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家险企排队批筹盛况不再,保险股权为什么不香了行业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22-06-28 17:08 /
保险牌照遇冷。

与数年前的“一照难求”相比,社会资本近年来对保险股权的青睐程度早已不复往昔,呈现逐年快速下降的趋势。在市场上表现为,多家保险公司的股权被挂牌转让,有的多次流拍,还有的保险公司通过公开挂牌转让控股权以补充资本。伴随着经济形势和保险市场的持续低迷,保险股权遇冷有其深刻的内在逻辑。

01

从炙手可热,到全面遇冷,保险牌照面临“资本荒”

曾经炙手可热的保险牌照,如今却是另一番光景:200多家企业排队申请牌照的盛况一去不返,资本的狂欢过后,一地鸡毛之外,是保险牌照的全面遇冷。细细来看,这种遇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多家上市公司退出筹备保险公司

通过对公开信息的不完全统计,从2019年至今,先后有18家上市公司公告退出了12家保险公司筹备组,其中有的已经筹备了超过5年的时间。这与数年前的行业格局呈现了鲜明的对比。

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有70余家上市公司公告发起设立保险公司,市场上甚至出现了溢价转让“保险公司筹备份额”的项目,可见保险牌照之火热。但这一数据在2017年后随即骤降,2017、2018、2019年分别仅有31家、5家和3家,同时多家公司退出申筹。

退出原因一方面是基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决定更加专注主业,另一方面是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审批周期较长,迟迟未能取得阶段性进展。

(上市公司退出申筹一览表)

编辑

2、多家保险公司股权遭遇流拍

上市公司纷纷退出设立保险公司的同时,多家保险公司的股权也在各大拍卖网站上流拍。

通过对阿里拍卖和京东拍卖的统计,近三年有10笔保险股权遭遇流拍。流拍的股权不仅仅是小股比,还有些持股比例超过10%的较大股东,如中融新大集团、广东宜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分别位列中华联合财险和复星联合健康的第二大股东。

保险牌照的稀缺属性,使其股权具有较强的保值增值功能,在一级市场也容易流转,如此频繁的流拍现象并不常见。

(保险公司股权流拍一览表)

编辑

3、保险公司公开挂牌大比例引进战略投资人

2021年5月,长城人寿在北交所挂牌,拟释放不超过1/3的股比引进战略投资人,但目前尚无后续进展。

2021年12月,某北京财险公司在北交所挂牌引进战略投资人,拟释放不高于44%的股权。

近日,渤海财险公开挂牌增资不超过21亿元,对应释放不超过51.55%的股比。

以上三家公司释放的股权比例依次增加,特别是渤海财险,其增资后股权结构将起到颠覆性的变化,原股东的控制权可能会拱手让人。保险公司变更实际控制人通常非常审慎,公开挂牌让出实际控制权更是极为罕见。保险公司能够公开挂牌大比例引战,充分说明了资本补充之难度前所未有。

02

直接原因:监管急刹车,资本再也无法为所欲为

2017年下半年,保险监管部门发布了“1+4”系列文件,标志着保险业进入新一轮的严格监管周期。其后,监管部门围绕着保险公司的股东股权、公司治理、关联交易、投资行为以及诸多业务领域,出台了更严格的监管政策,这不仅增大了保险公司的投资难度,也降低了股东和保险公司的“自由度”,尤其限制了资本为所欲为的权利。

1、严把入口关,排除动机不纯的投资主体

以2018年3月重新修订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为代表的监管准绳,将保险公司的股东门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单就自有资金和盈利能力这两项审核指标,就能够将绝大多数平台公司、空壳公司和投资公司排除在外;新增的股权锁定期的规定,能够有效防范资本快进快出、倒卖牌照的风险。

同期,央行也发布了《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了金融机构的控股股东净资产达到全部资产的40%、权益性投资余额不得超过本企业净资产的40%等要求,并将盲目扩张、股权复杂、关联交易频繁等投资人列入控股股东的负面清单。

2、严把出口关,规范公司治理和投资行为

2017年以前,资本纷纷谋求保险公司股权,很大原因是看重其广泛的投资领域和聚集资金的功能,进而出现了各类投资乱象,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为此,监管陆续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准则》《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定,识别和防范向股东及其关联方利益输送的风险。

此外,监管也在酝酿修订保险公司重大股权投资的监管政策,督促保险公司落实重大股权投资项目的合规操作,鼓励保险公司专注主业,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在最严格监管政策的导向下,近三年来,仅批设了4家保险机构(其中1家尚未开业),实际控制人分别为央企、国企、外资和政府背景。仅有8家保险公司被批准变更了实际控制人,其中3家外资公司通过受让中资股权实现控股,3家公司通过补充资本实现控股权转让,和谐健康完成了风险处置。民营资本中,仅有福佳集团、紫光集团、滴滴、联想、鸿商控股、宁德时代、国厚资产成为保险业的战略投资人。

监管机构通过合理的引导和规范,使得真正拥有保险需求,又具备相应资金实力的投资人进入保险业。

(保险公司批设/实控人变更一览表)

编辑

03

底层逻辑:这是国内经济脱虚向实,结构调整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言之有物、掷地有声,开启了行业回归主业、金融回归实业的大规模“缩表”进程。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宗旨和本源,保险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离开了实业而空转,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根之木,离走到尽头仅有一步之遥。在此背景下,投资人也充分认识到,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诞生保险需求,再由保险助力实体经济更好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保险公司并非现金牛或提款机,更不是大股东的敛财工具。

1、省域保险公司经营维艰,无法回报导致投资动力枯竭

为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几乎每个省份都成立了属地保险法人机构。然而,受限于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水平,省域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比较堪忧,多数仍依靠发债或股东增资来补充资本,有些已成立十余年的公司,账面上仍有大额未弥补亏损,股东的投资回报更是无从谈起。此外,省域保险公司还普遍面临着出省难、迁址难等情形,更为其引进战略投资人或补充资本增添了难度。

省内企业的投资动力不足,省外的投资人更鲜有问津,这与省域保险公司无法真正匹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2、地产系保险公司股东暴雷,无源之水导致后续难以为继

在房地产的黄金十年里,几乎所有耳熟能详的房地产公司都涉足了保险业,财大气粗、频繁举牌,一时间成为市场焦点。然而随着“缩表”大幕开启,房地产公司始终绷紧的现金流难以为继,恒大、泛海、宝能、中天、融创等纷纷发生暴雷事件。

地产系保险公司“短平快”的打法已脱离了保险本质,在房地产业高光时代尚且能维持,但政策一旦收紧,就会暴露出负债端高度依赖渠道,资产端期限严重错配等诸多致命问题,不仅难以继续通过发债、增资等方式补充资本,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流动性风险,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3、央国企回归主责主业,资本向实体经济持续靠拢

2020年提出的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行动,要求国有央企和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同时拉开央国企退出金融、地产等非主业、非优势业务的序幕。

在此政策环境下,中国信达出清了幸福人寿的股权,国网英大、中国华电、中谷粮油等央企陆续退出了华泰保险集团,大唐资本也将永诚财险的股权挂牌转让,部分省属国企也表示将不再增持金融机构的股权。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央国企开始通过产业基金、供应链金融等方式围绕其主业开展各类投融资业务,转变了传统意义的“产融结合”,探索金融服务主业、二者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将保险业发展置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就会发现,保险股权遇冷并非偶然,而是我国经济“脱虚向实”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结构转型调整过程的必经“阵痛”。短期内,虽然制约了保险公司的资本来源,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业务发展节奏,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为保险业长期稳健发展筑牢根基的必然之举。

< END >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