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压力与监管人事调整新动向:稽查局局长李有祥调任中农再一把手,财险司副司长罗蓉任职保险资管协会,多个行业动态

金融监管总局地方局人事调整持续。 慧保天下综合多方信息,并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自上次5月13日《金融监管总局系统人事调整深化:涉及9大内设机构,14个地方监管局,70后扛旗80后崛起》至今一月余,又有近20人发生职位调整。 延续此前调整风格,本次人事调整同样覆盖面广,不仅涉及总局的多

金融监管总局地方局人事调整持续。

慧保天下综合多方信息,并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自上次5月13日《金融监管总局系统人事调整深化:涉及9大内设机构,14个地方监管局,70后扛旗80后崛起》至今一月余,又有近20人发生职位调整。

延续此前调整风格,本次人事调整同样覆盖面广,不仅涉及总局的多个司,也涉及诸多地方局,各层级岗位均有涉及,既有平行调动,也有处长升任局级干部,以及多地监管局的纪委书记轮换等。

但更引人关注的是,是本次调整中透露的“向外”任职倾向,即多位总局监管领导奔赴金融央企或者会管单位任职。对此,业界猜测或与此前监管部门大幅度降薪有关,面对现实生活压力,一些监管干部也不得不重新评估职业路径,向外求索,甚至彻底转换赛道,正在成为监管人事变动一大新的动向。

此外,则是特定领域专业经验愈发受到重视,年轻化这一特征也愈发显化,尤其是副局长级,越来越多75后、80后崭露头角,本次就又新增了2名“80后”副局长。

01

李有祥赴任中农再一把手,司局级、处级干部纷纷赴任会管单位、金融央企

虽然本次调整涉及总局的部门和人数并不算太多,有4位司局级干部、2位处级干部发生变动,涉及稽查局、非银机构监管司、财险司、资管机构监管司、党委宣传部、党建工作局等6个内设机构,但变动方向却颇引人关注,可以看到,除开周全胜是总局内部调整、陈世知赴任地方局之外,其余几人都是“向外”任职,即奔赴金融央企或者会管单位任职。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总局稽查局局长、稽查总队主要负责人李有祥,根据慧保天下了解,其将出任中国农业再保险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有祥长期从事保险业监管,可谓经历了保险业监管变动的主要历史线,其于1998年开始保险业的监管工作,先是就职于原保监会人事教育部(组织部),后历任原保监会重庆监管局副局长、纪委书记,原保监会人事教育部副主任、巡视员、稽查局局长,2018年机构改革中出任银保监会财险部(再保部)主任,2023年组建金融监管总局后,李有祥出任稽查局局长一职,同时兼任稽查总队队长。

而李有祥将赴任的中国农业再保险,正是在其任职财险部(再保部)主任期间成功组建的。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8月,银保监会批复同意筹建中国农业再保险,由财政部、中再集团等9家单位共同发起,注册资本161亿元。今年1月,中国农再控股股东财政部将其持有的55.90%股份,无偿划转给中央汇金,中央汇金成为控股股东。

同样转任金融央企的还有原资管机构监管司副司长郗永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官网显示,其已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另一个比较引人关注的,是财险司原副司长罗蓉,其拟任保险资管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5月底,有媒体报道称,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在申请保险资管业协会会员资格,部分机构入会流程已经走完,后续保险资管业协会也有可能更名,成为涵盖整个银行保险资管业的行业自律组织。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其所属事业单位有机关服务中心、培训中心、金融消费者权益投诉调解中心三家,根据前身银保监会的公开信息,还有多家会管单位,包括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保交所及协会等。

部分监管干部“向外”任职的原因,在监管人事调整的因素之外,或许还有对职业价值的重新评估。据媒体报道,作为监管改革的一部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的员工将降薪,其中,部门负责人减薪一半左右,级别低的官员将减薪40%,最终与其他公务员保持一致。据了解,会管单位也出现了显著降薪,不过整体仍高于监管系统。

02

8大地方局副局长更新,新增两名“80后”副局长,特定领域专业经验愈受重视

本次调整中,又新增了一名从地方局上调总局的干部,即原天津局纪委书记李克川调任总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党建工作局副局长。

同时,总局也向地方局派出了一位副局长,也是本次“唯二”两名“80后”副局长中的一位,即总局资管机构监管司综合处处长陈世知升任江西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另一位是甘肃金融监管局纪委书记徐一臻升任辽宁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值得一提的是,江西金融监管局局长金利佳的本次调任也得到较多关注,其曾任贵州银保监局党委委员,重庆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大连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据公开资料,金利佳在信托业风险化解方面经验丰富,在2020年7月银保监会、证监会宣布的对9家金融机构的接管中,金利佳担任新华信托接管组副组长,在大连期间,她主导应对华信信托的长期风险暴露,如今,金利佳赴任江西则是要解决中航信托托管风波。

与金利佳类似的,同样在信托行业经验丰富的原信托业保障基金副总裁刘江,则调任黑龙江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这也体现出具有特定金融领域风险管理经验的干部正得到更多重视,他们与中国金融深水区改革的同频共振,未来,这些专业经验的价值或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江西局是调整幅度比较大的地方局之一,继上月原局长赵巍上调总局后,新任局长、副局长本月相继到位,完成了主要领导的更替。

此外,辽宁局、湖北局、青海局也是本轮人事调整较多的地方局。

03

纪委书记更新为地方局调整主要特征,75后成地方局纪检主要力量

对于地方局的调整,除开上述对于特定领域专业经验的重视,另一大特点就是对纪检系统的更新,本轮调整中,共涉及5名不同地方的纪委书记调整,包括原天津局纪委书记李克川上调总局在内,基本都为升任。例如,宁波金融监管局纪委书记刘长霞升任山东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甘肃金融监管局纪委书记徐一臻升任辽宁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其实,在监管人事调整中,对于纪委书记的重视不是最新趋势,在上轮中还有多地纪委书记平调轮换,而本次更明显的看到是纪委书记力量的更新和补充,也由此可以看到纪检工作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例如,河北保定金融监管分局局长李耀宾调任辽宁金融监管局纪委书记,大连金融监管局科技监管处处长石黎调任宁波金融监管局纪委书记。

在跨区域调动、培养干部全局视野的基础上,还可以看到,本轮调整的纪委书记人选多为70后,尤其是在75后上下,年轻化纪检干部或将带来专业化与创新思维,推动监管方式迭代升级。同时,这些干部长期在一线领域积累实务能力,对后续的风险防控、机构合规等领域或也有直接助力。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