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股权遭冻结,核心高管相继出走,19年华农保险寻找下一站公司动态

4月16日晚,华农保险(华农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苏如春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在新任董事长就任前,根据公司章程暂由朱宁副董事长代行董事长职务,履行董事长职权。朱

4月16日晚,华农保险(华农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苏如春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在新任董事长就任前,根据公司章程暂由朱宁副董事长代行董事长职务,履行董事长职权。朱宁,系华农保险第二大股东北京汇欣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

对于很多业内人士而言,华农保险的这一变化并不出人意料。近年来,华农保险第一大股东华邦控股频繁爆出资金链紧张的消息,2024年底,华邦控股参股的多家金融企业股份均被质押、冻结,华农保险也未能例外,身为华邦控股董事长的苏如春的离开只剩时间和程序问题。

业内人士最关注的还是华农保险自身发展的问题,从业务端来看,华农保险虽然是家小型险企,但多年来发展思路相对清晰,发展速度也相当之快,自华邦控股成为第一大股东以来的10年间,大部分时间都保持了盈利。但如今,大股东爆雷,关联交易所产生的债务尚未能偿还,也连带其他股东对于华农保险的发展出现信心不足,核心管理层相继出走,基层机构也军心动荡,屡次增资未能实现之后,偿付能力正成为影响该公司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谁还愿意接盘华农保险。

图片来源:华农保险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01

华邦控股,从中国建筑企业500强,到资金链紧张

华邦控股的故事,在当下的中国市场一点也不特别,就像很多房地产企业、建筑类企业一样,其兴起于中国入世之后的高速成长期,在企业做大做强后,开始集团化运作多元化布局,但集团化的运作多元化的布局并未能在房地产行业走衰、中国经济转型大潮中救企业于水火,不出意外的出现了资金链紧张,发生了债权纠纷,不得已质押参股公司股权,直至参股公司股权被冻结,进而连累参股公司自身表现……这样的故事已经反复上演多次。

苏如春,一级建造师,1967年出生于广东湛江雷州一个边远小村落,1997年,放弃小学教师的工作,北上兰州闯荡,彼时西部大开发创造大量机遇,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2000年12月12日,苏如春于兰州创立甘肃中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并积极参与西部交通、市政等方面的工程,推动公司快速发展,并将业务范围从甘肃扩展至全国,其后,成功跻身中国建筑企业500强。

2008年之后,苏如春正式注册成立“华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开启集团化运营模式,同时,开启多元化布局,在多个领域展开布局,包括基建、康养、金融等方面。2017年,将集团总部注册地迁至广州。

作为华邦控股董事长,苏如春社会影响力伴随企业的做大亦逐步增强,曾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全国政协经济委委员,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兰州市政协常委,广东省湛江市人大代表、广东省湛江市政协委员,第十一届甘肃省工商联执委、副主席等。

2013年开始,伴随保险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行业整体呈快速发展之势,看中其巨大的资金杠杆效应,各路资本纷纷布局保险业,华邦控股也不例外。2014年,华农保险开启混改,彼时的单一持股比例最大股东稽山集团(浙江稽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转让所持华农保险全部股权(20%),最终花落华邦控股,2015年,完成有关程序后,苏如春正式出任华农保险董事长。

不过,其后几年,房地产业开始走下坡路,就像国内其他很多房地产企业、建筑企业一样,华邦控股集团出现了资金链紧张的问题。2019年12月,华邦控股将所持兰州银行部分股份(1.85亿股)出质给甘肃金控融资担保集团,显示其资金链已经相当紧张。

这之后,其与参股的金融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明显增加。根据华农保险公布的关联交易明细,截止2020年12月底,该公司的关联交易还主要是与关联方之间的保险业务,但从2021年开始,其与股东华邦控股旗下企业开始有了“重大关联交易”事项,涉及买楼、装修等。根据关联交易季度报告,2024年三季度末,关联方华邦集团持有华农保险账面余额2.44亿元。

而根据媒体的报道,华邦控股与兰州银行之间的关联交易更多,根据媒体梳理,截至2023年底,该行对华邦集团的交易余额为20.51亿元。

即便如此,华邦控股还是未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各种纠纷,所参股金融企业股权纷纷遭遇质押、冻结。2024年11月,华邦集团所持南粤银行全部股份被司法冻结;同月,华邦集团所有兰州银行全部股权(5.28%)也被冻结;其后,华邦集团所持华农保险2亿股份(20%)全部被冻结;此外,苏如春与其家属所持华邦控股股权及营业执照也均被冻结,而苏如春个人也被多地法院下达限制消费令。

02

华农保险,从高速成长,到股东拖累

华农保险成立于2006年1月,其成立之初,由中农发、中水渔业等“农字口”国有股东主导,董事长和总经理均为中农发委派,经营主要以农险为主,兼顾其他险种。彼时,华农保险曾提出过“组建寿险公司,继而成为跨越保险、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领域的混合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宏伟目标。

然而,农业背景的股东提供给华农保险的助力相当有限,成立首年,其保费收入仅511万元。很快,公司即改变主攻方向,进军农险以外的其他财产险领域,车险逐渐成为该公司第一大险种。2007年到2014年的8年间,保险业务收入增速迅猛,年平均增速高达127%,2014年保费收入超过5亿元。

这期间,华农保险引入稽山集团、汇欣亚投资、中厦建设、三盛宏业四家民营股东,分别持股20%、18.4%、14.1%、5.5%,不过实际控制权仍在中农发手中。

2015年,华农保险迎来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变化。原第一大股东稽山集团将所持20%股权悉数转让给华邦控股。原第三大股东将所持14.1%股权转让给西部同泰建筑环艺公司。同年,华邦控股董事长苏如春出任华农保险董事长。

此后,2015年到2024年的十年间,华农保险先后迎来两位具有监管背景的高管,即张宗韬和王禹,其保费收入再上新台阶,业务结构也不断优化。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达到44.22亿元。

但自2019年,大股东华邦控股传出资金链紧张的消息以来,曾助力华农保险发展的大股东,却反过来成为了华农保险最大的一个“雷点”。

股东信心动摇。2019年底开始,中水渔业及关联方公开挂牌转让所持华农保险11%股权,挂牌底价为1.88亿元,结果未能成功,此后,中水渔业并未放弃,三度挂牌,三度失败。

股东不稳对于险企而言,最大的冲击体现在偿付能力层面。2016年,华农保险成功将注册资本金从5亿增至10亿元,但自2019年出现巨亏开始,增资变得举步维艰,屡屡遭遇失败。2019年,公司计划通过增发18亿股募集30.78亿元,将注册资本提升至28亿,以失败告终;2023年,拟增发不超过15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5.5亿元,股东中牧股份宣布放弃认购权,至今此次增资再也未有下文传出。

这种影响体现在公司经营层面,则是核心管理人员的流失。除此次董事长的变化外,华农保险高管层在过去数年发生系列重大变化。2019年,原总经理张宗韬宣告离任;这之后,一些中高层管理人员相继离开公司;2023年底,薛康文出任总经理;2024年,公司总精算师、首席风险官、财务负责人、审计责任人等也都出现了调整;2025年,原党委书记王禹选择离开……高管变动又带来基层机构的军心不稳。

03

终极问题,华农保险下一个大股东是谁?

根据《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质押银行保险机构股权数量一旦超过其所持股权数量的50%,大股东及其所提名董事不得行使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上的表决权。这意味着自2024年底,苏如春在华农保险内部实际已经没有表决权,苏如春的离开也在那时成为定局。

对于眼下的华农保险而言,最大的疑问变成了:谁能接盘华邦控股所持20%股权。

截止2024年底,华农保险净资产9.82亿元,20%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为1.96亿元,按照两倍的PB计算,其价值应在4亿元左右。2023年中水渔业第三次挂牌转让华农保险11%股权,底价1.87亿元,PB与此类似。

从近年几家问题险企的处置方案来看,地方国资已经成为主力(东吴财险、信泰人寿等),民营巨头也存在可能性(比亚迪财险),然而华农保险的特殊之处在于,除开股权遭质押的第一大股、第三大股东,其余经营正常的股东中,有部分国资股东,也有部分民营股东,相较之下,国资股东似乎可能性更大,但中水渔业已经多次挂牌转让华农保险股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