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营收6832.8亿元,较2019年同期6902.46亿元,同比下滑1%;净利润686.83亿元,同比下滑29.7%。
其中,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板块,规模保费收入3550.7亿元,同比下降4.0%;新业务价值为310.31亿元,同比下降24.4%;代理人规模也较年初下降1.9%,代理人渠道实现新业务价值277.05亿元,也同比下降23.5%;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率55.2%,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
新冠疫情是“罪魁祸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代理人线下展业受阻,高价值保障型业务受到一定影响,代理人队伍管理、培训、触客难度增加,产能有所下滑。
长期以来,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一直是行业标杆,但如今也开始显露疲态,2019年11月,平安正式启动寿险改革,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称要用2-3年时间打造新型人寿保险经营模式,将平安人寿打造成全球最领先的寿险公司。
截止目前,平安寿险改革已启动半年有余,银保、个险基本法等改革动作也接连落地,下一步又将落子何处,都牵动着市场神经。在8月28日举行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马明哲、中国平安联席CEO陈心颖、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陆敏纷纷就寿险改革发声,详述个中问题,以及未来的改革方向。
马明哲
我们自省、自查出四大改革方向,队伍、产品、管理和文化
从初心出发,以始为终。改革首先要明确问题出在哪里。对照“从客户需求出发”和“专业让生活更简单”的初心,我们自省、自查出四大改革方向。一是队伍,销售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基础管理和培训效果有待提升;二是产品,需要持续完善“产品+服务”体系,运用“产品+科技”充分赋能销售与运营;三是管理,需要提升长期规划的前瞻性和精耕细作的耐力;四是文化,务要铭记初心,永葆品质为上、勇攀高峰、危机意识及拥抱科技的文化。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平安寿险要建立真正长期可持续的健康增长平台,核心是贯彻“渠道+产品”的双轮驱动策略,打造数字寿险。寿险行业正在面临的一些问题,已为全行业所重视。传统保险企业和互联网保险玩家都在加大改革力度,或是逆势持续人海战术、拉动增长,或是坚持高产能路线、优化业绩,亦或是利用互联网和科技优势、创新模式。我们的思路是从产品、渠道、数据化经营三个方向,建立真正长期可持续的健康增长平台,为客户提供灵敏、便捷、可靠、贴心的金融服务。
从客户出发,改革产品。时代在变,我们面对的保险消费者已体现出巨大的差异,需求、喜好、特质及能力等都千差万别。为此,我们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升产品策略的前瞻性,打破“一款产品打天下”的传统寿险营销做法,发挥集团综合金融优势,构建“寿险+”产品体系,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我们正在围绕客户的生活场景营造生态概念,打造平安的产品“+医疗健康、养生养老、教育服务”等场景,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全方位、多场景的生活需求。
科技赋能代理人,打造三“高”队伍,改革渠道。销售管理方面,优化基础管理工作,构建代理人多产品运作能力,丰富销售技能;队伍管理方面,优化《平安人寿代理人基本法》组织发展路径,实现队伍分群管理,严明公司纪律与文化;培训管理方面,加大培训投入,升级培训模式,帮助一线代理人第一时间得到千人千面的高品质培训、产品和数字化营销的客户资源支持,强大的后台支撑和展业工具。短期聚焦“增员+增产”,把控增员入口、提升增员质量,强化销售技能、提升队伍产能;长期打造一支高产能、高收入、高质量的代理人队伍。
构建“数字寿险”,实施全面数据化经营。数据化经营方面,我们通过对经营预测预警、有效追踪、及时干预,构建先知、先觉、先行的“总部大脑”,提升整体经营的驾驭能力、预判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数据化管理方面,我们通过标准化、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经营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数据化营销方面,我们通过内容营销、社交营销、活动营销、服务营销等方式提升客户触达率,促进销售目标达成。此外,平安寿险要继续坚持价值经营,重塑平安精神,牢记“先做强、再求大”、“先质量、再规模”的核心经营理念,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健康的发展。
陈心颖
15个寿险改革项目将在2020年年内整体完成,2021年进行全面推广
回顾平安30年的发展历史,其实这是第二次进行寿险改革。第一次是在2004年,也经历2-3年的阵痛期,当时寿险人力规模从32万减少到20万,调整投连产品,主动退出银保渠道,奠定了未来十多年的高速发展。
而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消退,科技手段的发展,寿险市场也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大进大出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改革迫在眉睫。平安早已经在谋划进行改革,2019年才对外界有所展露。
整体看,此次寿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发展模式改革:从规模转到规模+质量。
营销体制改革:从人管人,转向数字化经营与管理。
产品策略改革:从只做保险保障,转向综合金融和寿险服务+,打造服务差异化的产品。
渠道改革:从传统渠道转向线上与线下融合,利用客户优势。
我们主动清退低产能、低质量代理人,严控代理人质量,从主动开拓客户到互动、促成、服务经营均实现数字化,有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提升改善。
从推进进度看,15个寿险改革项目将在2020年年内整体完成,2021年进行全面推广,改革成效也将有所体现。
陆敏
机构分类,三类基本法适用三类机构;代理人分层,新人重成长,绩优重激励,主管重管理
平安寿险改革共有15个项目,基本法改革正是其中之一,截至目前,平安寿险基本法改革已经完成且正在实施中。基本法改革的目的是更加注重长期激励性,支持整体寿险改革推进。
从内容看,此次基本法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机构分类、代理人分层以及加大未来的长期投入。
机构分类方面,根据具体情况差异较大及阶段性主要任务,将机构分为产能型、平衡型和人力型,分别以增加产能、产能人力相平衡、增加人力规模为主要任务。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之间机构差异较大,单一的基本法很难适应于所有的机构管理激励,所以以三类不同的基本法实现差异化管理。
代理人方面,根据不同代理人给予不同政策。针对新人,增加津贴和津贴补助时间,让新人有更多的学习成长,实现“有质量的增员”;针对绩优代理人,强化激励手段,促进以优增优;针对主管,要强化营业部的经营和管理,应按照三好营业部的不同要求,分类别进行激励。
加大未来长期投入,包括管理、关怀和待遇。管理方面,随着激励政策加强,长期指标分量占比加大,重视长期效应;针对临近退休的营业部管理人员,解决其养老金问题,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其子女可承接营业部的管理工作,合理进行传承安排;
整体来看,基本法的改革顺应整体寿险改革的思路——先做强再做大,先有质量再有规模,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