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与辉煌|保险入世十五年系列之三:竞数外资十大风流人物行业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18-12-18 09:49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入世十五年,惊涛拍岸,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或许这就是历史的魅力,留给了我们太多的喜、悲,乃至残酷、没有大团圆,依旧不妨碍我们喜欢的它的多彩,它的遗憾,和那些匆匆走过的风流人物。 陈德仁、薛珍纳、张敬臣、陈炳根、黄金财、徐正广、徐水俊、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入世十五年,惊涛拍岸,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或许这就是历史的魅力,留给了我们太多的喜、悲,乃至残酷、没有大团圆,依旧不妨碍我们喜欢的它的多彩,它的遗憾,和那些匆匆走过的风流人物。

 

陈德仁、薛珍纳、张敬臣、陈炳根、黄金财、徐正广、徐水俊、朱立明、张力、蔡康、蔡隆展、马君硕、齐莱平、董宏良、老建荣、谭硕伦、殷晓松、李存强、潘宏源、王真、陆勤、常青、高璁、陈良、谢观兴、陈嘉虎、赵小凡、张宏良……在中国保险市场上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许并不属于这个国家,但却把最好的职业生涯光景交给了中国保险业,无论是否还熟悉这个名字,无论是过去式还是进行时,我们都应该记住TA。

 

曾记得一位合资寿险公司CEO曾说过,“虽然是一名外籍人士但我也希望在中国保险业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值此系列专题,『慧保天下』悉心梳理过往这段历史,致敬过往十五年中对中国保险业产生过影响的外籍人士、及对外资合资保险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人,真名士,自风流。你是否还记得TA?


1

格林伯格


老格可谓教父级人物,美国国际集团(AIG) 前董事长暨首席执行官、美国史带投资集团(C. V.Starr)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执掌AIG 多年,让他成为了美国保险市场上绝对的权威级人物。

 

出生于1925 年的格林伯格当过兵,参与过二战诺曼底登陆以及朝鲜战争,退伍之后于1952 年进入保险行业,1960 年加入AIG,很快得到公司总裁赏识,从此在职场平步青云,7 年后就升任AIG 的首席执行官。在他的领导下,AIG 加速全球扩张,不断开拓新的市场。AIG 于1969 年在纽约上市,当时公司的市值约为3 亿美元,到2005 年格林伯格退休时,其市值却达到了1730 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保险公司。

 

美国国际集团起源于上海,也因此,格林伯格在执掌AIG 期间始终对中国市场充满热情。1980 年,美国国际集团成为第一家在华设立代表处的金融机构;1992 年正式“重返中国”,在华设立了首家外资保险公司,正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现在的友邦保险和美亚保险。

 

2005 年格林伯格从AIG 退休,但却保留了史带投资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职位,对于中国保险市场的热情也并没有因此减弱。

 

2011年后,老格重返中国市场,拿下大众保险九成股权,将之更名为史带保险,任命曾经的保监官员张兴为史带保险董事长。秉承老格之理念,张兴执掌下的史带保险放弃了车险业务,回归非车业务,遗憾的是利润不如人意,仅实现微利千万元


2

梁家驹


“亚洲保险教父”、“ 国内金融上市公司最贵高管”、“国内第一家掌管中资险企的外国人”、“马明哲称之为真的很伟大”……诸多声誉集于一身,何人可以担当如此盛赞?答案就是中国平安原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梁家驹

 

香港籍的梁家驹, 出生于1947 年,1971 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同年进入保险业,曾供职于美国友邦保险公司、英国保诚集团。40 多年来在保险领域摸爬滚打,梁家驹获得了无数美名。然而真正令之大放异彩的是在台湾市场。

 

1985 年,梁家驹进入台湾市场领导友邦台湾分公司——南山人寿,11 年间,他令南山人寿持续快速发展,取得并巩固了台湾第二大保险公司的地位。

 

1996 年梁家驹进入英国保诚集团,出任大中华区执行总裁。原本计划五年的任期,却被保诚集团再三挽留至2003 年。

 

1993 年才在亚洲建立总部,相比竞争对手失去十年左右先机的保诚集团在梁家驹独辟蹊跷的管理方式刺激下,两年之内成为第三大外资保险公司,四年内实现盈利。随后,他又主导了保诚集团和中信集团联合成立信诚人寿。

 

原定目标逐一实现后,在马明哲苦口婆心进行大半年有关“职业经理人对民族保险业的使命感”的对话后,梁家驹携老部下李源祥加盟平安人寿出任平安人寿董事长,后转任中国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

 

2010 年中,梁家驹因年龄原因辞职。彼时的平安人寿、平安产险双双位居行业第二之位,成为平安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梁家驹本人也屡屡以天价薪酬成为业界的“打工皇帝”。


3

潘燊昌


1947 年出生的潘燊昌,保险生涯颇具传奇色彩。他23 岁从香港大学毕业后成为港府公务员,晋升至港府行政主任,后跳槽至美国国际集团香港公司——友邦保险(现在友邦保险已脱离AIG);28 岁时仅用三年考取香港第一张英国精算师执照,轰动全港,“潘燊昌纪录”多年无人能破。随后成为英国伦敦精算学会高级院士,澳大利亚精算学会高级院士,台、港、新、马、泰精算学会会员,美国精算学会会员;40 岁只身赴台创办安泰人寿,花18 年缔造了台湾最大的外商保险公司,人称“台湾保险之父”

 

台湾经历乃是其保险生涯的经典之作,他改变了台湾保险业的游戏规则。当时台湾寿险三雄(国泰、新光、南山)垄断市场超过80%,但他仍能出奇制胜,从产品设计到客户中心(首家提供24 小时全年无休服务)和员工导向(已属行业常识),从培训(“幼狮”计划)到行销(安泰的广告“麻将篇”、“飞刀篇”在国际上获奖),安泰建立了一支逾万人的保险业务团队,资产价值数十亿美元,两次被评为亚洲最佳寿险公司。

 

2000 年,台湾安泰人寿被荷兰国际集团(ING)收购,使之荣升ING 大中华区总裁,成为该集团惟一的华人董事。耗时三年,中国太保于2006 年将之招揽至太保,主政太保寿险。作为中国太保海外军团中的领军人物之一,潘燊昌在太保早期转型成长中功不可没。2010年,63 岁的潘燊昌退休。


4

解植春


解植春对于合资保险公司的意义在于打破了既往五五开的股权结构,开启中方股东主导合资险企的大幕,并进一步变更为中资。

 

2009年,伴随股权变更的完成,中国光大集团副总经理解植春接替许斌出任光大永明人寿新一任董事长。解植春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至黑龙江省委工作,后进入光大集团,在光大银行、光大证券以及多个驻海外机构均有任职经历。解植春出任董事长的背后是光大集团对于实现“金控”的渴望。

 

变身为中资险企之后的光大永明人寿步入了全新发展阶段,开始了在市场上的凶猛扩张。在增资扩股之后,光大永明人寿无论注册资本金、还是资产规模均迅速增长,典型者如2010年光大永明人寿总保费收入超过改制前7 年的保费收入总和,并依靠投资近两年实现盈利。

 

几度风光之后,解植春执掌下的光大永明人寿曾提出保险集团化战略,遗憾的是顺利拿下资管牌照后,解植春高升中投副总经理兼中央汇金总经理,有着不错的仕途。但这一切2015年中戛然而止,颇有性情的解植春挂冠而去,南下教书。

 

有意思的是,2013 年非保险出身的解植春发表万字署名文章谏言保险改革,称“现在不改革的话未来将面临更高的风险,付出更多的代价”。此言一出即在市场上引起极大反响,保险行业市场化改革再揭面纱。


5

李源祥


有中国情结的新加坡人李源祥,现为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好足球,有中国情结,毕业于剑桥大学财政金融专业,拥有北美精算师资格。作为一名拥有24 年经验的保险老兵,李源祥可谓保险全才:企业财务分析、保险精算、营销策划、企业管理、企业并购方面均有相当实践经验和颇受认可的专业能力。

 

早年间他服务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参与设计了新加坡第一个责任准备金生命表,后转战企业进入英国保诚亚洲公司。

 

2001 年后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信诚人寿第一任CEO。3 年内,他先拿下北京、广东两家保费重镇之地的分公司牌照,并在广州令信诚人寿保费收入占据14% 的寿险市场份额,业务紧逼友邦,跻身外资寿险第一梯队。

 

2004 年,38 岁的李源祥和英国保诚集团大中华区执行总裁梁家驹空降平安人寿。其中,梁家驹任平安人寿董事长,李源祥任董事长特别助理,后任总经理、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兼CEO。

 

当年的平安人寿刚刚经历了2003 年的投连险风波,人员队伍和公司品牌均受到牵连。几经调整,至2009 年初,平安人寿的代理人队伍已达40 万人,较2003年末增加了一倍。

 

2012 年,李源祥再度晋升,成为中国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执掌整个集团保险板块。保险板块乃中国平安起家之源,百万保险代理人支撑的交叉销售对于综合金融的作用不言而喻。


6

张文伟


张文伟,银行系险企工银安盛人寿总裁,已较少出现于媒介报端,殊不知这位曾经国内外资寿险领域的大佬乃中英人寿缔造者。

 

从中英人寿筹备就开始加入,开业后又在总裁的位置上一坐10 年,张文伟在中国的保险业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纪录,然而这个纪录却在2013 年的6 月走向了终结——张文伟挥别中英人寿,转投工银安盛人寿。

 

在给全体员工的告别邮件中,张文伟称中英人寿为“我的孩子”。

 

在加入中英人寿之前,张文伟曾担任瑞士苏黎世人寿台湾分公司总经理、瑞士瑞泰人寿台湾分公司副总经理等职,曾带领两家公司实现迅速崛起。

 

做财务出身的张文伟是一个务实的人,与一般的合资险企强调稳健发展不同,张文伟很早就提出了“10*10*10” 战略,立志在2010 年之前在全国10 个省市建立分公司,并在当地实现平均10% 的市场份额,显示出对于保费规模的强烈诉求。

 

为了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在2004 年,他大力发展不为人所看好的经代渠道,立志成为中国保险市场经代渠道的领导品牌。在开设分支机构的时候,还创造性地引入了“先入优势”的概念,优先选择没有外资险企进入的二线城市,避开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为了适应各地不同的市场环境,中英人寿大力倡导“多元化行销”,陆续建立了个险、银保、经代、团险、电销五大渠道。结果是,从2005 年开始,中英人寿便跻身合资寿险公司第一梯队,并于2009 年首次实现盈利,此后多年利润日趋稳定,2015年净利润达到3.4亿元。


7

易思乐


这又是一个任职超过10年的外资寿险公司总裁。2005 年初,意大利人易思乐(Renzo Isler)接替黄金财出任中意人寿总经理一职。公开资料显示,1971 年加入意大利忠利保险集团的易思乐先后在忠利保险集团的欧洲、美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担任高层管理人员。

 

上任一年以后,易思乐将总部从广州迁往北京,随后,加快了在全国的机构布局,截至目前该公司经营区域已经覆盖十余个省、市。

 

合资寿险公司不断爆出股东经营理念不和的国内保险市场中,中意人寿的稳定颇有名声,中外股东始终“和睦相处”,以至2005年200亿元团险大单横扫市场,福延至今。团险亦成为中意标志性渠道,盈利能力远胜其个险、电销、网销、银保等渠道。2015年中意人寿更是实现了8.5亿元净利润,令外方股东甚喜。同年,易思乐退休后,火速遴选原中荷人寿总经理张剑锋出任中意人寿总经理。


8

蔡强


自2003 年友邦保险首次设立中国区总裁一职,在最初的6年时间里,换了4位总裁,直到2009 年8 月,蔡强就任友邦保险中国区总裁,这种更替频繁的情况才得以改变。蔡强1989 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其后移居美国,并于1991 年开始了在金融保险领域的职业生涯。1992 年蔡强投身法国安盛保险(AXA)集团,此后一干就是17年,在加盟友邦保险之前,他的职位是法国安盛保险香港行政总裁。

 

历经金融危机的洗礼,2010年,友邦保险在香港上市,并从这一年开始大力倡导“保险回归保障本源”的行业理念,2011年,又提出“Agency2.0( 营销员2.0)”计划,旨在进一步提高营销队伍素质。蔡强的到来,进一步强化了友邦个险策略,据介绍,友邦中国的保费中,八成来自个险渠道,部分分公司个险份额占比甚至达到九成以上。营销员平均收入已经超过了1万元。从利润贡献率来看,超过95%的利润来自于个险。

 

值得关注的是,蝉联多年的外资寿险第一名的桂冠让位于银行系险企。曾经进入国内寿险前十名的市场地位也出现大幅滑落。


9

贝克俊


2013 年11 月,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首席执行官贝克俊宣布卸任,转而担任大都会人寿亚太区高级顾问一职

 

贝克俊,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后赴美留学,获得全美注册会计师资格,却在1989 年选择投身保险业。2005 年他加盟美国大都会集团,出任联泰大都会人寿首席执行官,2010 年5 月起也开始实际掌舵中美大都会人寿。在进入美国大都会集团之前,他曾先后效力于信诺集团和花旗集团,在这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银行保险以及电话营销经验。

 

而在大陆工作期间,贝克俊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一是花旗人寿变身为联泰大都会人寿,二是联泰大都会人寿与中美大都会人寿的整合,每一次他都平稳度过。

 

2011 年,贝克俊操刀国内保险业首例合并案顺利收官,就任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首席执行官。此后,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在他的领导下,实现了保费收入的快速成长,发展成为中国第三大中外合资保险公司。此外,依托大都会人寿百年经验,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还在产品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参与了保监会的变额年金试点工作,并率先推出变额年金产品。

 

2013 年前10 个月,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5.53亿元,同比增长22.98%。


10

谭强


2013 年11 月,接替贝克俊出任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首席执行官的是谭强。

 

资料显示,谭强出生于湖南长沙,在天津大学取得运筹学硕士学位,后赴美留学,工作后曾先后供职于多家不同背景的公司,历任中国对外贸易开发总公司投资分析员、平安保险区域寿险及投资负责人、美国安泰集团总监、德国安联集团高级副总裁、英国保诚集团亚洲区保险业务董事等职务,2010-2013 年初担任信诚人寿首席执行官。

 

谭强接手信诚人寿时,该公司正处于盈亏平衡的阶段,他所做的第一个大的改变就是将总部从广州迁往北京,除考虑到北京的信息优势外,更关键的是信诚中方股东中信集团总部也在北京,有利于充分利用中方股东的资源支持公司业务发展,挽回其业务发展颓势。在业务方面,谭强则确定了以营销员和银保渠道为主的策略方向。公开资料显示,谭强的加盟有力提升了信诚人寿的利润水平,2010—2012 三年时间该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1.84 亿元、3.21 亿元、2.98亿元。

 

据可靠消息,谭强已经离开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执掌合并后的中美联泰大都会,谭强赶上了国内寿险黄金三年,2015年净利润达到5亿元。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