险资管公司披露2022年报,其中,大家资管、华夏久盈资管和筹建中的中邮保险资管尚未公布2022年年报,华夏久盈资管在官网表示,因公司处于风险处置期,暂缓披露年报。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31家保险资管公司表现两极分化,马太效应明显,整体来看,营业收入合计327.23亿元,同比下滑10.39%;净利润合计141.18亿元,同比下滑7.2%。
01
16家保险资管公司营收增速下滑,泰康、国寿资管同比降31.34%、6.03%
在营收方面,共有11家保险资管公司营收在10亿元以上,排名前三的保险资管公司为国寿资管、平安资管和泰康资管,营收分别为48.18亿元、45.37亿元、44.13亿元,依然呈现“强者恒强”格局,3家公司已连续4年稳居前三。
营业收入排名第4—11位的分别是国寿投资、太保资管、太平资管、人保资管、阳光资管、华泰资管、新华资管,建信资管8家保险资管公司营收均在10亿元之上。
从增速来看,共16家保险资管公司营业收入负增长,15家实现正增长。其中,除平安资管同比上涨外,国寿资管和泰康资管都有所下滑,尤其是泰康资管同比下滑31.34%。
除了泰康资管外,百年资管、中再资管、人保资管、国寿投资、合众资管营收同比下滑均超过20%,其中合众资管同比下滑42.2%。
02
“马太效应”凸显,平安国寿泰康资管等4家机构盈利占比近6成,15家净利不足1亿元
净利润方面,31家保险资管公司中,有29家公司实现盈利,仅太平资管和安联保险资管2家亏损,且亏损都较2021年有所扩大。
在盈利的29家保险资管公司中,各家业绩分化明显,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公司仅有4家,具体为平安资管、国寿资管、泰康资管和国寿投资,净利润分别为29.69亿元、23.61亿元、16.96亿元、11.33亿元,这4家保险资管公司合计净利润为81.59亿元,占31家公司总利润57.8%,占比已接近6成。
净利润在1~10亿元的保险资管公司共11家,分别为阳光资管、太保资管、新华资管、华泰资管、建信资管、人保资管、民生通惠资管、光大永明资管、中意资管、中再资管及中信保诚资管。
除以上15家公司之外,人保资管、工银安盛资管、英大资管、生命保险资管、百年资管、招商信诺资管等16家公司净利润不足1亿元。
从增速来看,15家保险资管公司盈利增长,包括生命资管、交银康联资管、长城财富资管、中再资管、招商信诺资管等公司,这些保险资管公司基数较小。相反,一些规模较大的保险资管公司中,其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泰康资管、国寿投资、人保资管、中信保诚资管、英大保险资管等净利润同比下滑均超10%,合众资管的净利润降幅达50%以上。
(完整表格详见文末)
03
大资管时代来临,保险资管机构发力第三方业务,8家资产管理规模超万亿
保险资管公司主要以保险资金作为行业基石,管理保险行业近8成的资金,随着大资管新规落地后,保险资管公司不再局限于母公司保险资金,纷纷公开表示要做大做强第三方资管业务,这种种迹象显示,提升第三方资管业务占比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
据了解,保险资管机构的第三方业务不仅包括第三方保险资金,还涵盖了银行资金、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
此前,保险资管业协会发布《2021-2022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运行调研报告》,截至2021年末,保险资管行业合计管理资产规模16.14万亿元,其中管理第三方保险资金占比8%;银行资金占比7%;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规模分别为占比合计6%;另有其他资金占比4%。
如今,又经过1年多发展,保险资管机构的第三方业务资金占比也会进一步提升。
据统计,截至2022年末,在31家保险资管公司中,已有8家保险资管公司管理规模超过万亿元,具体包括国寿资管、平安资管、泰康资管、太保资管、人保资管、太平资管、新华资管、大家资管。
其中,2023年4月,国寿资产披露数据显示,其最新管理资产规模已突破5万亿元,成为我国首家管理资产超过5万亿大关的保险资管机构,据介绍,在公司管理的资产中,第三方资产规模超过6700亿元,较年初增长1000亿元。
截至2022年末,平安资管的资产管理规模为4.37万亿元,其中第三方资产规模5150亿元,较年初增长0.6%;泰康资产管理规模超2.8万亿元,其中第三方资产1.7万亿元;人保集团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为7870.6亿元;太保集团管理的第三方资产规模为2724.12亿元,较年初增长2%;新华资管管理第三方资产规模为4796亿元。
附表: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