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现金流危机:行业两年半增资发债近3000亿,天安、华夏乃大户行业动态
近年来,诸多保险公司业务规模大幅膨胀,对资本金提出更高需求,各种发债、增资需求层出不穷。进入2017年,监管接连发文,从根子上彻底杜绝了各类中短存续期人身险产品的发展,同时也停止了财产险中理财型产品的试点。一些中短存续期产品发展过快,规模过大的险企,此时开始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增资、发债成为缓解资金压力的又一利器。
近日,保监会就批复同意了天安财险发行120亿元人民币十年期资本补充债的申请,这家险企正是理财型产品大户。
经统计,2015年至今,共计18家保险公司发债逾1200亿元,增资的险企数量更是超过80家,为保险业注入资金近1700亿元。
两年半时间,近百家险企,近3000亿元资金的注入,勾勒出的是一个“账面”上的保险狂飙时代。
天安财险一季度现金流-319 亿元,发债120亿获批
近日,保监会批复同意了天安财险发行120亿元人民币十年期资本补充债的申请,这是2017年第一次有险企获批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资本补充债,这也是天安财险第二次获批发行该类债券,第一次是在2015年8月获批发行53亿元人民币的十年期资本补充债。
近年来,天安财险总资产规模快速扩张,有数据显示,2013年,其总资产为146.78亿元,2014年为454.45亿元,而2015年则为1695.3亿元,涨势相当凶猛。
这主要得益于投资型业务扩张。天安财险为八家非寿险投资型产品试点保险公司之一,依靠于此,其负债规模也实现了快速的扩张。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公司投资型保险产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80 .91%。
不过进入2017年,这一快速增长的势头发生了显著变化,保监会一纸公文,宣布暂停非寿险投资型产品试点。
根据天安财险2016年年报,该公司2016年年末总资产达到3025亿元,相较年初增长1333亿元。不过在2017年3月31日,其总资产却为2637.64亿元,相较期初减少388亿元。
负债的减少或是主要原因。数据显示,天安财险负债总计亦由2017年年初的2705.65亿元降至一季度末的2311.89亿元,减少394亿元。这主要是保户储金大幅减少388亿元所致,年初,其保户储金余额为2474.82亿元,一季度末,这一数字降为2087.37亿元。
近期,上交所曾向西水股份发问询函提及投资型保险产品问题。6月中旬,西水股份回复称,天安财险2017年、2018年需要偿付的到期保户储金及投资款(未来需要支付的现金流,含保户收益)分别为906亿元和1237亿元,公司将根据投资款的到期情况,积极安排资金以确保满期给付的资金需要。
西水股份称,根据测算,公司在未来两年内不存在偿付风险。结合天安财险过去三年的投资型保险产品的开展情况,在未获得监管许可销售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情况下,公司认为对盈利不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天安财险披露的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一季度末,该公司净资产为326亿元人民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2%,略高于监管红线。不过,其一季度净现金流为-319 亿元。
如果成功发行120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天安财险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金流压力和流动性压力。对此,天安财险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此轮资本补充债券可以提升天安财险偿付能力,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阶段性资本需求,同时增强资本实力,满足战略转型需要。
举债凶猛:18家险企两年半时间发债逾1200亿
发债,是近年来险企提升偿付能力水平、现金流水平的最常用的手段之一。2015年1月,央行和保监会联合下发《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明确了保险公司或集团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具体要求。从此以后,保险公司发债就屡见不鲜。
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条件包含“上年末经审计和最近一季度财务报告中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连续经营超过三年”、“最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等。
近几年,资产负债驱动型业务快速发展,使得险企对资本的渴求更加强烈。中国债券信息网公开数据显示,自2015年放开险企发行资本补充债券以来,截至目前,累计有18家保险公司发行了十年期资本补充债券,累计规模达到1216亿元。
这其中,平安人寿、安邦人寿和人保财险以150亿元的发债规模居首,近期才发债的天安财险则以120亿元的规模居第二位。其他险企发债规模均不超100亿元,最低是长安责任险和中荷人寿,各发行了5亿元资本补充债券。
从时间段看(以保监会批文日期为准),2015年放开资本补充债后,有13家保险公司获批(3家财险公司、10家人身险公司),累计发债规模801亿元;2016年规模大幅减少,仅有4家保险公司(1家人身险公司、3家财产险公司)获批发债295亿元。而2017年至今,只有天安财险一家产险公司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批准。
受“偿二代”、监管大幅收紧理财型产品影响,一些保险公司面临较大资本压力,资本补充债券无疑有助于缓解此类公司的资本压力。
增资依旧是主要手段:80余家险企两年半增资近17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险企增资的方式日趋多元化,次级债、次级可转换债券,以及资本补充债券等均成为增加资本的常见手段,不过,股东直接注资,增加注册资本金的方式仍然是最普遍的一种方式。
根据保监会官网披露信息粗略统计,自2015年以来,先后有80多家保险公司(包括保险资管公司以及保险集团公司)增资获得批复,合计增资近1700亿元,其中多为资产驱动负债型的中小险企。
大幅增资之下,一批险企的注册资本金都迈过了百亿大关。尤其在2016年之后,中邮人寿、幸福人寿、渤海人寿、天安人寿及天安财险5家险企注册资本金通过增资均突破百亿元,分别达到100亿元、101.3亿元、130亿元、145亿元、177.64亿元。
从增资幅度来看,天安人寿以及天安财险增资幅度均超过百亿元;幸福人寿合计增资47.9亿元;渤海人寿增资80亿;百年人寿增资42.65亿;阳光人寿增资91.72亿。
当然,2015年以来最受瞩目的还是安邦旗下三家险企,安邦财险、安邦人寿、和谐健康,增资幅度分别达到180亿元、190亿元、58亿元,冠绝群雄。
从增资的次数来看,有超过20家险企在两年半的时间内进行了多次增资。其中复星保德信、幸福人寿、信泰人寿、华海财险、珠江人寿、天安财险、君康人寿、利安人寿8家险企增资次数3次以上。
其中,增资次数最多的珠江人寿自2015年3月底获批增资6亿后,又进行了4次增资。正德人寿2015年初增资至38亿元后,于当年7月正式更名为君康人寿,随后又在2016年进行两次增资。
一些老牌险企旗下公司也进行了注册资本金的变动。人保健康2016年6月获批增资21.18亿元;太平养老2016年6月获10亿元增资。
资产管理公司中,中再资管增资10亿元,太保资管增资8亿元,太平资管增资5亿元,平安资管增资1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当别人都在忙着增资的时候,泰康人寿却在2015年减少了注册资本金。据悉,此次泰康人寿减少注册资本金主要还是为将来上市铺路。
除保监会已批准的公司外,人保资管于2017年5月25日发布了增资报告,拟将4.98亿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金;此外,平安健康拟增资6亿元;长城人寿拟增资50亿元——这将是长城人寿成立以来金额最大的一次增资;浙商财险、中法人寿分别拟增资15、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