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平安半年报:新单、人均产能、投资收益齐齐负增长,市场份额不降反升行业动态
2018年人身险行业重度转型,保费负增长阴云不散。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人身险行业原保险保费负增长的态势虽然逐月改善,但上半年依然录得8.5%的负增长。
作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却也未能幸免,两家公司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二者新单保费双双下滑;受此影响,两家公司的人均产能、营销人力也陷入发展瓶颈,甚至出现一定负增长。
“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就在负债端承受新单保费收入下滑之痛时,资产端却也因为A股市场大幅下跌导致投资收益率大幅下滑……
不过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艰难转型之中,也不乏亮点,尤其是中国人寿,不但成功守住市场一哥之位,银保趸交更是狂砍500亿元,推动业务结构大幅改善。
更重要的是,尽管负债端、投资端双双不给力,但受益于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的影响,国寿以及平安的净利润同比均大幅增长。
总保费双双正增长
2018年的人身险市场疑云密布,开门红的大幅负增长更是令业界触目惊人,但在经过短暂盘整之后,人身险市场市场再度步入正增长阶段,
数据来源:中国人寿
从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就原保险保费而言,中国人寿以及平安人寿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正增长,其中中国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3602.03亿元,同比增长4.05%,平安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2745.25亿元,同比增长21.19%,均高于同期市场增速-8.5%。二者原保险保费差距近900亿元。
就规模保费而言,二者的差距要更小一些,2018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实现规模保费3932.17亿元,同比增长-1.27%,更早实现转型的平安人寿依旧保持两位数正增长,实现规模保费3446.17亿元,同比增长22.00%。
得益于较高的增速,二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达到22%,相较2017年年末上升2.3个百分点;平安人寿的市场占有率上升4.1个百分点,达到16.8%。
新单保费负增长,续期保费拉动效应显著
总保费包含了新单保费以及续期保费,而往往新单保费才能更真实的反映公司当年的经营情况。数据显示,尽管总保费实现正增长,但国寿、平安的新单保费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
数据显示,中国人寿2018年上半年实现新单保费收入1253.21亿元,同比增长-24.26%。受累于此,上半年新业务价值281.66亿元,同比增长-23.66%,总的内含价值达到7692.25亿元,同比增长4.77%。
与此同时,向来稳健的平安寿险以及健康险业务板块(涵盖平安人寿、平安健康险以及平安养老险三家)在2018年上半年也不再“淡定”,实现新单保费1005.44亿元,同比增长-10.3%。不过其新业务价值不降反升至387.57亿元,同比微增0.2%,总的内含价值也达到5723.36亿元,与2017年底相比增长15.3%。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单保费有所下滑,但二者的业务结构改善,以及续期保费拉动作用也都开始积极显现。
中国人寿新单期交保费817.10亿元,同比增长5.10%,其占长险首年保费比重达到89%,相较2017年底大幅提升33.1个百分点,显示新业务结构良好。
与此同时,该公司续期保费收入2351.61亿元,同比增长30.30%,在总保费中的占比达到65%,相较2017年底大幅提升13.1个百分点。而平安人寿同期的续期规模保费也达到了2452.37亿元,同比增长44%,在总规模保费中的占比达到近70%。
中国人寿近3年总保费构成情况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国人寿披露的个险以及银保渠道期交业务构成来看,两个渠道新单期交业务中,增长最快的都是5年期以下产品,可见中国人寿为应对新单保费收入的下滑,大量发展5年期以下产品,并不追求一步到位的转型,显示出了较为务实的一面。
代理人产能下滑
新单保费收入下滑,意味着人均产能的下滑,之前,就有业内人士断言,这必将导致人力下降。
从目前来看,2018年上半年,国寿代理人数量已经开始出现下滑,个险、银保以及团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力下滑:
个险渠道保费收入达到2722.33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新单保费674.52亿元,同比微降0.5个百分点,但总人力却从2017年底的157.8万人下降至了144.1万人,下降8.7%。
压缩银保渠道趸交业务,是中国人寿推进转型的主要措施之一。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人寿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559.9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9.7%。其中趸交保费下滑尤其严重,从去年同期的596.67亿元,直线下滑至86.38亿元,只剩零头,狂砍逾500多亿元。
与此同时,银保渠道业务结构改善明显,在趸交保费大幅负增长的同时,首年期交保费、续期保费的同比增幅都达到了40%以上,在银保渠道总保费中的占比也大幅提升。不过中国人寿银保渠道的人力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从2017年底的33.9万人下滑至30.2万人,减少一成有余。
中国人寿团险渠道人力也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与中国人寿各渠道人力大幅下滑形成对比的是,平安人寿代理人数量在经历了一季度的小幅负增长之后,在二季度出现反弹,以至于上半年代理人数量达到139.88万人,实现同比微增。
不过代理人数量的增长并未能扭转代理人产能下滑的趋势,其无论是代理人收入还是代理人产能都出现了同比下滑,其中代理人产能更是大幅下滑24%。
从2015年8月延续至今的又一个代理人队伍发展高潮行至2018年,似乎已经走到尽头。
分红险再占鳌头
受2017年134号文影响,曾经在开门红中充当“保费规模先锋”的万能险、投连险不能再作为附加险种销售,发展受到抑制,风光不再,一度受到冷落但兼具保障与理财功能的分红险再度受到保险公司追捧,与此同时,一向被视为典型保障型业务的健康险业务快速发展,显示“保险姓保”至少在两大巨头当中效果显著。
中国人寿提供的数据显示,其分红险占比从2017年上半年的12.9%大幅提升至2018年同期的45.8%。
而平安寿险以及健康险业务板块,分红险的规模保费收入也达到了1558.96亿元,同比增长15%,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达到44.28%,这一比例与中国人寿相差无几。
与此同时,健康险业务也成为一大亮点,2018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健康险业务收入480.90亿元,同比增长过百亿元,同比增速28.84%。而平安的长期健康险业务增速也达到了40%以上。
投资收益率大幅下滑,利润却同比正增长
2018年的国内人身险业“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负债端承受新单保费收入下滑之痛时,资产端却也因为A股市场大幅下跌导致投资收益率大幅下滑,即便如巨头国寿、平安也未能摆脱此“厄运”。
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达到488.01亿元,同比增长-13.88%;总的投资收益率更是只有3.70%(合并联营企业后为3.78%),而去年同期为4.62%。
平安寿险以及健康险业务总投资收益468.95亿元,同比增长-11.7%。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4.0%,相较去年同期也大幅下降,达到0.9个百分点。
尽管负债端、投资端双双不给力,但受益于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的影响,国寿以及平安的净利润同比均大幅增长。其中,国寿2018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 164.23 亿元,同比增长 高达34.2%;而平安寿险以及健康险业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7.91亿元,同比增长43.3%。
与此同时,二者的偿付能力均保持充足,无论是核心偿付能力,还是综合偿付能力,均保持在250%以上,不过相较2017年末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