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死保生保收益,领略现代寿险产品百年演变,拷问中国寿险“卖什么?”行业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18-12-19 10:21 /
中国寿险再次遭遇“能卖什么”的拷问? 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健康保险、储蓄型保险,还是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等投资型险种?亦或研发新的人寿保险产品体系……仁者见仁,未有定论。 回顾世界寿险产品百年发展进程,20世纪后半叶方才崛起的寿险逐渐占据保险行业的主导地位,并在1987年保费超


中国寿险再次遭遇“能卖什么”的拷问?


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健康保险、储蓄型保险,还是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等投资型险种?亦或研发新的人寿保险产品体系……仁者见仁,未有定论。


回顾世界寿险产品百年发展进程,20世纪后半叶方才崛起的寿险逐渐占据保险行业的主导地位,并在1987年保费超越财险行业,持续至今。百年激荡中方才有了当今的人身保险产品体系,借力不断创新的人身险种,寿险业方才有了今日之成就。


回顾全球人身险产品进化史,对踯躅中的国内寿险业思考全局战略、少走弯路,以较小代价实现真正的崛起,还是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


从身故保险到储蓄型保险:最早的寿险形态——身故保险衍生出生存保险、生死两全保险


寿险产品最早的形态,是身故保险,或者说是死亡保险,以被保险人的死亡为保险标的。最早可追溯到15世纪的海上贩卖奴隶时期,保险标的由货物扩展到人,一旦发生死亡事故,即进行赔偿。


伴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海上事故的发生率有所降低。投保人提出,希望能在不发生事故时拿回保费。保险公司便依此开发了以保险期满或指定时期生存为给付条件的储蓄型保险,也称作生存保险。生存保险和身故保险两者结合便产生了生死两全险,至今仍是寿险产品的主要形态之一。


18世纪初诞生首家人寿保险公司,现代寿险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打破了简单以被保险人死亡为标的简易人身保险,开始出现无论被保险人生存还是死亡都可以进行赔付的生存保险、两全保险。


这种带有储蓄性质的保险的产生,也为之后寿险产品多样化发展进行了铺垫。后世将身故保险衍生出的死亡保险、生存保险、两全保险称为普通人寿保险。


普通人身保险衍生出的分红保险,源自相互保险公司,乃当前主流产品之一


分红保险起源于18世纪中后期英国的相互保险公司,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带有分红功能的产品一直是寿险业抵御通货膨胀和利润变动的主力险种之一。


所谓分红保险就是保证保单保险利益的基础上,客户与保险公司共同承担经营风险,使客户有机会分享到保险公司的大部分经营成果,能够提供给客户更多盈利的空间。正是这一点,使它受到了同时注重保障和投资的客户青睐。


分红保险的大发展是在20世纪后半叶,西方发达国家的寿险公司对分红险进行了多样化的开发。尤其是美国,20世纪恰是其发展最快的时代,寿险公司的盈利普遍随着经济增长膨胀,寿险客户要求分享寿险产品盈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由于投保非分红保险客户的利益在投保时都已经固定,他们无法参与产品利润的分配,这些客户认为他们的权利并没有得到保障,从而导致对这类产品需求逐渐减少。分红保险满足了客户的利益分配要求,因而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相继被股份制公司引入,具有分红功能的寿险产品一度成为美国市场的主流产品。


目前在国内,分红保险被视为一种理财型保险产品,但有观点对此并不认可,认为分红保险存在的历史悠久,是传统寿险,只是在普通寿险基础上附加了分红条款,没有单独成为一种保障责任。将其跟投连险、万能险同时归为兼具投资和保障的新型寿险产品并不准确。


从定额保险到变额保险,重塑了美国年金市场,风行保险大国


所谓变额保险,就是随着年期的增长、延长,根据浮动利率,保额也会随之变化。


变额保险包括变额人寿保险、变额年金保险、物价指数定期保险等。变额寿险就是按照约定,保额定期按比例增长的寿险产品。变额年金,按约定退休后每年领取的年金也是不断变化的。还有一种保费也变、保额也同时变化的年金。


早年的人身保险产品都是保费固定、保险金额固定的定额保险。保单持有人却必须面对通货膨胀导致的保额贬值、投保人利益受损问题。为了保证投保人保障水平不变,变额保险诞生。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出现变额类保险产品,先是年金类产品,70年代被引入寿险领域,且一发不可收拾。


事实上,变额年金发展初期,其产品形态相对简单,并不承担任何最低保证,资本市场的巨大波动性使最初的变额年金的吸引力大打折扣。20世纪80年代,美国保险公司开始逐渐在变额年金中加入了最低保证条款,诸如最低身故利益保证、最低年金给付保证、最低累计利益保证或最低退保利益保证等,使变额年金产品兼具了投资和保本的双重特性,得到大量发行。随后日本等保险大国先后引入变额保险,令之通行全球。


确立了基本形态后,变额年金开始在欧美市场上受到热捧,并逐渐占据了年金产品的半壁江山,2010年时美国变额年金的保费规模达到140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变额年金在国外大受欢迎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它延续了传统年金产品递延税收的功能。相较于其他理财产品,购买变额年金可将一部分个人所得税递延到n期之后,这一税收优惠大大激发了市场对变额年金产品的需求。


重大疾病保险的诞生,打开了人身保险的另一重空间


重大疾病保险于1983年在南非问世,是由外科医生马里优斯-巴纳德最先提出这一产品创意的。他的哥哥克里斯汀-巴纳德是世界上首位成功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的医生。马里优斯医生发现,在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后,部分患者及其家庭的财务状况已经陷入困境,无法维持后续康复治疗。为了缓解被保险人一旦患上重大疾病或实施重大手术后所承受的经济压力,他与南非一家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重大疾病保险。


1986年后,重大疾病保险陆续引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并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销售最好、最受投保人欢迎的产品之一。9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于不同时期推出了自己的重大疾病保险。


经过30多年发展,市场不断竞争,重大疾病保险已经由最初只保四五种不治之症,扩大到保100多种病种。同时,重大疾病保险的赔付形式也有了进化,不再是一次性赔付、死亡保障,轻症给付、多次给付等形式也开始出现。


重大疾病保险1995年被引入中国市场,从2016年开始成为市场上保障型人身险产品的主流产品,多家公司将之视为未来死差来源。


九十年代欧美金融自由化,催生了万能险、投连险等投资型险种的崛起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理财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发展,诞生了投连险、万能险等创新型、投资型寿险产品。90年代,欧美市场一波金融自由化浪潮直接促成了这两大险种的爆发。


与传统险数百年的历史比较,投资型保险发展历史较短,尤其是投连险、万能险,但也已经有数十年发展历史,只是中国引入较迟而已。


投连险,即投资连结保险(Unit-Linked Insurance),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具备寿险基本保障的同时设独立的投资账户,享受投资收益,保额和现金价值可变是投连险的特点之一。


投连险的投资收益是不确定的,要视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情况来定。一旦发生风险,投资部分的亏损需客户自己承担,这也是投连险与万能险不同之处。


万能险(Universal Insurance)略晚于投连险,20世纪80年代,万能险在美国高通货膨胀、高利率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当时的结算利率一度高过普通寿险的定价利率和分红产品含红利之后的利率水平,因而得到长足的发展。


万能险是在投连险基础上开发的产品,跟投连险有许多相似之处,拥有独立投资账户以及寿险基本保障功能。之所以称作万能险,是因为交费灵活、保额可调整、保单价值领取方便等方面,与投连险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保证最低收益率。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投连险、万能险在上世纪末成为世界上主流寿险产品之一,在主要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市场份额迅猛增长,成为欧美一般家庭财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末,西欧国家投连险业务的年均增长率在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达24%,同期分红类保单业务的年均增长率只有5%,投连险保费收入规模也达到数千亿欧元。


万能险亦是在美国市场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美国保险市场的热捧,并一举成为美国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从2005年到2016年,美国保险市场万能险保费的份额平均约在35%左右。


本世纪之初,中国寿险市场先后引入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等投资型险种,并实现了中国式的大发展。事实上,国际会计准则把保单中属于投资性质的那一部分收入不确认为保费,即现在增长迅猛的分红险、投连险和万能险中的投资部分都不计入保费收入。


普通寿险、年金保险和健康险乃发达寿险市场主流产品,或为国内人身险业未来发展大方向


经历了中短存续期理财型产品的大跃进式发展之后,中国保险业迎来了“保险姓保”的回归,一系列新规之下,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就是:还能卖什么?


从上文介绍的主流人身险产品的演进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产品的诞生,包括投连险以及万能险等理财型产品都是保险公司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产物。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方向才是保险产品演变的决定性因素。


不过,保险产品于中国属于“舶来品”,绝大多数的主流保险产品均引进自国外。此刻,观察国外保险同业都在卖什么,对于国内保险业的意义也至关重要,他们的今天,或许就是我们的明天。



从产品结构或许能更直观的了解发达市场寿险产品的发展状况。


公开资料显示,普通寿险、年金保险和健康险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人身险市场的主流产品类型。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寿险市场美国超过一半的产品都是年金保险,其他险种发展较平均。同样以年金产品为主导的英国占比高达90%,普通寿险产品发展因受政府高福利影响,增速很慢,占比较低。


长期位居世界第二的保险大国,日本寿险市场中普通寿险产品占比七成左右。香港地区寿险产品结构与成熟市场类似,偏向于保障——保障类产品占比约85%。



反观中国寿险市场,投资型寿险产品占比超过60%,普通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等保障类产品占比仅有1/3左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各国对于人身险产品的分类标准不尽相同。例如在美国以及英国,虽然主要的产品类型就是寿险、健康险、年金险、养老险等,但其中仍包含有大量的兼具保障与理财功能的投资连结保险、万能险、变额年金等。


1999年前后,国内人身险公司将投连险、万能险引入国内之初,其实这些产品都兼具保障与理财两种功能,并非单纯的理财型产品,2012年之后,随着险资投资渠道的放开,以及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大幅提升,为简化产品,以便通过银保、网销等渠道销售,万能险和投连险两类产品的保障功能开始被淡化,被大量包装成中短存续期的纯理财型保险产品。


参照发达寿险市场经验,或许年金保险+健康险+寿险这样的产品结构才是我国寿险未来的演进方向,尤其是在“保险姓保,回归本源”背景下,与时代契机颇为合拍。


再度联想,“新国十条”中把商业保险视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可知大力发展风险保障型保险业务以及长期储蓄业务也是国家的战略需求,保险行业职能、社会地位、责任的转变正在发生。


从“社会保障的补充”转变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


从社会保障的“配角”转变为“主角”。


从单一的保险责任转变为更多的社会责任。


这些改变或许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方向性支持,一个数十万亿元的寿险蓝海酝酿中。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