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信泰人寿谭宁,3年寿险关键时局,这家公司是如何转型突围的互联网+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21-08-11 11:02 /
“从高速度到高质量”无疑是对当下中国人身保险业发展阶段最形象的概括,经此一役,中国保险业将从粗放式发展的泥淖中彻底摆脱出来。 可以看到,在此次的行业性大转型中,一些公司,尤其是“船小好调头”的中小公司已经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在内卷之中杀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路径。这其中,

“从高速度到高质量”无疑是对当下中国人身保险业发展阶段最形象的概括,经此一役,中国保险业将从粗放式发展的泥淖中彻底摆脱出来。

可以看到,在此次的行业性大转型中,一些公司,尤其是“船小好调头”的中小公司已经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在内卷之中杀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路径。这其中,信泰人寿无疑就是一个典型——其从一家公司治理层面饱受诟病的问题险企,到新管理团队入驻,3年谋求转型,困扰公司多年的股权问题得以化解,公司发展也逐渐走上正轨。

近日,『慧保天下』一行走访信泰人寿,并与信泰人寿总裁谭宁展开对话,就行业发展形势以及信泰人寿转型发展经验进行了深度交流。

1

2018年“遵义会议”信泰再出发,3年保费增5倍跻身市场17位

近期,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相继发布,成为观察险企2021年上半年发展成色的一个重要契机。在整体的低迷中,信泰人寿成为为数不多的逆势高增长公司之一。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信泰人寿原保费收入达280亿元,远高于非上市人身险企同期整体水平;同时,实现整体盈利,净利润为0.82亿元;伴随业务的高速发展,其总资产也首度突破千亿大关,达1250亿元。

其实,纵观过去3年就会发现,信泰人寿连续3年实现逆势高增长。2018年至2020年,其原保费收入分别达73.9亿元、209.6亿元、454.5亿元,3年时间,保费规模增长超5倍,更重要的是,同步扭转了2007年成立以来长期亏损的窘境,连续3年实现盈利。

相对近几年寿险市场的低迷,信泰人寿的逆势增长令业界瞩目,2020年,其原保费规模已跻身市场第17位。

对于信泰人寿而言,取得这样的业绩实为不易,就在几年前,其还是一个长期为公司治理问题所困的所谓“问题险企”。资料显示,因股东纷争、股权腾挪等问题,信泰人寿相当长一段时间都陷入了增资方案通不过、偿付能力降为负数,业务基本停滞的状态。

2014—2016年间,在监管的调停下,信泰人寿才完成数次增资,业务得以重启,但由于业务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在2015年暂时实现盈利后,很快,在2016、2017年,信泰人寿再度陷入大幅亏损状态。

一直到2018年,信泰人寿才迎来又一次的转机。

彼时,信泰人寿通过内培外引,大力招徕人才,最终形成新的管理团队,而谭宁就是在那时以常务副总裁的身份加入其中。

当年9月,信泰人寿新一届董事会成立后,新的管理班子成员从各地汇聚三亚,连续三天召开第一次战略研讨会,共同研判市场形势,定调未来3年公司发展路线。

在谭宁看来,此次会议,堪称信泰人寿发展历程中的“遵义会议”,彻底解决了信泰人寿作为一家中小、民营、创业型保险公司的定位与发展方向问题,同时确立了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为信泰人寿业务转型、破局,从一家“问题公司”蜕变为一家增长快速、颇有特色的险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因此也成为信泰人寿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分水岭,由此开始,公司业务规模、制度建设开始步入健康良性发展轨道。

当然,对于信泰人寿而言,业务的突破还只是表面的业绩,3年间其最核心的改变还在于股权关系终于得以理顺。

其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了最新的股东列表,显示其在二季度获批引入了7家股东,天津大田供应链管理(持股19.9%,为第一大股东)、远洋资本(14.9%)、景成新能源投资(10%)、吉林九州能源集团(9.9%)、康恒信息科技(4.9%)、西藏财邦能源(4.9%)、山东浩信集团(4.9%)。其中,北京九盛资管持股比例仍位列第二,占比为19.8%。

与此同时,原第一大股东浙江永利实业集团(原持股比例47.12%)、第三大股东浙江华升物流(原持股比例14.9%)以及第四大股东利时集团(原持股7.38%)正式退出。

2

明确市场定位打出组合拳,信泰人寿强调产品客户价值优先,银保、经代全面破局

2018年,信泰人寿引入新的管理团队,开启全面转型之时,其实也正是我国人身险业深度转型的开始。彼时,寿险业发展陷入低迷阶段,在回归寿险本质倡导下,行业逐渐开启回归理性之旅,这为信泰人寿二次创业提供了最佳机会。

谭宁是国内最早获得北美准精算师资格的精算师,也是国内首批43名中国精算师之一。尽管如此,其工作经历却没有局限于精算本身。其先是在平安总部工作,先后从事精算、负债评估、产品开发、企划等工作;后被外派到分公司,分管过运营、协管过个险;2003年起,在平安人寿天津、江苏等机构担任过分公司一把手。后加盟阳光人寿,出任分管个险的副总裁。到信泰人寿之前,任职英大泰和人寿总经理。

在寿险行业从业近30年,丰富的工作经历,让谭宁从一个精算师成长为全面的综合管理型人才,也让其在思考公司发展战略时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

在谭宁看来,人身险公司的发展一定是战略先行,确定公司定位后,首要任务便是制定产品策略、渠道策略、机构策略、客户策略、科技策略等一系列策略,通过战略、策略的统筹协调,推动公司向着既定目标有序发展。

基于此,2018年信泰人寿新的管理团队对公司现状做了客观分析,并在发展战略上打出了组合拳,其鲜明的产品和渠道策略正是在这一阶段得以成型。

产品策略上,坚持客户价值优先导向,以构建自身特色。

近几年市场出现的很多爆款产品几乎都出自信泰人寿,包括增额终身寿险如意尊、重疾险超级玛丽系列、达尔文系列等,“强化客户价值”成为这些产品最鲜明的标签。

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定位,主要是因为在谭宁看来,产品和服务是险企连接客户的直接抓手,中小公司品牌知名度不及大公司,在产品设计上就一定要“以客户价值优先”为原则,然后再去平衡渠道与公司的关系。

渠道略上组合突破,银保由做强至做深、经代从做大到做稳、个险求精求变。

银保渠道,从做强到做深。2018年在回归保障本源的政策引导下,中短存续期产品销售受限,趸交业务、理财险业务呈现负增长态势,以往兵家必争的银保渠道普遍明显下滑。但就在行业普遍“看衰”银保渠道之时,2018年下半年,信泰人寿坚定了做强银保的思路。所谓做“强”,即强调趸交策略的灵活施用,也强调产品向长期年金、寿险、重疾险等价值型业务的过渡。

2020年开始,个险渠道分外承压,头部公司开始重新加码银保渠道,而在这一局中,提早布局的信泰人寿无疑抢得先机,得以在竞争激烈时更从容地“做深”银保。

目前,其已经与四大行、邮储银行以及主要的股份制银行等20多家银行达成合作协议,实现了从单点向多点的突破。与此同时,业务实现快速发展,2019、2020年其银邮渠道价值型业务新单期交原保费收入分别达到17.7亿元、37.65亿元,实现翻番,而2021年,仅上半年新单期交原保费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业绩。

经代渠道,由做大到做稳。在各个渠道布局中,信泰人寿对于中介渠道进行了更多的倾斜,早在2018年,其就坚定了“做大”经代的目标,仅当年一年就与300多家经代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经代渠道策略立竿见影,2018到2020年,信泰人寿经代渠道分别实现保费15.3亿元、84.7亿元、112.1亿元,迅速跻身经代渠道头把交椅。

随着公司转型进入新的阶段,信泰人寿也及时调整了经代渠道发展策略,“做大”改为“做稳”,一方面稳住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做好风险防范。在这一时期,信泰人寿通过自身评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优先选择市场上优质的经代公司开展业务,将合作公司缩减至100多家。

同时,信泰人寿开始加大线上化投入力度,与慧择、小雨伞、梧桐树、i云保等互联网平台展开深度合作。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更推动其加速公司自身的数字化建设与系统升级。这推动了信泰人寿“线上+线下”经营的融合,伴随着用户需求、消费习惯的变化,互联网渠道正有望成为信泰人寿“大经代”渠道的新的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力投入银保和经代渠道的同时,信泰人寿也没有放弃个险渠道,对于个险渠道的定位也经历了从做精到求变的过程——银保经代快速发展为个险发展奠定基础,个险得以坚持专业化和精英化路线,如今,随着整个个险市场迎来深度蝶变,信泰人寿又提出“求变”的思路,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市场形势,灵活调整个险策略。

3

监管强化公司治理,信泰人寿股权迷局得破解,这是一切“逆袭”的开始

回望2018年,对于中国人身险业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原保监会与原银监会合并成立全新的银保监会,全新的组织架构、人事安排以及“回归保障”的监管方向,成为推动行业开启转型大幕的关键推动要素。

与此同时,行业自身在经历多年高速发展后的深层次弊端也开始一一显现,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部分上市个险新业务价值罕见出现负增长——这其实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过去行业所依赖的“人海战术”“高举高打策略”已经不再适用,而背后更深层的根源则在于人口红利正逐渐消退。

种种因素叠加之下,行业开启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转型之旅,到2021年,这一态势更加明显,传统的营销手段统统失灵,新增人力近乎腰斩,新单保费也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

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之中,信泰人寿按照2018年战略会议的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了既定的发展目标。

分析其经验,既有谭宁领导的管理层对于市场环境的准确研判,对于公司发展战略、策略的精准把握。同样离不开公司股权、偿付能力方面问题的逐一解决,日趋完善的公司治理,给管理团队创造了良好的才能发挥空间。

此前长期困扰信泰人寿的股权纷争,随着新股东的加入而逐步解决。股权变更后,该公司解决了单一股东持股比例超过1/3的历史问题,最新的15家股东,股权结构比较分散,更有利于推进公司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之后,信泰人寿可以更好的运用市场化机制,从而带领公司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过去3年,信泰人寿在新的管理团队领导下,在公司治理方面制定了上百个规章制度,进一步厘清股东与董事会的权责,通过制度来规范公司运转、同时防范风险,这为公司业务发展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诚然,包括信泰人寿等在内的一批“问题公司”股权问题逐渐得到化解的背后,是近年来监管部门在不断的强化公司治理:2018年4月银保监会组建时,便高度重视公司治理,并成立了公司治理部;2019年以来,对于公司治理的监管不断强化,多位监管领导发表署名文章,提倡规范治理的重要性;2020年,银保监会则正式发布《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加强和完善公司治理监管、推动提升公司治理质效……

一系列的重磅发声,以及规章制度的出台,均指向一个目标,即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视为保险业发展的基石所在,而伴随着信泰人寿等一批公司渐渐走上正轨,行业“从高速度到高质量”的发展转型也终将走向深入。


< END >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