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郑伟:保险业长期增长将逐步从制度推动走向经济拉动行业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19-01-09 11:09 /
编者按 2019年1月4—5日,由『慧保天下』主办的“2019慧保天下保险大会——通往理性繁荣之路”在京召开。在为期两天的大会议程中,逾60位嘉宾围绕寿险、财险、中介、科技等领域的重大议题、热点问题发表讲话,逾千名业内外人士亲临现场参与大会。 当下中国保险业显然正处于波动之中,这让不少业

编者按

2019年1月4—5日,由『慧保天下』主办的“2019慧保天下保险大会——通往理性繁荣之路”在京召开。在为期两天的大会议程中,逾60位嘉宾围绕寿险、财险、中介、科技等领域的重大议题、热点问题发表讲话,逾千名业内外人士亲临现场参与大会。


当下中国保险业显然正处于波动之中,这让不少业内人士感到颇为困扰,从理论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如何看到眼下的波动,以及保险业长期的发展?


在1月4日的“2019慧保天下保险大会”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出席活动,并就影响保险业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的因素进行了分享。


通过严密的论证推理,郑伟指出,影响一个国家保险业长期增长背后的深层次因素其实是经济和制度两大因素,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两个因素的重要性明显不同:在经济发展相对比较低的阶段,制度因素将对一个国家保险业增长起到推动作用,但人均GDP进入比较高的阶段,制度因素将对保险业发展起到相对抑制的作用。


这意味着,随着中国逐渐向发展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中国保险业的增长动能也将发生转换,从过去的主要依靠制度因素推动,转换为主要依靠经济因素拉动,为适应这种变化,中国保险业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


而就影响保险业短期波动的因素而言,通过对比分析,郑伟指出,不同阶段、不同国家的保险市场短期波动影响因素并不相同,新兴市场的决定因素是前期保险波动、经济波动、利率波动;而对于发达市场来说,经济波动和利率波动对于短期保险波动的影响都不显著。


与此同时,郑伟强调,短期不决定长期,长期是由影响长期的因素决定的;长期能决定短期,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短期。



以下为郑伟发言实录: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  郑伟



今天将就保险业的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问题分享我的一些初步思考,我将带来三方面的分享:


1、长期视角来看保险增长;

2、短期视角来看保险波动;

3、长期和短期关系问题。


80、90年代,中国保险在世界保险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如图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现在已经超过了11%,2017年更是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位。保险密度情况类似,80年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现在已经逐渐接近或朝着世界平均水平迈进。保险深度2016年也已经达到4.57%,逐步接近全球平均水平(6.13%)。



长期视角下的保险增长

取决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相关技术


经济学原理显示,经济长期增长直接因素主要来自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如果透过直接因素看影响经济增长的更深层因素,实际是地理、文化和制度。对此,不同学者不同流派有不同主张,有的主张地理决定,有的主张文化决定,有的则主张制度决定,但不可否认的是,制度是影响国家经济增长非常关键的因素。例如朝鲜和韩国,二者地理、文化非常相近,但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表现大为不同,决定这种分化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地理也不是文化,而是制度。


借鉴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思路,反观保险业增长,也可以从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从直接因素角度来看,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保险业长期增长的因素也是投入到这个行业当中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相关技术。在当下的中国,太多资本想要进入保险行业,人们不会认为这是一个缺乏物质资本的行业,但在发达市场对于物质资本依然高度重视。例如英国,在约十年前出台了一本关于英国保险业长期增长的报告,为了能够使英国继续保持世界保险市场中心的地位,其提出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效的构造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吸引资本不断地投入英国保险业。


从更深层的因素来看,因为保险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子部门,因此决定一个国家保险业增长的深层次因素其实还是经济的因素以及文化、宗教、习俗、制度等其他非经济因素。如果经济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都概括为制度因素的话,可以说影响一个国家保险业长期增长背后的深层次因素其实是经济和制度两大因素。


图1  世界保险业增长曲线


从利用全球将近100个国家约30年的保险数据绘制的世界保险业增长曲线(图1)来看,虽然随着人均GDP的发展和提高,一个国家的保险深度会逐渐提高,但提高速度在不同阶段表现不同,在收入较低时提速相对较快,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保险深度依然会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但提速会放缓。


图2  保费的收入弹性


保费收入弹性曲线(图2)更清晰的揭示了上述结论——弹性曲线越高意味着1%左右的GDP增长可以带来更高的保险业增长。


根据测算,保费收入弹性的高峰点在大约人均GDP10000美元左右。这意味着,人均GDP10000美元前后,对于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目前人均GDP在8000-9000美元之间,这意味着,在未来可预见的年份,对中国保险业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表1 1980~2007年七国保险业增长结构


从不同国家保险业的增长动力(表1)来看,对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国家,保险业增长动力是不同的。如果用OECD代表发达市场,用BRIC金砖国家代表发展中市场,会看到非常大的差异。


对发达国家来说,其保险业的增长更多依靠经济因素拉动,而不是制度因素推动。这些国家保险业的增长当中,76%依靠的是经济因素,只有24%依靠的是制度因素。


但对金砖国家来说,包括中国在内,保险业的增长动力恰恰相反,76%依靠的是制度因素推动,只有24%依靠的是经济因素拉动。值得思考的是,中国未来保险业的增长动力会不会发生转换?


图3寿险

图4非寿险

图5寿险与非寿险


进一步分级来看(图3、图4、图5),每张图中的点是实际的人均GDP和保险深度组合的点,每张图中的两条曲线,其中实线是只考虑经济因素的结果,虚线是综合考虑了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之后的综合结果。每张图中两条曲线的差异,实际体现的是就一个国家或者全球平均水平来说,制度对保险业的影响。


可以看到,就寿险而言(图3),在人均GDP相对较低的时期,制度对于寿险业增长只能起到微弱的正作用,但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后,即人均GDP进入相对比较高的时期,加入制度因素之后,不但不会对一个国家寿险业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会起到抑制作用。


就非寿险而言(图4),从世界平均水平来看,无论是哪个经济发展阶段,制度对于非寿险业的增长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如果把寿险、非寿险综合在一起(图5),在经济发展相对比较低的阶段,制度因素将对一个国家保险业增长起到推动作用,但人均GDP进入比较高的阶段,制度因素将对保险业发展起到相对抑制的作用。


需要思考的是,会抑制保险业增长的制度因素到底是什么。


广义的制度包括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法律法规、社会保障等等,其中,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不具有系统性影响——在同样的经济增长发展阶段,可能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在相当程度上,其可以相互抵消,不存在系统性的影响——但就社会保障和法律法规来说,具有系统性影响的特征。比如,通常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这个国家社会保障水平会逐渐提高。


对于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之间的关系,虽然还有很多争论,但主流观点认为,两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相互替代的关系,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一个国家给国民提供更高程度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之后,实际上会对这个国家商业保险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作用。


法律法规的影响和社会保障不太一样。法律法规,比如居民是否有强制保险、责任保险,虽然和经济增长阶段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直接的关系,它更多的是出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考虑,更多是出于社会政策的考虑。比如,包括中国在内,交强险的推出,责任保险的发展对推动保险业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从两条曲线的比较来看,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中国家,制度因素产生重要推动作用,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制度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会起到抑制作用。所以,如果说中国正在从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那么中国保险业所面临的增长动能的转换是:在过去40年,保险业的增长更多依靠的是制度因素推动,少部分依靠经济因素拉动,但在未来40年,随着中国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保险业增长的动能将转换为主要依靠经济因素拉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保险业转型升级就变得非常得重要,遗憾的是,很多市场主体又回到了原来的老路,还是按照粗放的思路在发展业务。



短期视角下的保险波动

经济和利率波动对中国保险业的波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什么是保险周期?是否存在保险周期?保险周期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所谓的保险周期(Insurance Cycle),与发达市场的非寿险市场的承保周期(Underwriting Cycle)并非同一个概念。承保周期是坚挺市场和疲软市场交替出现,承保周期更多关注保险业自身经营规律的周期性变化,而保险周期实际是借用经济周期的理念,指的是保险业长期增长趋势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


图6  保险实际增长率(1980-2017)


从1980-2017年中国以及世界保险业的实际增长率(把通货膨胀、物价因素剔除后)来看(图6),中国保险业增长存在发展周期。


从其他新兴市场以及发达市场来看,保险周期也都是存在的。


保险周期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尝试着对10个新兴市场国家,10个发达市场国家保险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样本组:全样本,21个国家,含中国;新兴市场国家10个,不包括中国;工业化国家10个;最后一组是中国)


分析结果是:


1、前期保险波动:各组当期保险波动与以前各期的波动均显著相关,这表明保险业的周期性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高度自相关的过程。而且,滞后两期或三期的回归系数绝对值相对较大,表明前第2或第3期的周期波动对当期保险业波动影响最大。


2、经济波动:全样本、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波动对保险波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工业化国家不显著。


3、股市指数波动:各组股市指数波动对保险波动的影响均不显著。


4、利率波动:全样本、新兴市场国家的利率波动对保险波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业化国家不显著。


可以看出,不同阶段、不同国家的市场当期、短期保险市场波动受影响的因素是不太一样的。


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比较。相似之处在于,前期保险波动、经济波动、利率波动均对保险波动产生显著影响;差异之处在于,经济波动、利率波动的系数均大于保险波动各滞后项系数绝对值之和,这表明经济和利率波动对中国保险业的波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短期与长期的关系

短期不决定长期,长期是由影响长期的因素决定的;长期能决定短期,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短期


人们总是生活在当下,生活在短期,但在处理短期问题时,还是应该怀有对长期的判断和把握。


短期决定长期,还是长期决定短期?


短期不决定长期,长期是由影响长期的因素决定的。就保险业而言,决定长期的因素是投入到保险业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以及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长期经济因素以及制度因素。

长期能决定短期,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短期。长期决定的是短期基本的背景或者说底色,短期波动,还取决于其他因素,比如市场前期保险波动,经济波动以及利率波动。


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呈现不同特征。

从长期增长来看,新兴市场是“经济拉动+制度推动”,而对于发达市场,主要靠经济的拉动而非制度推动,甚至有的情况下,比如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非常完善、医养水平非常高的情况下,还会对商业保险发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从短期波动来看,新兴市场的决定因素是前期保险波动、经济波动、利率波动;而对于发达市场来说,经济波动和利率波动对于短期保险波动的影响都不显著。


回到中国,如果中国能顺利走到发达市场阶段的话,在发达市场阶段,保险业的长期增长将主要由经济拉动,保险业短期波动受当期经济波动影响较小。届时,保险市场已趋于成熟、稳定,甚至饱和,其周期性波动受保险市场自身微观环境和经营规律的影响较大,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则相对很小,其周期性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决定(理论上的自相关)的过程,届时,“承保周期”将成为一个受关注的话题。


中国古人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的标准就是政治民主、经济安全、社会和谐。至少在经济安全和社会和谐两个方面,保险业可以大有作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保险业的核心价值就是构建人类理想社会,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老有所养”。


又如1939年熊彼特所言“周期并不像扁桃体那样,是可以单独摘除的东西,而是像心跳一样,是有机体的核心”,通过政府干预把周期熨平是不可能的事情,千百年的经济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经济周期还是保险周期都是如此。


所以,保险业应心怀远方梦想,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活在当下,做出适合当下周期的选择。


2019年可能是保险业困难的一年,但“莫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谢谢大家!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