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开门红业绩分化:国寿新单增长缓慢,平安大幅上涨,新华负增长近两成行业动态
宏观经济环境悄然生变,监管政策持续加码,2017年对于许多险企而言注定是一个“不简单”的年份,都挣扎着要在错综复杂的因素当中寻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1月是观察险企年度业绩走势的一个良好时机,截至目前,已经有数家上市险企发布2017年1月的保费数据,且颇具代表性,通过这些公司的表现,或许就能发掘出2017年保险行业的一些共性。
人身险:大小公司泾渭分明
保险业是一个壁垒重重的行业,不但要根据业务性质划分出财产险、人身险、再保险,如今在同类型公司中,也已经界限分明,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套路,小公司有小公司的玩法,特别是在当下的人身险市场,急剧转型中,不同体量或者说不同经营模式公司之间的差距越发明显。已经完成转型的,依旧顺风顺水;尚在转型之中的,还在苦苦挣扎。
中国人寿:原保险保费增速达30%以上,新单增长缓慢
已经宣布2016年净利润将大幅下滑40%至50%的中国人寿,在2017年1月的开门红中表现仍然不够醒目。2月15日晚间,中国人寿发布公告,称2017年1月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12亿元,同比增速达30%以上。这一表现要优于其2016年全年平均水平(18%),但低于同期的行业平均水平。据『慧保天下』了解到的数据,寿险公司2016年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36.78%。
更重要的是,根据招商证券(香港)的调研,其新单保费成长较为缓慢。1月开门红中,中国人寿个险期交保费正增长,由于个险渠道趸交保费占比仅为1%左右,招商证券(香港)判断中国人寿个险渠道新单保费或将实现小幅增长。
银保方面,在调研中,中国人寿表示今年趸缴保费将会继续负增长,虽然公司1月新单保费增长不快,但是产品预定利率将显著下降,去年销售较多的预定利率为4.025%的年金型产品将不再销售,今年主打的是预定利率为3.5%的不分红产品和2.5%的分红型产品。
人力方面,中国人寿2016年底总人力150万人,近期只是略微增长,主要人力指标均保持稳定。
因此,对于中国人寿,招商证券(香港)总的评价是开门红中规中矩,但短期交易性机会仍会延续,维持买入评级不变。
平安人寿:1月原保险保费同比增近四成受肯定
2月15日,中国平安也预告了其1月的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旗下三家人身险公司中,平安人寿以及平安健康险的表现不俗,其中平安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948.5亿元,同比增长39.7%,平安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101.1%。平安养老险的表现不尽人意,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8亿元,同比下降13.1%。
麦格理发布报告,对于平安人寿的业绩表现予以肯定,表示尽管2016年设定的基数较高,但是平安的寿险业务继续以35-40%的速度快速增长。首年保费总额同比上升35%至460亿元。对于这样的结果,麦格理认为主要是由于平安人寿2016年上半年代理人数量增加20%所导致的。
新华保险:大力压缩银保趸交,1月原保险保费骤降两成
艰难转型中的新华保险,在2016年出现了净利润大幅度下滑的情况,预计将比2015年减少45%左右,即在47亿元左右。2017年1月开门红中,其表现也依然不见起色,原保险保费收入169.51亿元,同比骤降两成。
招商证券(香港)对新华保险进行了调研,据介绍,个险方面,保费基本持平,但是期缴新单保费增长10%左右,显示价值保费增长应该在10%左右;产品预定利率下调,新业务利润率或有所回升。新华保险今年开门红主打预定利率为3.5%的健康险和2.5%的分红险,也销售了少量预定利率为4.025%的年金产品(规模仅为去年同期的40%左右),总体来看,新华保险今年新业务利润率将有所回升;代理人继续推行数量和质量均稳步提升的格局。公司2016年末代理人数为27万人,同比增长10%左右,新华保险预计2017年期代理人增速也只是小幅增长,但是代理人素质和产能将维持持续提升。
银保方面,按照既定策略,新华保险在银保渠道继续压缩趸交产品,今年1月公司银保渠道趸缴新单销售规模仅1千多万元,同比可以忽略不计,而期交新单同比增长20%-30%。但在银保渠道销售健康险产品进行的并不顺利。据介绍,新华保险在去年12月提出要在大广东地区通过银保渠道的财富管理队伍销售一款高利润率的健康险产品“多倍保”, 目前由于该产品不符合银保渠道客户的理财需求,因此进行的并不顺畅,销售规模较小。
招商证券(香港)认为,从中长期看,持续看好新华保险的价值转型,认为公司业绩将在2018年后逐渐进入稳健增长,具体表现为保费、新业务价值和利润的稳健增长;短期看,作为纯寿险股,新华保险亦更受益于短期国债收益率的上行。
国华人寿:万能险降七成,规模保费首现负增长
自2016年3月,天茂集团将国华人寿纳入合并报表之后,国华人寿也实际上成为了上市险企。作为一家典型的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虽然早已开始转型,但在迅速收紧的政策面前,其业绩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负增长。
整体来看,1月份,国华人寿规模保费119.73亿元,同比下降9.38%。这其中,原保险保费106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2.64%;而“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一项却只有13.73亿元,大幅减少近七成;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更是从数千万元降至不足2万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整个2016年,监管不断收紧中短存续期业务,在2016最后一个工作日,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超过当季总规模保费收入50%者暂停分支机构批设。从国华人寿的市场表现来看,这一规定无疑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而这一规定也注定将深刻影响2017年的人身险市场。
财产险:平安车险增速走低,天安财险负债端双重承压
人身险公司冰火两重天,财产险公司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商车费改之下,市场竞争显著增强,大小公司均压力重重。
平安产险:信用保证保险回归,车险增速走低
2017年1月,平安产险竟实现了同比近两成的正增长:原保险保费收入237.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9.1%。这主要归功于非车险业务,1月,非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3.7亿元,增长95%;车险的表现平平,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7.5亿元,同比增长7%,与其2016年车险13.37%的增速相比,显著退步。
知情人士介绍,平安产险非车险业务之所以表现惊人,主要还是因为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回归。2015年3月,中国平安曾将平安产险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平安直通贷款业务、陆金所辖下的P2P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整合成“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不再计入平安产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平安产险一个时期内保费增速大幅下滑。在2016年,中国平安对普惠金融业务再度进行重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回归平安产险,保费增速迅速提升。
麦格理对于平安产险的业绩表现给予了非常正面的评价,认为其增速强劲,超过预期。
天安财险:1月原保险保费增速降至3.63%
与平安产险快速增长不同,天安财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在1月份进一步下滑。根据其控股股东西水股份的公告,其1月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5.15亿元,同比增长仅3.63%。而据媒体披露,2016年,其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39亿元,同比增速还是6%。不过即便是6%,在2016年排名前十的财产险企中,也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仅高于太保产险(2%)以及中华联合财险(-2%)。
在原保险保费增速快速下滑的同时,2017年的天安财险还面临另外一重隐忧,2017年初,监管全面叫停投资型财产险,作为近年来依托投资型产品快速发展壮大的一家险企,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将对天安财险业绩产生重要影响。
好消息是,从2016年底,市场利率开始上行,券商分析师普遍预计2017年保险行业的投资收益率较2016年会有所提升,这或有助于缓解负债端双重承压的天安财险在资产端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