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人工智能、车联网、基因检测、可穿戴设备……或将颠覆保险行业的十种黑科技行业动态
保险科技对于保险行业的影响正在逐渐显露,在这其中,哪些技术最值得关注?其目前处于何种发展阶段,未来又将对保险行业产生何种影响?
5月28日,由复旦大学、中国保险学会主办的“上海论坛保险科技专场”在复旦大学召开,所聚焦的正是现在以及未来可能改造甚至颠覆保险行业的各种新兴技术。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复旦大学保险研究所所长徐文虎、复旦发展研究院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中国保险科技实验室主任许闲等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出席了此次活动。
会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发布了《中国保险科技发展白皮书(2017)》,该报告由复旦大学中国保险科技实验室编写,对于正在或者即将改造保险业甚至颠覆保险业的10项科技进行了重点探讨,具体包括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车联网、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基因检测、可穿戴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科技中的每一项技术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运用和发展往往离不开多项技术的揉合和互相渗透。比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搭载产生了对客户需求的精准定点,而这种定点又不能脱离云计算技术的高速便捷而存在;车联网是物联网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其又通过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来实现信息的交互。只有更好地理解这些技术的共生共用,才能更好地将科技运用于保险中。
注:以下内容摘编自《中国保险科技发展白皮书(2017)》
1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通过建立电子信息、加密、确认交易、实时广播、添加区块和网络复制记录等六个步骤完成工作,通过这些步骤,区块链传递和储存的信息具有了去中心化、开放性、透明性、匿名性、数据不可篡改性和自治性六大特征,这些特征使得过去信息安全性低、信息连续性差、信息采集成本高、推广渠道限制多、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等状况有了一个可靠的解决途径。
目前而言,区块链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快速进行身份和信息的校验;
能够实现数据和企业的分离,使授权第三方能够就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尤其是在投保人更换保险公司的场景下,数据连续性的意义不言而喻;
能够用智能合同代替人工合同,有利于合同公平地执行,无论是投保人-保险人、保险中介-保险人还是投保人-保险中介的关系,都能在订立合约、索赔理赔时通过区块链技术杜绝虚假信息和恶意行为;
能够有效追溯和标记投保标的信息,有助于进一步改进产品,精准评估风险。
当然,看似完美的区块链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技术上的瓶颈,主要体现在耗能大、存储空间不足、处理效率不够等方面,并在可期的未来对保险监管将产生一定冲击。
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可简单分为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计算智能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大量数据进行学习和积累,如围棋界赫赫有名的 AlphaGo;感知智能层次的计算机可以与用户进行互动,如无人驾驶汽车;当计算机达到认知智能时,能够进行类人类的推理和预测,如智能医生等。这些智能都通过计算机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和对人类思维方式的模仿、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减少工作中人为的扰动因素。
人工智能目前可以解决的行业痼疾主要集中在需要运用大量人力进行处理、但极易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领域:
在营销过程中,智能机器人对保险中介的替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渠道费用、提高营销团队专业性、降低投保人退保率,同时还能够促使消费者在场景中主动思考自身风险,对自身风险进行积极的管理。
在核保、承保和理赔过程中,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无纸化系统可以减少重复性的人工工作,降低运营成本,加快环节流转,提高正确率,减少保险欺诈。
在厘定费率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和其他科技技术的结合,能够个性化评估风险,提高精算和实际风险水平的契合度,并使部分过去不可保、不愿保的风险转化成可保、能保、愿保的实际产品,扩大了保险人的服务范围。
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正影响着保险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但人工智能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作用,在复杂问题、沟通态度等方面还有赖人工解决,且保险和计算机专业的双料人才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有待改进的方向。
3
物联网
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传感设备搭建一个物品识别和管理的自动化系统。
物联网目前较为成功的使用,主要包括车联网和可穿戴设备。
车联网有助于打破传统“保险随车走”的模式,创新“保险从人、保险从用”的方式进行费率厘定,使保险定价更为精准、风险管控更加到位、信息不对称得到控制、理赔成本逐渐减少,也能使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创造车险市场的细分子市场。
可穿戴设备在医疗上的使用是物联网的另一大亮点。可穿戴设备对被保险人健康的管理,实现消费者和保险人的双赢局面,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赔付,并加强了保单主体间的联系,无形中提高了客户对保险人的品牌忠诚度。
智能家居等方向也是物联网大展身手的领域,智能家居和家财险产品的合作使得家庭风险进入智能化管理时代,在智能家居和移动设备的辅助下,实现事先做好风险预防准备、及时通知户主和保险公司、自动联系援助的一条龙保险服务。
目前,物联网的软硬件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从前景角度看,物联网的运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保费,但也有利于助推保险公司进行彻底的改革,跳出“收取保费-进行理赔”的粗放模式,实现真正的风险管理服务的转型。从技术角度看,智能家居普及度不足、智能度不高,与通信运营商的合作有待加强、法律法规尚未出台等缺陷都限制着物联网的发展。
4
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源实时申请、快速释放的新型计算方式,目的是帮助用户高效地访问共享资源。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云计算在数据存储、管理、编程等技术上都进行了创新,以满足海量存取、高速吞吐的客户需求。云计算高效、快捷、数据庞大的特点,使得其可以广泛运用于保险业的定价中,并尝试解决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用户保险信息的全行业共享可以通过云平台来实现,并通过云计算技术存储和管理,进而改善精算定价,并减少消费者的逆向选择问题。
同时,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结合,使得保险产品的潜在客户更容易被识别、识别成本更低,使得保险公司可以将资金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投放,效用最大化地提升服务质量,及时挽留易流失客户、识别保险欺诈案例,同时也使得客户能够更好地根据自身风险特征打造属于自己的保险一揽子计划。
云计算提高了信息的实时交互性,有利于构建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加快了保险的审核、理赔环节速度。
尽管云计算技术有着种种好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瑕疵。云计算,尤其是公用云和混合云的安全性仍然较低,没有了信息安全,就谈不上对云计算技术进行运用。
同时,目前云计算的应用较局限于基础设施层服务,尚未达到云管理的层次,在云计算技术和保险交叉领域的人才储备也不够充沛,定价也未达成市场统一,这为使用云计算、创新云计算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5
大数据
顾名思义,大数据技术就是通过研究海量的、价值密度低的、高速动态的、多样的数据,关联数据散点间的联系,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地进行深入挖掘,发现尚未展现和被研究的热点、难点,并辅助企业和政府进行战略性的布局。
大数据和云计算相辅相成,大数据需要借助云计算的高效能力,云计算需要使用大数据的庞大信息,共同解决保险行业存在的客户拓展成本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创新性不强、定价不精准、理赔难等问题。
因此,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保险人可以对客户进行类型细分,精准定位客户需求,实现差异化定价和差异化产品。计算机也通过大量数据的学习和积累,加快对索赔请求的处理,降低失误率。
相对于其他几项技术,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更为成熟,一旦大数据技术和区块链技术、云计算技术有了更深的融合,能够实现信息的完整迁移,则大数据在保险行业的运用就能打破公司的壁垒,实现全行业的提升。
6
车联网
车联网是物联网在车辆管理方面的具体表现,通过车辆状况、位置、速度和路线构成了信息网络,实现对车辆的自动化管理。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车联网逐渐形成了三个层面:
基础运行层面通过硬件设备完成相关的信息采集,实现和驾驶员的交流反馈,完成对机动车的参与管理;
中层交互层面通过相关数据拓展相应服务,实现社会服务和车辆的交互,提供包括道路救援、车载娱乐、维护保养等在内的服务;
高层流通层面则根据庞大的信息量进行分析和深入研究,得出结论以供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学界业界进行参考,并进行相应的变革。
车联网技术完全具备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和缺陷,随着车联网的推广,保险公司,尤其是以车险和相关保险为主营业务的财险公司产品或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既可以根据驾驶行为风险进行产品定价,也可以通过消费者的驾驶里程进行定价,将开拓市场的目光从车转向人,紧紧围绕消费者这一核心,减少资源错配,提高客户续保率。
要使车联网能够真正服务保险行业,保险人必须拥有一定的前瞻性,通过提早合作、及时进军、预留接口等方式使自己参与到保险科技的进程中,同时加强对个性化需求的研究。
7
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是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的突破,是自动驾驶的升级版本,它通过车载的传感系统对环境进行感知,模仿人类对行车路线进行规划,最终对车辆实现完全控制,以完成人类的预设目标。目前,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已经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一些自动驾驶车辆也已经出现。
无人驾驶汽车的面世有望大幅减少机动车事故率,并对车险及相关保险产生极大的冲击:
首先,事故率的降低使得保险保费不得不大幅降低,这将改变现行车险的盈利模式;
其次,无人驾驶汽车使得保单责任主体中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的责任加重了,如何分割责任,如何界定事故赔付标准,汽车责任保险是否会替代机动车保险,这些问题进一步带来了保费分割和收取的问题,都需要保险人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和设计。
全球无人驾驶汽车的先行者——特斯拉已开始涉猎车险服务,通过一次购买终身负责的方式吸引客户,保险公司如何与汽车厂商进行业务竞争,也是保险人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
8
无人机
无人机机内无驾驶员的特点使得无人机可以代替人类进行一些危险的、复杂的、费时的工作,在保险领域主要表现在查勘定损方面。
无人机的空中优势使得难以进入的地区、十分广阔的面积、危险复杂的状况不再需要查勘定损人员亲临现场,既能够有效指导客户开展灾前预防,应付突发灾难,及时赶赴受灾现场,也可以保护查勘人员的安全,降低人工成本,并通过无人机设备和计算机的连接,更精准、更全面地对损失进行评估。
无人机的出现也促进了无人机保险的产生,覆盖无人机作为财产的风险和可能产生的责任风险。
当下,无人机技术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由于锂电池受到无人机体型的限制,目前的续航时间普遍低于30分钟,且无人机目前的上手仍然要求一定的操作技术,难以满足用户的普遍需求。同时,如何解决无人机的空中碰撞、网络攻击和货物掉落的问题,仍然是这项技术必须回答的提问。
9
基因检测
顾名思义,基因检测就是对人体的基因进行检查,以检测基因缺陷、筛查基因病,将致病风险及时扼杀在摇篮中。目前,对单基因病的防治已经有了重大突破,对基因位点缺陷的检查也使得许多人为医疗悲剧不再上演。不仅如此,随着基因检测手段的发展,其成本大幅度下降,正式成为了普通居民也能用得起的商业技术。
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保险市场带来了新气象。基因检测有助于帮助保险人对投保人的疾病提前预防,并降低投保人隐瞒病情或疾病遗传史等信息造成的道德风险,有助于进行差别定价和险种创新。
当然,基因检测也许会使得投保人的逆向选择严重,保险人的拒保情形增加,这需要保险人和监管机构认清基因检测技术发展之后的寿险承保模式的改变,合理地通过新的精算方式、新的制度建设来规避风险、服务用户。
其次,目前基因技术如何参与保险定价和健康管理仍然有待商榷,在科学上存在依据不足、样本数量不够的状况,在法律上可能涉及对用户隐私权的侵犯,这些可能都需要等待科学、伦理学和法学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保险公司可以先行一步进行数据的探讨和抓取,在基因寿险领域及早布局设点。
10
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是一种通过软件支持进行信息交流的便携式设备,是物联网的另一个具体应用,眼镜、手环、服装等都可以成为可穿戴设备,由于可穿戴设备直接接触人体的特点,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医疗与健康领域。
可穿戴设备的出现或许将加快保险产品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对个体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实现费率的差异化,也实现对数据背后的个体需求的关注,鼓励民众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联合医疗机构对用户进行一条龙式服务。可穿戴设备还能和基因检测技术一样,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降低投保人的道德风险。
目前已经较广泛应用的可穿戴设备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可穿戴设备的智能性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硬件和电池的大小和质量、记录数据的准确度和多样性及造价上,另外,可穿戴设备的软件专业性和数据安全性也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愿意购买可穿戴设备的人群往往是健康管理意识较强的人群,这就需要保险公司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