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八年“双11”,再创新高的1207亿背后的发现和思考行业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18-12-14 17:01 /
注:本文作者原宇玲系人保财险电子商务中心副总经理。 编者按 这是一个从事互联网保险行业十六年的资深人士,在经历了八年“双11”,于今年的“双11”之后的一些所思所想,行文虽然简短,但却充满启发性:“双11“在八年的时间中,逐渐走向常态化,传统品牌崛起,且线上线下互动明显增强,互联
注:本文作者原宇玲系人保财险电子商务中心副总经理。
编者按

这是一个从事互联网保险行业十六年的资深人士,在经历了八年“双11”,于今年的“双11”之后的一些所思所想,行文虽然简短,但却充满启发性:“双11“在八年的时间中,逐渐走向常态化,传统品牌崛起,且线上线下互动明显增强,互联网思维逐渐回归商业本质。这对于互联网保险究竟意味着什么?

正如作者所言:比答案更重要的是思辨的过程,希望本文能够引发大家的一些思考。


“双11”转眼已经走过八年历程,今年"双11",我提前几天做功课,晚上逛手机天猫,但始终没发现什么特别想买的,于是围绕平时熟悉的线下品牌和几个名气大的纯电商品牌,选择了十几件货物作为观察对象囤货于购物车中。“双11”零点,闸门放开,瞬间系统宕机般慢如蜗牛,于是睡去。白天几次打开购物车,观察不同品牌库存数字下降的速度,陆陆续续有宝贝卖光的提示,好像线下品牌被抢的速度更快。有一刻,当看到某宝贝迅速减少只剩1件时,竟有了片刻欲"成功之父(成功支付)"的冲动,但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一直坚持到过12点阿里宣布“1207亿”再创新高。
 
关于“双11”,历经八年,感受颇多:
 
1、数字背后的理性
 
往年“双11”,大家都非常兴奋,朋友圈秀各种数据和订单,而今年所有的“双11”数据,基本都只出自阿里巴巴。
 
很多人只注意到1207亿,却不知是订单金额(业内称GMV),GMV=1销售额+2取消订单金额+3拒收订单金额+4退货订单金额。从这个意义讲,我属于第二项,虽然一分钱没花,却为1207亿贡献了1万多。如果再考虑不理性消费后的拒收与退单以及"潜规则"的刷单因素,退货数未来一周将是高峰。如此来看,马云所言是清醒的:“每年GMV不是最重要的指标,如果我们是孩子的时候,关注GMV是有意义的,今天的阿里巴巴关注GMV,反而给投资者和社会误导很多。"
 
2、关注度降低
 
今年,“双11”开始变的常态化。所谓“常态化”,表现之一就是兴奋度降低:周围朋友很多都表示没啥好买的;业内人士关注度降低——昨天恰好参加一个互联网论坛,场内人员也少有关注和讨论“双11”的;商家貌似也很和谐,以往互呛打架指责的口水战报道少了。
 
3、集中度更高
 
往年“双11”热闹非凡,很多电商频频发声,今年基本就剩下阿里和京东。因为和阿里京东动辄百亿千亿的量级而言,任何垂直电商的销售额数据都不足挂齿。以前跟着嚷嚷的比如苏宁易购现在也已经沦为为阿里打工了。正如有些电商人士评论的,以前巨头吃肉,小公司喝了不少汤,现在马太效应下,寡头集中度越来越高,垂直电商貌似越来越艰难。
 
4、线上线下加快融合,互联网思维回归商业本质
 
以往“双11”线上线下区隔较大,淘品牌是重要的力量,尤其是女装排名前5里面,至少三家是淘品牌,今年只剩下了一家,其他全部替换成了传统品牌。传统品牌线上化趋势明显,而且一旦线上化必将强势获客。
 
 另一个发现是,与以往传统品牌担心渠道冲突不同,今年传统品牌线上线下互动增强。晚上我专门去了西单商圈,商场促销力度虽不及线上,但客流也骤增,很多品牌线上线下促销力度相当,促销力度不同的大多是因为产品有差异。
 
可见互联网与所谓传统渠道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融合度越来越高。由此再次印证: 互联网营销和电商运营更多是“术”的优势发挥,切不能忽视产品和品牌溢价能力。互联网思维最终还是要回归商业本质,技术可以突飞猛进,而商业背后的人性却是时间难以改变的。
 
5、保险应用更广,消费类保险创全球新高
 
据蚂蚁金服披露的数字和媒体报道,“双11”当天“1207亿”背后有6亿份消费保险在保障交易,保障金额达224亿元,平均每分钟成交41万单。且险种种类从去年的4种扩充至30余种,退货运费险不再是唯一的领跑险种,保险为商品资质、质量、价格、物流和售后等各个环节提供保障。消费保险已经基本实现整个消费链路全覆盖,为至少400万小微商家、3亿多消费者降低了消费成本。
 
更有趣的是,在消费保险覆盖的3亿保民中,85后有1.9亿。这些不到30岁的消费者,大多是通过互联网才第一次接触感受到保险。这意味着,消费保险的体验,直接决定年轻一代对保险的感知。可见保险服务对互联网业态渗透加强,助力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家以及消费者,促进电商业态健康发展,同时借助互联网业态得以普及增强国民的保险理念。 
 
纵观“双11”八年:头三年是电商对大促规则的摸索;中间三年是将“双11”进行全民普及;最近的三年则是“双11”走向常态。在趋于新常态的过程中,“双11”已从“造节”变为“过节”,用户教育已不是主要课题。娱乐至死,全民参与,迎合了消费升级;网购不再只是“年轻态”,老年人中年人都参与,老品牌新品牌一起上。
 
那么,下一步呢?在面对部分“我们真的需要‘双11’吗?”以及病态“双11”的质疑与指责中,我们是否该更多地思考“双11”“新常态”后能带来哪些商业本质上的变化?
 
毕竟直到今天,“双11”并没有改变“促销”的本质。在流量红利殆尽背景下,平台在“双十一”所做的仍然是在加倍地引导商家以“低价”促销。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卖家们依然会频频使用"先提价后打折"的潜规则。而促销的背后,技术的运用使得营销的精准度越来越强,大数据挖掘具体应用得以落实,客户行为的追踪和分析与日俱增,对于商家无疑利好,然而对于用户呢?是喜还是悲?
 

保险业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走下"神坛",得以更日常普及,更贴地气,未来如何提供更广泛的保障?创造更有效地价值?互联网发展的路径中保险业可以学习借鉴哪些?如何更掌握主动?……


互联网保险充满未知的空间,有机遇,有挑战,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答案,希望本文引发大家的探讨。比答案更重要的是思辨的过程。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