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辩“野蛮人”:险资运用近期或出台更严厉监管措施,国外专家称敌意并购在新兴市场更具政治显著性行业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18-12-14 18:19 /
自就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以来,一直低调的刘士余12月3日(周六)上午的一段讲话在市场 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在该段讲话中,其直斥某些“资产管理人”“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这是在挑战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底线,也是挑

自就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以来,一直低调的刘士余12月3日(周六)上午的一段讲话在市场 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在该段讲话中,其直斥某些“资产管理人”“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这是在挑战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底线,也是挑战职业操守的底线,这是人性和商业道德的倒退和沦丧,根本不是金融创新”。同时,他也表示,“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

刘士余脱稿演讲部分截图


“妖精论”一出,立刻在保险业内外引发了轩然大波,有惊诧者,认为此番言论有失偏颇;有敏感者,认为这番话将在A股引发波动;有力挺者,认为其道出了市场的心声……观点或大相径庭,但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是,这主要是针对近来在资本市场上频频举牌的保险公司的。自“宝万大战”以来,保险资金与“野蛮人”的争论再度甚嚣尘上。

 

保监会迄今尚未对上述言论做出任何回应。4日下午,其官网全文刊发了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12月3日下午在财新峰会上的讲话全文。由于陈文辉副主席此次演讲时间在刘士余主席上述演讲的同一天下午,很多媒体在报道刘士余主席演讲内容之时,也常常会引用陈文辉副主席演讲的部分内容。在该演讲中,陈文辉副主席强调“虚假出资、虚假增资,严格来说就是一种犯罪”。

 

坊间广为流传的一份、据称为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内部人士在某非公开场合的讲话录音,则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更为明确的表态。在录音中,该人士以个人名义评论称,“作为证监会主席说这种话不合适”,“针对险资运用,保监会近期将出台更加严格的措施”,针对前海人寿增持格力电器问题, 他也明确表示“不赞成继续增持”。目前,『慧保天下』尚无法确认该录音的真伪。

 

关于保险资金“野蛮人”的争论由来已久,『慧保天下』更愿意将其视为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插曲,但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倾听各种声音,对于判断未来的市场走势,监管导向,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在此,『慧保天下』汇总了刘士余主席讲话发表前后,国内外、行业内外一些典型的观点,以供读者分析使用。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个别机构罔顾市场接受程度、罔顾行业负面影响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出席财新峰会

 

12月3日下午,在出席财新峰会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有的公司把自身能不能可持续经营,能不能盈利,更多地寄希望于资产管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风险管理。如果监管部门要求一家保险公司增资,而他用于增加偿付能力的资本却不是股东的真金白银,而是从利用保险公司自身的资金,通过复杂的金融产品和资产管理计划等途径进行自我注资、虚假增资,那么偿付能力监管、资本约束可能就会成为保险行业的马奇诺防线,被人家绕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一定担心,下一步要更多地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来解决。虚假出资、虚假增资,严格来说就是一种犯罪。

 

早些时候,陈文辉副主席针对险企的激进举牌问题,其实也曾发表过旗帜鲜明的讲话,例如其在出席21世纪亚洲金融论坛时,就公开表示,最近两年,个别保险机构采取比较激进的业务发展和投资方式,负债端过度依赖投资型业务,资产端盲目投资与保险毫不相关的行业,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针对这种情况,保监会从制度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今后,还将采取更加有力地措施。“针对个别机构罔顾市场接受程度、罔顾行业负面影响而采取的激进股权投资行为,监管绝不会缺位,将及时进行必要的干预,表明监管态度、重申监管立场,促进保险机构审慎稳健投资。”

 

“相关”保险公司:不便回应


面对激烈的讨论,处于舆论漩涡中的几家保险公司却纷纷保持了沉默。『慧保天下』分别采访了在资本市场上表现活跃的几家公司——阳光保险、安邦保险、前海人寿以及恒大人寿相关负责人,对方均表示,目前不便回应。

 

而被保险公司举牌或濒临举牌的几家公司,则态度迥异。作为“宝万之争”一方的当事人,有媒体问王石如何对此进行解读,王石表示,“我正在看公关部发的如何回答记者提问,我也很想回答你,但是没有这一条”。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出席某公开活动时,对险资进入格力电器一事也首度公开回应:投资者应该通过实体经济的发展获益,而非低买高卖。在被问及格力如果被举牌将采取何种措施时,董明珠表示,不会因为资本的变化影响情绪,希望不要对举牌进行应对。“某些资本应该自我反省,到底怎么做投资”、“如果成为中国制造的破坏者,他们是罪人”。对于当前保险资金凶猛举牌的现实,董明珠表示,投资是好现象,但通过概念炒高股票,会对社会造成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也是在12月3日,也就是接到深交所关注函问询增持格力电器相关事宜后,前海人寿快速做出回复,称截至12月2日收盘,公司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格力电器股份未达到或超过5%。至于进一步的增减持计划,前海人寿表示将根据市场整体情况结合格力电器业务发展综合考虑。


接近前海人寿人士:如认为自身制定的规则不合适,应首先修改规则


接近前海人寿人士在接受『慧保天下』采访时表示,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规则是证监会制定的。作为政策制定者、监督者的证监会,如认为自身制定的规则不合适,应首先修改规则。遵守现行规则的机构投资者,应得到保护和肯定,在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这是最基本的法制精神和民众最基本的法制诉求。

 

金融业监管部门属金融行业专业监管部门,肩负着维护所有市场主体公平、公正、公开的责任,应具有专业的价值判断。建议不能被部分不实、或危言耸听、博人眼球的媒体报道所左右,以问询相关单位为监管脱责。

 

基金公司及子公司、证券公司及子公司和私募公司,资产50万亿,这才是中国资本市场真正的推手。保险资金十几万亿,保险资金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既活跃了资本市场又是资本市场稳定的载体。证监会真正应予以打击的是内幕交易、老鼠仓和股东非法套现、非法减持。


国外专家:敌意收购在新兴市场具有非常大的政治显著性


援引自《敌意收购机制在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市场中的演进》,约翰·阿莫等著,英文原文发表于《哈佛国际法期刊》第52卷(2011年):敌意收购在英国、美国、日本涌现时,都引发了剧烈的争议,尔后促进了监管机制的发展与进化。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起到作用的是次级立法者。但是在这三个国家中,具体制定规则的次级立法者各不相同。原因在于各国法院在商事纠纷解决中的地位不同,以及各国关键利益集团(例如机构投资者)的力量有所不同。


不过在发达市场,鲜有专门针对保险公司敌意收购的立法,但是对于广义的机构投资者敌意收购上市公司,有不同程度的立法和监管。


政府部门,包括立法和行政部门,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反收购监管中都没怎么发挥作用。主要原因是敌意收购在这些国家缺乏政治显著性。但是,敌意收购哪怕数量非常少,一旦在新兴市场出现也会具有非常大的政治显著性并对立法改革产生很大的压力。


新兴市场的敌意收购目前还很少见,但是立法相对完备,可视为一种“预防性立法”。这些规则均运用全球最佳实践保护国内主要利益集团的利益。若要发生变革,最可行的方式是通过次级立法者之间的监管竞争。


险资无罪说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宝能系用万科股权的收购组织了银证保信各方面的资金,杠杆率高达4.2倍,引发了对寿险资金和资管产品用于收购的争议。可以看到宝能系应该说把各项资金组织规则用到了极致,从公开的资料,我们没有办法来说宝能的资金组织是违规的,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在现在有关法规下,宝能的资金组织不违规。

 

21世纪经济报道:究竟是救市的“小甜甜”,还是时过境迁后的“强盗”?或许,保险资金此时的内心独白是: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保险资金举牌、要约收购上市公司有着自身清晰的逻辑,市场应该予以正视。亦不能忽视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的积极作用:保险资金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提升资本市场流动性。成为引导资本市场参与者进行价值投资的重要力量。

 

对实体经济不利说

 

西藏琳琅投资王琳:目前国家的大政方针首先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其次是防金融风险、防资产泡沫,极力避免金融资本脱实向虚,积极引导金融资本流向实体经济。而金融资本的真正作用是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转型;但是目前一些金融资本,尤其是一些举牌资金,对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对实体企业的股权是一个威胁,造成了金融资本的脱实向虚,与目前国家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

 

某证券界资深人士: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实体企业发展壮大不容易,往往经过了多年积累和时间考验,目前,资本市场上一流优质实体企业也不多。站在这些实体企业的立场上,险资作为外行举牌上市公司、派驻董事,甚至意图清洗董事会和管理层,希望实际掌控某些企业,显然是不利于实体经济正常发展的。银行存款虽进入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但银行是不可以拿这些钱来控制企业的;公募基金,可以投资上市公司股权,但也只能是作为财务投资者;同样是募集公众的钱,为什么保险公司就可以控制上市公司?

 

曲解说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市场没有必要做如此过度的反应,这只是一次正常的讲话。媒体在报道中有些按自己的理解认为是针对某一家或某几家保险资金这是不准确的。

 

前海开源执行总经理杨德龙:这次对于“门外的野蛮人”表态也是体现了刘士余主席呵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坚定态度。他在讲话中表示,杠杆收购用的钱,出资人必须有风险消化能力,如果用大众的资金从事所谓的杠杆收购,比如直接发行一些产品,实际上最终风险承受的不是发产品的机构,而是我们广大投资者。一语中的,刘主席的意思是举牌、收购都是可以的,但要用自己的钱,自己承担风险。如果用发产品的方式,加杠杆进行举牌或收购,那举牌或收购失败的风险实际上就转嫁给了买产品的投资者。即使成功,买产品的投资者也无法享受到举牌或收购带来的巨大回报,而只是获得了正常的产品收益。显然,投资者承受的风险和收益是不对等的。

 

证监会无奈说

 

广东省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韩世同用不合规的资金去收购公司的股权,当然是不合法的,但当下的难点恰恰在于怎么界定资金是否合规?如果资金来源合规,正当的股权买卖应该得到保障,大股东的权利应该得到尊重。既然进入资本市场,就要用资本说话,职业经理人超越股东权利是否也应该得到制约?

 

新华社:(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愤怒的背后其实更体现出资本市场监管的无奈与无力。有人说,资本市场应该“英雄不问出处”,钱来自哪里并不重要,只要合规合法即可。然而,对资金来源并无监管权的证监会,面对爆发在自己“地盘”上的问题,到底该如何处置,这着实是个考验智慧的大难题。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