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探索,税延养老险今日开卖,中国太保抢得全国首单行业动态
研究探索11年之后,保险业人士心心念念的税延养老险终于正式鸣枪起跑,2018年6月7日,中国太保在上海宣布成功拿下税延养老险全国首单。
『慧保天下』一直密切关注税延养老险的发展进度,这不仅是因为市场关注,还因为这预示着行业的未来:
税延养老险政策一经确定,各人身险企莫不摩拳擦掌,从一些发达市场的表现来看,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出对于刺激消费者投保效果显著,叠加中国快速老龄化的社会现实,税延养老险发展前景愈发诱人。
尤其是在经历了中短存续期产品的热潮与乱象之后,“保险姓保”已经成为保险行业最基本定位,可以满足消费者生老病死残等风险保障需求的寿险、健康险以及长期储蓄性质保险产品必将逐渐占据寿险市场绝对主导地位。
新旧时代的更替已经开启,开展有着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背书的税延养老险业务,无疑正是险企积极拥抱寿险新时代的最好姿态。
太保成功抢得税延养老险全国首单
此前,包括太保寿险在内的共计12家人身险企获得了首批经营税延养老险的资质,并有公司产品陆续获批,12家险企从此可以在上海市、福建省以及苏州工业园三个首批试点地区销售税延养老险产品。面对税延养老险这一大蛋糕所有试点企业都摩拳擦掌,摆出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
最终,全国税延养老险首单花落太保寿险。作为目前12家获得经营资质的险企中,唯一一家总部位于试点地区的保险公司,太保寿险抢得首单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据悉,税延养老险首单投保人名为蔡俊,系我国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的首飞机长,首张税延养老险保单,搭配C919首飞机长可谓“完美”。
中国太保为此举办了专门的仪式,太保集团董事长孔庆伟亲自将保单交与首单客户代表。简单隆重的首单仪式,似乎也显示了太保寿险对税延养老险这块未来市场的征战之意。
据悉,太保寿险获批的四款税延养老险产品(A、B1、B2、C款)已囊括了银保监会发布的示范条款中的全部类型,其中A款为收益确定型,B1、B2款均为收益保底型,而C款则为收益浮动型,可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更重要的是,客户可选择投保四款产品中的一款或者多款,且可以选择在四个不同类型账户中进行切换。例如年轻时追求高收益,可将税延养老险账户资金更多配置于收益浮动型以及收益保底型账户。随着年龄增长,则可逐渐将资金转移至更加稳健的收益确定型账户,以锁定收益,安度晚年。
至于领取,太保寿险提供了终身领取或15年、20年、25年长期领取四种方式供客户选择。
参保人员拥有专属的与身份证绑定的唯一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参保人员可以通过这个独立账户进行账户查询等便捷操作。
若被保险人于60周岁前、尚未开始领取养老年金时发生身故或身体全残,将一次性获得产品账户价值,并扣除对应应纳税款,同时提供产品账户价值5%的额外身故与全残保障责任。积累期内养老账户价值增长,相应的身故与全残保障责任亦增长。
业务资质严苛,重点考察稳健与否
税延养老保险作为国家政策性养老保险,经营的是老百姓退休后的“养老钱”甚至是“养命钱”,试点政策要求保险产品设计要符合“收益稳健、长期锁定、终身领取、精算平衡”原则,满足参保人员对养老账户资金安全性、收益性和长期性管理要求,考验的是保险公司资本、投资、精算、信息技术等综合经营实力。
正是因此,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经营税延养老险的资质提出了严格要求,涉及资本实力、偿付能力、精算能力、投资能力、经营经验、治理结构、管理能力、信息系统、合规经营等多个方面,而所有的要求其实最终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即“稳健”。
在这样严苛的要求之下,太保寿险能顺利获得首批经营资质,并成功拿下全国首单,似乎更显顺理成章。
历经多年战略转型,如今的太保寿险已经蜕变成为人身险企转型发展的标杆性企业,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从2017年年报数据来看,太保寿险的个险渠道贡献了当年高达87.80%的保险业务收入,其中新保业务收入494.84亿元,期交占比高达95%以上;另一组数据则表明,这一年其长期保障型新业务首年年化保费达283.13亿元,同比增长34.5%,占比提升5.3个百分点,达到41.7%。稳健的业务结构已经成为太保寿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其经营税延养老险的最大底气来源。
另外值得注意的因素是,太保寿险总部位于上海,而上海恰是国内最早开展税延养老险研究的地区。
2007年,上海市政府启动税延养老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国内税延养老保险政策理论研究由此正式起步。太保寿险作为上海市属国有企业,得以从2007年开始就全程参与税延养老保险政策课题研究工作,并因此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以及实践经验。
今年以来,中国太保先后顺利通过监管部门对系统建设、经营资质、产品设计等各项严格审批,终在6月7日签发全国税延养老保险首单。
当然,一个企业的所作所为,最终还是取决于其战略抉择,对于中国太保来说,养老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其未来最重要的战略方向。近年来,一方面联手外资巨头安联集团打造太保安联健康险,专注于健康险业务拓展;另一方面也全面强化了对于旗下专业养老险公司——长江养老的全面管控。
4月28日,中国太保在上海中心召开税延养老险综合解决方案发布会,集团董事长孔庆伟、总裁贺青以及太保集团和子公司有关高管悉数参加,重视程度由此也可见一斑。
而在今日的首单仪式上,贺青代表太保致辞时也明确表示“将举中国太保全集团之力,切实将税延养老保险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成为客户满意、政府放心、监管无忧的精品工程”。
税延养老险,寿险新时代的新方向
作为一项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的新业务,税延养老险受业界追捧似乎不难理解,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税收优惠政策会直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美国401(k)计划于上世纪80年代兴起后,就是因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因此在90年代便迅速超越了传统的企业养老金计划;据统计,目前全美户主接近退休年龄的家庭中,有60%左右拥有401(k)型的养老计划。
对于“未富先老”的中国社会而言,税延养老险也成为应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与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不相匹配的是,目前的养老保障体系第一、二支柱的种种不足之处。
资料显示,自2014年开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与征缴收入就开始出现“缺口”,且呈逐年扩大之势。2017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43310亿元,其中征缴收入33403亿元,总支出却达到38052亿元,缺口扩大至近5000亿元。
企业年金方面,企业虽然早已开始享受国家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但依然面临覆盖面小,影响力有限的困境。2017年年底,全国企业年金积累资金总规模为12879.67亿元,全国范围内参加职工人数只有2331.39万人。
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因此成为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反观人身险行业,税延养老险在此时落地也显得十分及时。行业持续多年的粗放式发展,在近几年中短存续期产品的保费盛宴中走向极致,其后伴随多个震动全国的监管、保险公司风波的发生,一个个美丽而虚幻的泡沫被戳破。
在监管部门“保险姓保,监管姓监”的定调中,一个有关人身险行业的新时代逐渐拉开帷幕,聚焦消费者的生老病死残,大力发展寿险、健康险、养老险等产品成为人身险企的不二之选。
但对于一些习惯了“快速返还”保险的客户来说,以及那些习惯了将保险产品当理财产品销售的销售人员来说,什么样的动力才能推动其实现保险理念的顺利转型?一款可以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无疑就是最好的机会。
而无论是养老产业还是健康产业,保险本身只能解决资金筹资这一环节的问题,更迫切的场地问题如何解决?服务该怎样提供?涉及到其他产品又该怎样获得?……
太保寿险成功抢得税延养老险全国首单,或许只是税延养老险在国内发展过程中,一个值得记忆的时点而已,又或许税延养老险本身也只是未来丰富多样的养老保险产品当中的一种而已,但其激起的民众对于保障型产品的深刻认知,保险公司对养老健康产业广阔的想象空间,却终究会成为助推人身险业转型,彻底进入新时代的最重要动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