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第一要务!金融委央行银保监会重磅发声,比股市翻红更重要的是稳定预期行业动态
一段时间以来,过分低迷的资本市场始终牵动着人们的心。海外,大量中概股下跌幅度超90%;港股,A股也是跌跌不休,以业界熟悉的中国人寿、天茂集团、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为例,都一度罕见的跌破了净资产。
俄乌战争,在此基础上出现的制裁与反制裁、能源粮食价格飙涨,以及宏观经济不景气、海内外监管政策不确定性增强,关于焦点机构的种种传闻等,都显著助长了资本市场的恐慌情绪,最终造成了资金的非理性踩踏。
一个夸张的例子是,3月15日,一张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请求相关单位协助调研社会办医的便函在坊间广泛流传,因为其中涵盖营利性医疗机构上市融资是否符合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是否会产生不良示范,是否会导致无序扩张风险等提问内容,因而被很多人解读为“医疗行业将步教培行业后尘”。
一张便函顿时引发千层浪,医疗概念股瞬间暴跌数百亿元。虽然后经证实,纯属过度解读,但也足以显示出当下资本市场的神经有多么敏感脆弱,惶惶不可终日之下,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引发难以估量的“踩踏”事故。
在极度的、不确定的环境中,资本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信心。
好在,“信心”很快就来了。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央行、银保监会相继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
三部门接连发文,斩钉截铁表态,终于为忐忑的资本市场注入足量强心针,药到病除,股市应声翻红。
01
金融委、央行、银保监会重磅发声: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
金融委率先发声。
3月16日上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几乎就当下市场所“担忧”所有焦点问题,包括房地产、平台经济,资本红绿灯制度等一一进行回应,并明确提出“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等。
会议新闻稿中,有相当多的提法值得业界高度关注:
会议指出,在当前的复杂形势下,最关键的是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保护产权,全力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会议提出,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关于房地产企业,会议提出,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关于中概股,会议指出,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关于平台经济治理,会议明确,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于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问题,会议明确内地与香港两地监管机构要加强沟通协作。
会议尤其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
会议同时强调,国务院金融委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大协调和沟通力度,必要时进行问责。
会议指出,金融机构必须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各方面必须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态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紧随金融委之后,央行、银保监会也接连发声,传达学习国务院金融委第51次专题会议精神,其中,银保监会的一些提法也值得业界高度关注:
要按照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全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要指导银行保险机构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各部门和派出机构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支持国家科技研究,更好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助力“新市民”在城镇安居创业。
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完善健康保险服务。
要积极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要大力支持直接融资,促进融资结构优化。
引导信托、理财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开展真正的专业投资、价值投资,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中坚力量。
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公募基金等各种渠道,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
要加大权益类资管产品发行力度,支持理财公司提高权益类产品比重,保险机构发行组合类产品。
要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稳定市场预期。
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保持政策预期稳定一致的合力。
02
港A两地保险股集体直线拉升:众安在线21%领涨,平安太平H股涨超7%
决策层会议的积极导向,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3月16日下午开盘后,资本市场上演了大逆转。
A股三大股指强劲拉升,沪指涨3.48%报3170.71点,深成指收涨4.02%报12000.96点,创业板指放量大涨5.2%报2635.08点。港股也不例外,恒生指数涨幅超过8%,重回20000点上方。
盘面上看,随着券商和银行股出现拉升走势,港A两地保险股亦集体走强。5大上市险企迎来久违大涨,涨幅均超3%,国华人寿母公司天茂集团涨幅也在2%。
A股:中国太保涨超4%、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和新华保险涨超3%;
港股:众安在线涨21.06%,中国平安涨超7%,中国太平涨超7%,中国太保、中国财险和新华保险均涨超5%。
表 截止3月16日收盘保险股新价及涨跌幅
事实上,2022年开年以来,A股延续2021年年底的颓势,在疫情反复和地缘冲突的夹击中一路下挫,港股亦表现艰难,港交所在时隔9年后再度跌出全球新股集资榜前三,并被上交所5年内第二次超越。
市场普遍认为,A股市场近期大幅下挫,主要是受海外货币收紧预期抬升、俄乌战争、俄罗斯受到欧美全面制裁等因素的发酵,以及A股盈利面下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加之对国际原油以及大宗商品大幅上涨的恐慌情绪,最终导致市场资金出现非理性踩踏。
与此同时,北向资金越发谨慎,公募基金发行遇冷,杠杆资金的避险情绪也在升温。在此背景下,保险板块也面临较大的市场调整。
中国平安:“险茅”平安自2020年11月创下92.88元/股的历史新高后,便开启了一轮深度调整。3月16日,中国平安盘中触及42.33元/股的低价,续刷了3月15日刚刚创下的近4年来的新低,跌破每股净资产43.33元,当前市净率0.99,历史上首次破净。
友邦保险:3月11日,在友邦保险公布2021年财务业绩并宣布股份回购后,友邦保险股价小幅上涨。截止3月16日,友邦保险报收75港元/股,上涨3.38%。Wind数据显示,与2021以来的最高股价107.78港元/股相比,友邦保险当前股价下跌30.41%。
同日,友邦保险公布100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公告显示,该公司董事会已批准一项计划,在未来3年通过公开市场回购公司普通股,向公司股东返还100亿美元的资本。
友邦保险抛出巨额回购,一方面能提振信心,另一方面能给一直处于下跌趋势的股价提供支撑。
截止3月15日收盘,就A股来看,除了中国人寿市净率为1.45没有破净外,剩余4家天茂集团(市净率0.66)、中国人保(市净率0.88)、新华保险(市净率0.96)、中国太保(市净率0.94)全部破净。
3月16日,随着金融委、央行、银保监会的重磅发声,保险股才终于摆脱向下的态势,集体实现翻红。
当然,长远来看,除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保险公司股价能否坚挺,依旧取决于基本面是否健康,业绩增长是否可持续,年报季即将来临,且拭目以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