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北京欲打造全球财富管理中心,保险业的启示是?行业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22-06-07 12:49 /
上海要做国际金融中心,北京要做全球财富管理中心

继上海定位“国际金融中心”之后,北京在金融方面也寻找到了新的定位。

2022年5月31日,北京市金融监管局会同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北京证监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北京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称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财富管理法治体系健全、市场规范有序、国际影响力较大的全球财富管理中心。

围绕这一目标,在机构发展、产品服务创新、基础设施构建、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包括研究建立银行、保险、基金、信托、资产管理等领域的综合性财富管理服务平台;鼓励建立专业化客户分层管理体系;探索引入知名财富管理行业认证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从业人员队伍等。

当一线城市开始将“财富管理”作为自身定位,并出台政策鼓励发展的时候,或许正说明财富管理风口已经到来。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国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北京作为一线城市,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其的思考、经验并不具有全国普适性。或许传统保险营销模式在某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尚有延续空间,但在一线城市,财富管理已经成为保险业的重要话题。

01

北京定位“全球财富管理中心”,拟定6方面任务、20项小目标

北京建立全球财富管理中心是早就得到了支持的。2020年9月国务院批复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就明确提出“助力高标准建设城市副中心,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全球资产配置,建设全球财富管理中心”。

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又提出“加快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建设”。

根据《意见》,北京的目标非常明确,且时间紧、任务重:

到2023年,培育一批优质财富管理机构和人才,财富管理产品类型不断丰富,财富管理服务能力持续优化,财富管理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基本建成财富管理法治体系健全、市场规范有序、国际影响力较大的全球财富管理中心。

另据《意见》,北京将从六大方面入手打造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包括构建体系生态、创新产品和服务、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城市副中心打造全球财富管理新高地。

每个方面的任务又被拆解为了3-5项具体目标,合计达到20项,这其中最值得保险业关注的点包括以下方面:

构建体系生态方面

《意见》提出促进优质合规财富管理机构发展。支持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银行理财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在京创新发展。

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通过独资、合资等形式依法依规在京开展证券、基金、理财、养老金管理、保险资产管理等业务。

创新产品和服务方面

《意见》提出要丰富财富管理工具,创新资产管理产品,扩大绿色领域投资等,包括:

鼓励财富管理机构按照风险承受能力建立专业化客户分层管理体系。

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方案和多元化的财富管理渠道。

研究建立银行、保险、基金、信托、资产管理等领域的综合性财富管理服务平台。

发展慈善信托等。

支持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银行理财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受托管理保险等长期资金,创新资产管理品种,支持长期投资。

支持在京信托机构开展科技信托、绿色信托、养老信托、保险金信托等创新业务。

支持优质公募REITs基金管理人在京发展和管理人中管理人(MOM)、基金中基金(FOF)等产品研发。

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申请开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

建设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为各类绿色资产交易提供定价、评估等服务。

探索建设全国绿色项目库和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绿色项目库,完善市场化绿色投融资增信机制。

支持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第三方评价服务机构在京发展。

在建设基础设施方面

《意见》提出要服务北京交易所、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创新型中小企业等,拓宽投资渠道:

推动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银行理财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发起设立可投资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的产品。

充分发挥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作用,为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境内外私募基金和合格投资者提供优质投资标的。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意见》提出要引进财富管理行业认证体系,支持具有金融领域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在京工作等。

鼓励符合条件的在京高校开设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专业课程,推动财富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

探索引入国际信托与资产规划学会(STEP)等知名财富管理行业认证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从业人员队伍。

引进财富管理专业人才。深入实施金融领域国际职业资格认可,将境外权威职业资格纳入《“两区”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

支持金融领域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在京工作,其境外从业经历视同境内从业经历。按照相关规定,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行业紧缺人才提供综合服务保障。

在支持城市副中心建设方面

《意见》提出支持在运河商务区建设全球财富管理中心:

支持国内外优质资产管理、金融投资等财富管理机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在城市副中心发展。

按照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机构可享受开办费用、办公用房补助等资金支持。

加强与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沟通,积极争取城市副中心在财富管理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先行先试。

支持通州区政府及其引导基金等机构共同出资设立城市副中心财富管理产业发展基金,带动城市副中心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行业发展。

02

一线城市重新定位金融业,保险业也须重新定义其功能与作用

北京在金融业方面的重新定位,显示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自我超越意识。纵观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终极形态都是在要某一方面成为全球枢纽,才能凸显其全球地位,这其中,金融枢纽城市更是举足轻重。

2022年,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编制的报告认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排名前5的城市依次是纽约、伦敦、香港、上海、洛杉矶,中国已经占据两席。

北京作为首都,其定位与上海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引导金融行业有序发展成为重要话题——对于任何一个城市而言,金融牌照都是香饽饽,不仅因为金融业的重要性与特殊性,更因为其资产规模较大,往往都能成为当地重要税源。这正是几年前各地竞相申请金融牌照的原因所在。

尤其是对于北京这样一个一线城市而言,其发展金融或者财富管理业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北京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具有大量的资产管理供给和需求。2021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5万元,居全国前列,居民资产配置需求旺盛。

同时,北京具有大批国际化程度高的金融人才,证券、基金等金融领域国际职业资格认可在全国率先取得突破,高端境外人才在京从业便利度显著提升。

这些都为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定位决定政策,随着北京市建设全球财富管理中心这一目标的明确,北京市也势必会出台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以推动《意见》落地。

对于保险业而言,必须要看清其中的大趋势——当一线城市开始将“财富管理”作为自身定位,并出台政策鼓励发展的时候,或许正说明财富管理风口已经到来。

根据高盛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居民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达31万亿美元(约200万亿人民币),2021至2025年期间有望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到2025年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将达到50万亿美元。与此同时,截至2020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各类资管产品资产规模已达104万亿人民币,并仍将保持1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到2025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美元的规模。

更重要的是,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房地产在居民资产配置当中的地位已经发生逆转,人们开始更倾向于减少房产投资、增加金融资产配置。

也因此,财富管理应该,也必须成为保险业的下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国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北京作为一线城市,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其的思考、经验并不具有全国普适性。或许传统保险营销模式在某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尚有延续空间,但在一线城市,财富管理已经成为保险业的重要话题。

可以看到,近年来,保险业对于财富管理领域的兴趣也正变得愈发浓厚——近一两年以来,太平、友邦等头部险企纷纷成立面向高净值客户的家族办公室,目的之一就是要为高净值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财富管理规划服务等。

有券商研究报告指出,放眼当前国内各金融机构的资管规模,保险资管已跃居行业第二,与银行理财、公募、信托等金融机构的资管规模相比,2020 年保险资管的管理规模占比20.2%,仅次于银行理财。但保险资管的主要资金委托方均为机构客户……以第三支柱养老金市场为主的个人财富管理领域即将开闸,个人养老金市场将给保险资管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 END >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