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德生命豹变:一个“问题公司”的救赎公司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18-05-07 12:25 /
成立于2002年的富德生命人寿,16年发展演变,历经2002-2008年旷日持久的股权纷争,2008-2015年一骑绝尘的高速发展,以及2016年至今的艰难,其跌宕起伏的发展轨迹既是中国寿险业的一个缩影,也展现了一家民营保险公司在不同“环境”(政商环境、监管环境、市场环境)下的求生求变之路。

《易经》云“大人虎变,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所谓“豹变”意即君子像豹一样,出生时丑陋普通,但经过修养和历练,而如成年豹矫健美丽。现代人认为,“豹变”是指像豹子一样迅速改变自我,适应环境。

无论是古意还是今意,用“豹变”这个词形容富德人寿这家主舵人案件在身、命运未卜的保险公司,似乎都不恰当,但在外界看来风雨飘摇之中的这家险企历经两年整顿,却并未出现预料中的所谓风险事故,无声之中,显然改变已经发生。

何止近两年,成立于2002年的富德生命人寿,16年发展演变,历经2002-2008年旷日持久的股权纷争,2008-2015年一骑绝尘的高速发展,以及2016年至今的艰难,其跌宕起伏的发展轨迹既是中国寿险业的一个缩影,也展现了一家民营保险公司在不同“环境”(政商环境、监管环境、市场环境)下的求生求变之路。

富德生命的“命”与“生”

作为2001年“入世”后中国保险业新一轮扩容潮中诞生的民营公司,富德生命人寿从来都不缺市场关注话题,可谓“命”运多舛,却也“生”生不息。

开业初期,时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因理念不同,引发了业内知名的“二李之争”。彼时正值中国寿险业快速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国十条”加持保险业下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随后是一波又一波的股权更迭,股东、管理层频繁变动,及至2008年前后,更是上演“高管集体请辞”事件。

2008年,潮汕商人张峻浮出水面,拿下生命人寿控制权,出任董事长,一手主导南下迁“都”深圳。2010年开始,在原新华保险一批猛将的助力下,生命人寿保险业务开启超常规发展,至2015年达到巅峰:当年保费规模达到1651.94亿元,仅次于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跃居行业第三位,市场份额也从0.86%攀升至6.8%,总资产达到4000亿元。

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其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2013年开始大规模买进,尤其偏爱地产股和银行股,曾经大比例持股浦发银行、金地集团等9家上市公司。

在负债端和投资端齐头并进的同时,张峻也展开了集团化布局:2011年8月,生命资管获批开业;2012年5月,华信财险获批开业,后更名为富德财险;2014年9月,生命人寿更名为富德生命人寿;2015年,富德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获准成立,成为国内第三家保险控股公司。至此,一寿险一财险一资管一控股公司的保险集团架构就此初具规模,张峻迎来人生高光时刻,成为让某X姓大佬都要学习的保险大鳄。

转折发生在2016年,猴年春节刚过,富德生命人寿便跌入舆论的漩涡,实控人张峻因牵涉贪腐案协助调查而“失联”。随后媒体重磅推出《生命人寿模式起底》,层层剖析富德生命人寿的股权和资金运用“内幕”,直指其中可能的监管“俘获”。旋即原保监会成立工作组,进驻公司,进行现场调查和监管。之后,更有国家审计署,中国证监会等相继对富德生命人寿展开调查。

公司的剧变、舆论的热议,似乎直接将富德生命人寿抛入了“万劫不复”之地。合作渠道和交易对手首先起疑,据悉,2016年春节刚过,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就先后停止与富德生命人寿的合作;一些比较重要的投融资业务也被迫暂停或退出;个别同业公司更是“趁火打劫”,“以重组生命、早去早占位”为诱饵展开挖角行动……

继而,2017年保险业形势大变,监管从严,防范风险成为主线,富德生命人寿被点名为“问题公司”之一。

疾风骤雨袭来,富德生命人寿内外大有大厦将倾之感。

然而绕过重重礁石,驶过惊涛骇浪,行至今日,该公司居然涉险过关,且颇出人意料地交出了一份看起来还不错的“自救”成绩单:两年时间内,保持了业务稳定、队伍稳定、客户群体稳定,守住了现金流和偿付能力两个底线,同时做到了优质资产不流失。

队伍保持稳定,2016、2017年,该公司离职人数不升反降,远低于前两年同期。

业务平稳增长,2016年,在保户投资款以及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原保险保费实现了29.34%的正增长,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21.77亿元;2017年,随着转型深入,规模保费出现了较大幅度负增长,但2018年前2月,随着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大幅增长,重拾规模保费正增长。

偿付能力始终达标。2017年末富德生命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9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3%,均在监管红线之上。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刚刚满足监管偿付能力合规要求的偿付能力成绩单,是在公司增资200亿元,并发行80亿元次级债的计划搁浅的背景下取得的,殊为不易。

为保证偿付能力充足率,富德生命人寿一方面根据计划预算方案、负债现金流需求,梳理投资项目,调整资产配置计划,使投资收益假设贴近公司实际;因产品停售造成负债端133亿元缺口,也及时通过资产盘活和备付,保证了公司整体现金流的充足。

另一方面,在流动性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动态的偿付能力与现金流监测结果,及时调整业务节奏,以确保每个季度末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能达标。比如2018年3月,在规模类业务达成目标后,在银保渠道果断停售中短存续期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富德生命人寿持有不少优质资产,张峻事发后,公司内外“减持”、“变卖”的噪音很多很盛,但据了解,迄今为止,该公司尚未出让过任何一笔核心优质资产。

“富德生命人寿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易。”一位市场人士坦言:“说实话,开始不少人还想看这家公司的笑话。”

提早布局转型,实现自我造血

对于富德生命人寿的职业团队来说,其实始终既有远忧,也有近虑:一方面,作为被监管点名的“问题公司”最终会如何处理?公司会如何“易主”?另一方面,公司会不会出现现金流危机?尤其是后者,一直如达摩克里斯之剑般高悬。

身为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的典型代表,富德生命人寿曾大量销售中短存续期业务,在内临剧烈动荡,外临行业全面转型、严监管的情况下,化解富德生命人寿的风险,应对监管高压,直面一个超高速发展后的寿险公司的转型发展问题,既要有讲政治顾大局的使命坚守,也要有研判未来趋势熟稔业务发展的职业担当。

回溯富德生命人寿近几年的业务发展轨迹,可以看到其实其业务转型要早于一般资产驱动负债型公司,显示出职业团队对行业发展趋势和监管政策转向的深刻把握。

早在2014年,原保监会就曾发文规范高现价业务,也是在此时,富德生命人寿将战略转型提上日程。据媒体报道,按照当时富德生命的规划,2015年稳定规模,2016年发力期交,2017年回归价值——这也就意味着在2015年,资产驱动负债的发展模式行至高潮之前,富德生命人寿就已经开始计划转型了。

围绕着战略转型三步走的目标,2014年,富德生命人寿首先落地“大产品战略”,围绕满足客户需求,打造高品质专业化、赢得客户认可的口碑产品。为此,公司董事长亲自担任产品战略组组长,到分公司等一线调研。

与诸多后起之秀相比,富德生命人寿由于成立较早,在早期的发展上也更多倾向于“老六家”,因此在个险渠道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2014年确定转型后,个险渠道更是提高了长期保障型产品的投放推广力度,到2016年末,个险保障型(健康险、寿险)产品原保费占比超过七成,2017年仅个险高价值产品就为公司贡献了近50 亿元的实际资本,新业务价值率提升到35.8%。

当然,对于富德生命人寿而言,最大的规模保费来源还在银保渠道,转型关键点也在银保渠道。以前银保渠道95%都是储蓄替代性产品,保障型产品很少,但到2016年,其银保渠道新单期交规模保费就达到了207亿元,同比增长500%以上,银保渠道总期交保费首次位居行业首位,成为银保市场首家期交突破200亿元的保险公司。

到2017年,富德生命人寿银保业务的全部重心都在“生命360”项目上,全面转向长期型业务。据悉,所谓“生命360”是一个保险产品组合包,大多为长期保障型产品,囊括教育、养老、疾病、医疗、意外、资产传承等多种风险的管理需求。数据显示,2017年末,富德生命人寿银保渠道趸交同比收缩54.8%,理财型规模期交同比收缩61.5%;续期实收保费同比翻番。

整体来看,经过2015-2017年的发力转型,富德生命人寿三步走战略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2017年,其总保费中续期保费占比由2016年的10.5%提升至33.9%,业务增长向“续期拉动”模式迈进。

可以说,提前布局转型成为风雨飘摇中的富德生命人寿能够实现自我造血的关键所在。

非常时期的特殊公司治理

“最可能出现问题”的富德生命人寿,行至今日,却交出了一份看起来还不错的“自救”成绩单。这其中公司自身底子尚可的因素不容忽视,核心股东缺位情况下其形成的一种非典型公司治理结构也值得格外关注:

——监管组掌舵。对于一家问题公司而言,监管组作用毋庸置疑,在强监管的同时,立足于维护公司稳定,防范产生新的风险,推动公司治理更加完善,而在具体的经营管理中又不越位、不越俎代庖,把经营自主权交给职业团队。

——明确“第一责任人”。张峻出事,监管出身、政治站位高的董事长方力走上前台——虽然2013年就已出任董事长一职,但其以往实际上只是负责公司负债端的经营管理。受命于危难,成为监管组明确的“第一责任人”,并出任“临时资产工作小组”组长,方力才开始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

在这种非常时期,如何稳住局面,如何保护股东、保户、员工等各方利益,是新掌舵人的重要使命。面对公司内部权责不对等的问题,方力首先着力建立了董事长办公会制度,研究公司所有重大事项,使得董事会切实承担起了决策机构应有的职责。董事长办公会上,全体高管集体讨论、研究、决策重大工作,促进决策层与经营管理层的良性互动和互相监督。方力任组长的临时资产管理工作小组也是如此。

——监事会充分监督。良好的治理结构,充分的监督必不可少,监事会责无旁贷,富德生命人寿两年来,通过开展巡视检查等务实举措,确保监事会监督到位。

——职业经理人团队合力救险。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但富德生命人寿的核心职业经理人团队却并未出现流失,而是各司其责,合力救险,这成为助推该公司度过最艰难时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可以说,公司治理结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行条例,是结合股权结构、文化基因、发展理念,以及经营价值观相辅相成的一整套制度安排,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而对于核心股东缺位的富德生命来说,也许这就是最好的安排。而在金融业拆雷启幕的当下,如何避免因化解风险而造成新的风险,深入研究这种治理结构无疑是一种有价值的视角。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