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惠民保再迭代,这家平台计划以开放共享推动项目持续惠民行业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21-12-22 10:40 /
时值岁末,惠民保在2021年即将收官之际交出第6个年头的成绩单。

时值岁末,惠民保在2021年即将收官之际交出第6个年头的成绩单。

截至12月1日,全国27省114个地区239个地级市推出160款产品,9600万人参保,保费突破百亿大关,为商业健康险构筑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涂下浓重的一笔。

其价值已经远非目力可及的一点保费和某些机构对大规模、低成本获客的脑补幻想。它的核心意义更在于较短时间内,商业健康险从承保到理赔,从保险本体到服务供应链建设完成了一次彻头彻尾的进化,为未来商业健康险弥合中国巨大的医、养、健保障服务缺口探索了可能路径。

但蓝海未至,红海已来。一城多保、重复造轮子、产品服务同质化……惠民保正面临长期运营发展瓶颈,如何避免惠民保产品的同质化低水平竞争?有互联网平台开始发力破局,以开放的姿态让参与方通过平台模式实现价值共享。

NO.1

惠民保6年蝶变:“单一主体承保-共保体-开放平台”模式三重演进,从单纯商业保险走向公共化保险服务产品,惠民保的运行逻辑和使命价值已超越保险业本身

回溯发展历程,惠民保起于2015年深圳版大病保险,兴于2020年成都惠蓉保,盛于2021年上海沪惠保。凭借低门槛、低保费及高保额,惠民保内接医保,外联特药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为百万医疗险以来又一款现象级商保产品。

历时6年,惠民保先后经历了1.0模式育成期、2.0共保体成熟期、3.0平台模式期的演进路径。其间,政府支持力度、参与主体、产品保障责任、投保门槛、健康服务等也历经多重变化。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伴随着惠民保覆盖人数增加、功能更加丰富、政府重视程度提升,其本身已经逐渐脱离某家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业自身的定位,已经成为保险业服务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体现的不是保险业的水平,而是社会对保险业的期待和诉求。

1.0模式育成期(2015—2019年):平安国寿等巨头试水,模式跑通

惠民保发端于团险,起源于深圳。2015年,深圳率先推出“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采取“个人账户划扣+企业团体投保+个人自愿缴费”模式,成为惠民保类产品的雏形。

低调运行3年后,平安于2018年起把深圳项目经验复制到江苏南京、广东广州等地。此后,广东珠海、海南等地先后跟进。自此,惠民保走出深圳,除了平安之外,中国人寿、泰康在线等公司主体开始参与其中。

整体来看,2019年我国有不足10个城市落地惠民保,合计覆盖不超过1000万人,总保费收入不足4亿元。

彼时,惠民保主要由一家保险公司承保,风险完全由独家公司自留,多数产品仅保障医保目录内的个人自付部分以及少数几种特药。

2.0共保体成熟期(2020年):单一主体承保向共保体模式进化,多方协同参与

进入2020年,新一轮惠民保画风悄然生变,不仅重点登陆一线城市,其政府推动力度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考虑到产品隐含的承保亏损风险,政府部门、保险公司、平台等主体在惠民保的承保招标过程中,倾向于选择由多家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共保体模式。

例如,潍坊惠民保,就由潍坊市医疗保障局、潍坊市银保监分局等七个部门引导,人保财险潍坊市分公司、中国人寿财险潍坊中支公司等10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共同承保,1家平台公司(腾讯微保)承建技术服务平台保障运营推广。通过三方紧密协作,最终实现参保人数超328万(参保人数规模山东省第一),参保率36.51%。

此外,在保障范围方面,惠民保开始聚焦在重大疾病的目录外保障,不区分既往症,带病体可保可赔。

在服务提升方面,惠民保从单纯事后报销向一站式理赔结算发展,第三方健康服务平台、互联网平台积极参与到惠民保业务中来,零星增值服务向多元化健康管理进化。

据业内统计,2020年,全国23省82地179个地市推出111款惠民保产品,超4000万人参保,保费过50亿元。

3.0开放平台模式期(2021年至今):监管立规规范惠民保,开放平台提质增效

进入2021年,惠民保燎原之势有增无减。上海沪惠保项目首年收官,参保人数达739万,创新2021年惠民保项目参保人数之最,7月,北京普惠健康保上线,与沪惠保一起掀起惠民保第三次浪潮。

值得注意的是,惠民保狂奔之余,保障方案缺乏必要数据基础,恶意压价竞争,夸大或虚假宣传等乱象也时有出现。今年6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对产品设计、运营等圈定九大监管重点,惠民保步入3.0时代。

这一阶段,惠民保运营模式进一步升级,开始由多家第三方平台共同提供运营推广服务。通常,一家平台担任主运营平台,负责运营及整体营销推广,多家互联网流量平台作为流量渠道共同参与推广,有多个官方投保入口。

最近12月刚上线的重庆渝快保,正是这种模式:安诚财险、人保财险等10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互联网平台腾讯微保负责推广运营,支付宝提供渠道支持,在多方流量平台加持下,重庆渝快保上线仅60小时,参保人数即破100万大关,开放平台模式优势初见端倪。

此外,大量涌现的惠民保升级版和新产品,基本形成包含医保目录内、外住院医疗费用,特定肿瘤、罕见病和危重症创新药品等费用,真正补充基本医保,健康服务从药品供应、线上问诊、慢病管理到上门护理等越来越多元化。

截至12月1日,全国27省114个地区239个地级市推出160款产品,9600万人参保,保费超过100亿元。

业内普遍预估,如果整体运行状况良好,惠民保未来有望覆盖5亿人口,以100元/人的年保费测算,对应500亿元的市场规模。

编辑

NO.2

惠民保棋至中盘,各方拉锯未来发展路径选择,是提供人民需要的保险?还是提供保险业现有的输出能力?如果把眼光仅仅局限在保险业,惠民保可持续发展注定受限

在一跃成为保险业顶流的同时,身在商保、心向社保的惠民保正迎来棋至中盘的关键节点。但蓝海未至,红海已来,惠民保竞争日趋严重。

首先,惠民保发展与各地政策支持相辅相成,进一步走向医保化或商保化成为两条不同路径的选择:

医保化:则成为医保衍生品,在“保本微利”的运营方式下,也或将进一步挤占商业健康险的发展空间。

商保化:则允许商业利润、商业推广行为,也意味着产品更趋于创新多元化,对商业医疗险的发展将发挥出一定的“鲢鱼效应”。

其次,2021年以来,很多城市的惠民保项目形成了头部聚集效应,犹如车险市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一般,几家大而强的头部公司占据了市场主要份额,市场创新活力大打折扣。

此外,进入3.0时代,第三方健康服务平台、互联网平台的大量涌入,多方角力重复造轮子的现象也频发,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以上力量拉锯,让用户在惠民保服务中体验仍存不足:

用户侧

①缺乏固定保单服务入口,导致用户难以记忆。惠民保项目尚无固定保单服务入口,这导致,投保前,相关产品的搜索结果存在模糊性,用户难以有效分辨;投保后则又面临,服务入口难找寻的问题。

②赔付数据缺乏展示,用户感知弱。由于整体理赔数据缺乏有效展示和通报,导致很多用户对低发生率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缺乏感知。

③综合服务供应不足。目前,各地惠民保尚缺乏提供集保前、保中、理赔的一站式全流程综合服务。

行业侧

从惠民保业务发展伊始,行业就充斥各种对其长期可持续性的质疑,企业赔穿、一地鸡毛等种种负面预期,始终是笼罩在各参与方头上的乌云:

①如何防止死亡螺旋?惠民保能否可持续性发展取决于政策支持、群众参与热情,以及参保率和基金筹措的可持续性,但同时,赔付率也是关键。赔付率过高,保险公司存在亏损风险;反之,赔付率过低,惠民保就会缺乏互助共济的作用。

②各地续保情况有别。目前,有多款地方性惠民保产品经历了一个或多个承保周期。从参保数据来看,各地续保率情况存在差异,一些产品的参保率有所提升,而另一些产品在同类竞品出现、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下,次年参保率低于首年。

③医保个人账户能否埋单。未来,医保个人账户能否为包括惠民保在内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埋单”,还有待于门诊共济和个账改革正式文件的出台。

整体而言,作为某家参与惠民保的保险公司,或者整个保险业来说,提供准公共服务产品的能力还有很大不足,惠民保的可见、可得、可理解、可进化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如果仅仅靠保险业能力提升,则有可能走向大一号的百万医疗保险。

NO.3

惠民保成长蜕变:腾讯开放政务支持能力搭建开放平台,让惠民保同生活缴费、社保公积金一样,成为政务服务居民生活的常规操作,借助平台力量创造共享价值,步入业务可持续的康庄大道

惠民保下一步,怎么破、如何立考验各方智慧,毕竟这是构筑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下的一场压力测试。

政府在释放信用背书推广能力的同时,也给保险机构和参与服务运营商带来空前的压力。各家险企和第三方服务平台第一次共同面对几大难题:

核保的全面放开与全量人群涌入;短期内大规模集中宣传、咨询与投保;天量理赔咨询和索赔且要做到对接医保下的精准理赔、最快理赔时效和最小投诉。

短期高压之下,仅凭一己之力终究无法降本增效,需要各方参与者在组织、运营、风控、技术、供应链等核心能力上分工协同。

通过对全国32个惠民保项目的运营实践,微保利用腾讯的非商业化开放平台及自身保险服务能力,让用户享受更为便捷的保险保障服务的同时,也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具体而言,腾讯关于惠民保的长期运营支持可以分为以下3个层面:

编辑

一是基础性设施建设的赋能。在提升用户续保参保方面,当用户通过微信搜一搜了解惠民保时,对于当地最主流的医保局指定产品,会有一个类似政府平台一样的专区,用户可以通过搜索行为直达个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在用户支付方面,腾讯携手上百家区域地方银行,可为投保用户提供银行立减金补贴通道。

此外,依托“腾讯健康”小程序,市民通过手机微信,即可享受到健康管理、就诊住院、保险保障等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

二是提供窗口期的触达能力、个账支付通道和固定保单服务入口。

其实可以设想,如果惠民保业务的入口,可以出现在微信城市服务或微信推广位,就能帮助每个项目最大化地触达用户。

在个账支付方面,以2020年8月上线的东莞市民保为例,东莞市民保有效地衔接了医保。在腾讯微保、腾讯医疗健康的战略合作下,打造了全国首个“补充医疗保险+医保电子凭证”的创新应用模式,实现了基于医保电子凭证打通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有效衔接,对于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战略级服务聚合。基于共享价值的思维,腾讯以合作共赢的思维开放平台合作,提供的服务包括微信钱包限时推广、支付通道费率返还,以及城市低收入群体保障计划。

以支付通道费率返还为例。目前,大部分惠民保项目保费支付有通道费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保险公司经营成本。通过服务聚合,开展扣款方式合作,将有助于帮助行业降低通道费用,让保障真正惠及于民。

以上这些运营及服务能力最终都将逐步整合到腾讯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开放平台,而作为腾讯官方的保险服务平台,微保也将充分依托该开放平台的能力,发挥科技优势,连接好各参与方,通过平台运营能力,统一把控服务品质、降本增效,稳固各地的民生口碑,真正做到多方共赢,实现惠民保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这也正符合腾讯to B发展产业互联网的角色定位——“行业的数字化助手”。

本着“长期主义”的心态,在科技向善基因的驱动下,微保持续致力于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保险服务,面向用户,微保也是帮助用户更好地获取保险服务的助手。

截至2021年12月,腾讯微保累计参与30个惠民保项目,包括1个省级、3个直辖市及26个地市级项目,覆盖超一级、一线、二线、三线城市。

从关注如何种一棵树,到现在关注如何寻找整个生态,期待开放平台能为惠民民发展培育出一片茂盛的树林。

< END >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