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坚守的上海保险人:被封的九九八十一天行业动态
6月1日零时起,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而实施全域静态管理两个月的上海,回归常态化生产生活。
朋友圈的上海保险人们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或幸福,或慨叹,还带着一丝丝惶惑。
两个多月的时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变,也似乎一切都变了。
『慧保天下』要给坚守上海的保险业界同仁们点个赞,面对各种困难,他们没有发出太多的声音,但其实他们始终在坚持工作,并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据『慧保天下』了解,在公司的积极倡导下,有的代理人团队中,高达50%左右的人都参与了所在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疫情之中,逆流而上的一道独特风景。他们的付出,不应该被忽视。
如今,上海疫情阴霾逐渐消散,一切都在逐渐恢复常态,坚守的保险业界人士也得以有心情去梳理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感受。以下就是『慧保天下』整理的五位上海保险业界人士的真实感受。
信美人寿平台业务部总经理 廖百松
被封的九九八十一天
我住在浦东,所以我应该算是第一批被封的,从3月11号被封到5月31号。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没算错的话我也刚好被封了九九八十一天。
3月10号下午正在办公室里面开会的时候,收到通知,提示办公楼里面有次密接,建议大家尽快各回各家,于是紧急转移到公司楼下的一个咖啡馆继续开会,当时心态很轻松,还跟同事一起拍了个自拍,因为上海政府在之前几次的疫情下都表现得让大家很放心,既不会让人一惊一乍,又能够迅速的把疫情控制住。根本想不到跟同事一别,再见面要到81天以后了。
当天晚上,小区居委通知,小区要封7天,心情开始有点忐忑,但并不紧张,觉得七天过后又是一条好汉。就这样封到了3月19号,小区喜迎解封,第一时间开车去公司,在路上的时候接到了居委通知:回来,封楼!下午五点之前小区封门。那个心情就有点像喝完一瓶统一绿茶,一看瓶盖,再来一瓶。
疫情期间对工作影响还是挺大的,主要是精力分散,无法聚焦了,因为家里有老人小孩,也有做家务的阿姨,第二段被封期间,阿姨不能照顾家里了,孩子也一直在家上网课,看孩子、做饭(从只会蛋炒饭到成长为一个大厨)、打扫卫生,原来不用操心的事情,全部需要自己上了,虽然省去了上下班的时间消耗,但是操心完其他家里的事情之后,能够用在工作上的精力就不多了,工作效率直线下降。
加上随着疫情加剧,物资开始短缺,过年囤的口粮全部消耗完毕,每天需要抢菜,更加导致精力主要都放在基本的日常生活上了。同时很多需要线下沟通进行的工作也完全无法开展。
在低迷了差不多一个月之后,觉得有点扛不下去了。于是家庭内部开始加强分工,腾出一定精力放到工作上来;工作上把能转到线上的工作都转到线上来,也开始多开会,一方面加强同事之间沟通,另外也是互相多聊聊也能有些心理上的慰藉。这样逐步恢复了一些状态。
目前还没有恢复正常上班,预计端午节后去公司。出门后第一件事,肯定是想理发,接近三个月的时间,已经从寸头变成了大背头,不过理发店也在逐步恢复营业,所以可能也要到下一周才能完成了。想出去,又不太想出去,毕竟被封太久了,搞得有点不知所措,估计还是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和恢复生活工作的节奏。
在疫情快结束的时候,已经逐步把疫情结束后的工作都安排好了,所以目前解封后,只要疫情不反弹,基本上能够回归相对正常的节奏。
对未来可能的风险也做了充分准备——这次疫情,我部门十个人,四个人在上海浦东,六个人在北京丰台,都是重灾区,所以线下活动基本全军覆没,所以目前在人事安排方面也已经通过分散来应对可能的风险。
整个行业的业务压力都是显而易见的。去年的互联网新规细则,对线上业务本来就有不利影响,尤其在此次疫情下,线下业务基本无法开展,上海当地市场业务跳水甚至基本归零。
此外,赌博一般的防疫险也值得关注,其在疫情快结束的阶段已经造成了一定的舆论风浪,在疫情恢复后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因为理赔的投诉,存在群体性事件风险。
某保险公司高管 朱青云(化名)
只有一个月冲刺上半年业务了
可以出门以后,朱青云和家人骑车去附近社区转悠了一下,他们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情,感觉能坐在室外吹吹风就很好。如果有时间,他们还想去浦西有情调的街区看看,喝杯网红咖啡。
回想两个月前,疫情爆发之初,因为上海之前防疫效果都非常好,因此大家都充满信心,但没想到最终停摆了这么长时间。
不过一切都在逐步恢复常态。
朱青云目前工作所在的办公楼还没有全面复工,但所有同事,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公司,所有工作都已经正常开展。这得益于公司的未雨绸缪。公司提前在3月初,就加强了线上办公的技术开发,使得她和同事们在家就可以自如调取公司电脑的文件,非常方便。
再加上之前就比较完备的智能OA系统、会议系统,所以从个人的层面,朱青云并没有感觉到工作受到疫情封城的影响。
当然,压力也是非常现实的。疫情之下,整个行业的保费收入、从业人员、经营利润,都会受到负面影响。尤其5月和6月一直是保险公司冲刺半年度业务的重要时机,而今,只剩一个月时间了。“一定会冲到上半年最后一天的”,朱青云这样说。
某中介公司精英 艾伦(化名)
疫情期间,我没有向任何人主动推荐保险产品
虽然公司线上系统相对完备,疫情期间基本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但艾伦坦言,在疫情之下,大家关注的重点都在物资、团购等等方面,很难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保险,她很识趣的没有向任何人主动推荐产品。
她暂时卸下代理人的职业角色,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社区的公益活动中,做志愿者,做团长,为所有需要帮助的居民提供服务。而公司也在此时明确,取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人的业绩考核。
就在『慧保天下』电话联系她的时候,她还在发放团购物资——刚刚可以出门,很多公共场合设置了一些限制,一些人购物仍不方便,所以他们仍采用了团购的方式。当然,不出意外,这将是所在社区在此次疫情中的最后一轮团购。
像她这样的纯公益性团长是不赚钱的,有时候甚至要向团购平台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些她都选择了自行承担。
在她看来,保险是一项需要长期经营的事业,讲究奉献,因此在疫情期间不能只想着业绩,只要真诚为居民服务,就一定能够得到人们的信赖,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太平人寿上海分公司黄浦中支公司区域总监韦正喜
疫情期间,我们反而更忙碌了,“线上+线下”的运营方式将真正成为主流
虽然已经是新冠疫情持续的第三年,但还是此次上海疫情,才让从业25年的韦正喜第一次深刻感受到科技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500人团队的领导者,韦正喜非常关注疫情对于队伍的影响。他坦言,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公司其实就开始全力推进线上化运营,但此后,代理人在疫情期间养成的习惯很快就丢在了脑后——他们还是更习惯与客户面对面交流。
伴随此次上海疫情爆发,一度被很多人忽视的线上化运营又开始重新得到重视,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疫情常态化下,必须掌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技能已经成为韦正喜与伙伴们的共识。
疫情期间,韦正喜和伙伴们反而更忙了,在线参与公司组织的各种各样的会议以及培训等。一方面是为了利用业务空档期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负面情绪蔓延。
公司的线上培训五花八门,不仅涵盖保险代理人相关的专业知识,还涵盖心理学、子女教育、夫妻关系等等,能满足疫情期间的人们的各类学习需求。
虽然线上的方式增加了管理难度,提升了沟通成本,但韦正喜很高兴的发现,这些线上的会议、课程让伙伴们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也增加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尤其让他惊喜的是,此次疫情爆发前,一些不愿意出勤的新人,反而在疫情中表现突出,因为他们不喜欢出勤,但更喜欢、也更擅长利用线上展业。
总结此次疫情,韦正喜判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方式将成为行业主流。与此同时,经过疫情洗礼,缺乏储蓄意识的年轻人也将更多意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月缴储蓄型产品的发展。保险公司代理人应将一部分注意力分给年轻人,分给平时不愿意做的“小单子”。
也因此,韦正喜对未来行业3-5年的发展依然充满信心,“疫情期间,人们收入降低,很多代理人不愿也不敢做促成的动作,现在上海正逐步恢复常态,大家的信心又回来了。”
太平人寿上海分公司陆家嘴支公司高级经理
唐丽萍
避免陷入负能量漩涡,在危险中寻找机遇,疫情期间就是最好的蓄客时机
无论是面对疫情爆发,还是如今的秩序逐渐恢复,唐丽萍都表现的非常淡定。她有一套非常清晰的逻辑:危险中始终蕴藏机会,面对困难,天天刷新闻,失望、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徒增自己和他人的烦恼而已,还不如专注当下,做好每一件事情。
唐丽萍搬到目前所住的社区只有三年时间,且三年时间里,她几乎每天都早出晚归,对邻居、社区的了解严重不足。疫情之下,忙碌的她终于有了时间,得以更加充分的去观察和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区。
公司积极鼓励代理人在疫情期间服务社区,参与各种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唐丽萍也很自然的成为了志愿者、团长,整合各类资源,为社区居民采买物资,重点帮扶独居老人等。在这个过程中,她组建若干团购群,对于很多社区居民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很多社区居民也因此认识了她,认可了她。
沪惠保5月开售,唐丽萍很自然的将产品发到各个群里,提醒大家及时投保这款普惠型产品,虽然挣不到什么钱,但她却因此认识了更多有着较强保险意识的潜在客户。
唐丽萍坦言,自己的秘诀就是活在当下:众人乐观的时候,不盲目自信,众人悲观的时候,避免陷入负能量漩涡,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在危险当中寻找机遇,“现在或许不是好的促成时机,却是好的蓄客时机。”
< END >6月1日零时起,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而实施全域静态管理两个月的上海,回归常态化生产生活。
朋友圈的上海保险人们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或幸福,或慨叹,还带着一丝丝惶惑。
两个多月的时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变,也似乎一切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