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保险1周年养成记,有看点的三个侧面互联网+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20-06-25 00:00 /
2019年的6月25日,大家保险集团注册成立,至今已经一整年时间。
2019年的6月25日,大家保险集团注册成立,至今已经一整年时间。

作为银保监会化解安邦保险集团业务风险的创新手段,大家保险集团从诞生伊始就自带创新基因,如今一年时间过去,公司治理结构逐渐理顺、集团层面子公司层面高管相继配齐、各类资产陆续处置,更重要的是,遗留的1.5万亿元中短存续期业务风险也得以波澜不惊的化解,可谓成效斐然。

如今,即将迎来全新的战略投资者的大家保险集团,正日益走上业务发展正轨,回望这一年历程,『慧保天下』作为行业深度观察者,提炼出三大看点:一个治理探索、一个初心坚守、一个模式创新。

治理探索

以公司治理结构求"意诚",就是实事求是,追求尊重民营历史与着眼未来空间的的平衡把握

公司治理结构是为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绩改进行监督、激励、控制和协调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它反映了决定公司发展方向和业绩的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一家公司能否行稳致远的根本所在。

稳健经营对于金融行业来说自然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正如马化腾所言:金融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比谁活得久。过去15年的保险业,其跌宕起伏历程,更能说明这一点。

但纵观国内保险业发展历程,公司治理却始终是一道难解的题。2001年入世前后,一波外资公司抢滩中国,同时期,18家民营中资公司相继获批,但时至今日,这18路诸侯大多数都已经被雨打风吹去,表现之一,就是绝大部分公司都出现了改名,乃至股权变动。安邦正是其中之一。究其原因,不规范的公司治理使其严重偏离了稳健经营轨道,甚至酿成金融风险。

在中国,保险公司最佳治理模式仍有待探索,而大家保险集团的设立及其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正是其中的一次尝试和探索。

对于接管后的安邦保险集团而言,由保险保障基金绝对主导,之前真实出资股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仍保持股东身份,三方按比例出资203.6亿元设立大家保险集团,既保证了原有真实股东的合法利益,也因为监管的背书,将风险处置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在了最小范围内,为后续战略投资者的加盟留下充足空间。监管同时承诺,将保证其民营企业性质。

成立之后的大家保险集团又依法受让安邦人寿、安邦养老和安邦资管股权,并设立大家财险,在做好存量保单兑付工作,全面履行保险合同义务的同时,切实保障保险消费者及各有关方面合法权益。

在公司治理逐渐理顺的同时,大家保险集团也追求管理层的稳定,不断吸纳优秀人才进入管理层。近期,安邦集团接管组组长何肖锋被推荐提名为大家保险集团董事长人选,银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孙先亮则被推荐提名为集团监事长人选。除了来自监管方面的人才,一批久经市场历练的行业精英也已相继加盟大家,“监管人才+市场化精英”,构成了大家保险经营管理的底色。

具体而言,集团层面,原太保寿险董事长徐敬惠出任大家保险集团总经理,原太保集团首席数字官杨晓灵任大家保险集团副总经理、原太保寿险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王莺任集团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外资保险精算师出身的邹辉成为大家集团总精算师、总裁助理。

大家人寿总经理由杨晓灵兼任;大家财险总经理则由原合众财险总经理施辉出任;资管公司由原民生加银总经理吴剑飞担任总裁;养老险公司则由原平安医疗健康副总经理贺宁毅掌舵。

自洽的公司治理结构、经验丰富的管理层保证了风险处置的顺利进行。截至2020年1月,接管前安邦保险集团销售的1.5万亿元中短存续期理财保险已全部兑付完毕,宣告银保监会对于安邦的接管切实保障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初心坚守

以回归保障主业求“正心”,坚决瘦身,不追求大而全,不贪,不惧,做优保险这个看家本领

过去多年,成立或明或暗的金控集团,一时成为潮流。从国务院特批的“3+1”金控(中信、光大、平安),到地方政府牵头成立的各种金控平台,各类大型持牌金融机构纷纷横向发展成的金融集团,各种大型国企主导的产融结合的金控平台,再到后来,民营资本也开始全面发力金控。

相对于单个金融企业,金融集团在资源协同方面自然有其优势,但与此同时,其也对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制度不甚健全的中国金融市场,因为治理结构不完善,很多金控平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为“藏污纳垢”之所。

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强化金控平台管控力度,《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等制度相继上路;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曾公开表态:“对于不法分子控制的金融集团等“恶性肿瘤”,毫不手软,及时实施‘外科手术’。”

大家作为一家保险集团,却没有打造综合金融集团的“野心”,其反其道而行之,立志做纯粹的保险集团,集中精力形成保险协同优势降低管理难度和资金传染风险。

可以看到,其已经先后出售证券(世纪证券)、金融租赁(邦银租赁)、银行(成都农商行、招商银行)、健康险(和谐健康)等多种类型非保险金融牌照,与此同时,其在海外市场布局的房地产资产、保险公司资产等,也相继被处置……全面缩短业务条线,更集中精力于保险主业。

大家保险集团逐渐剥离各类非主业资产,在应对流动性危机的同时,立志打造立足主业、专业突出的保险集团。

模式创新

以培育独特优势求“身修”,本事真不真还得在经营上看,以“一碗汤的距离”打造“城心养老”新范式

大家保险集团公司治理、管理团队初步落定之后,最大的看点转向业务本身。

保险业遍地保费的时代已经过去,全球低利率下,正倒逼国内寿险公司进入新一轮转型期,摆脱对于利差的过度依赖,转而更多向死差、费差要效益成为主流。在这种竞争格局之下,健康、养老等业务类型对于险企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大家保险集团也将目光锁定养老。不过,其创新的基因以及当下激烈的市场环境决定了,其不会重走老路,而是再度进行理念创新,打造差异化竞争策略。

其瞄准目前高端养老社区多位于人烟稀少的郊区,生活、人情往来不便这一短板,提出“城心养老”的新概念,即以轻资产模式,在城市核心区域布局“临近医疗、亲近子女、更近人间烟火”的高品质养老社区,满足真正有养老护理需求的准刚需、刚需老人。

在大家保险集团的构想中,新型的高品质养老社区应离家近、离医院近、离公园近,老人和熟悉的生活圈只有“一碗汤的距离”,既有独立的生活空间、高品质的照护服务,也方便子女和老朋友日常探望,延续有烟火气的城市生活。

此外,考虑到医疗服务是老人的高频刚需,大家保险还将“紧邻三甲医院”作为养老社区选址的首要考量,并以此为依托,打造集“社区医务室+互联网医院+就近三甲医院+海外高端医疗”为一体的分级诊疗“微体系”,为社区老人提供便捷的一站式医疗照护解决方案。

目前,位于北京南二环的友谊社区和东三环的朝阳社区已经正式运营,位于西二环的阜外社区将在2021年投入运营。

鉴于国内养老产业刚刚起步,高质量、专业化的养老护理服务仍是行业亟待补齐的短板。大家保险确立了“服务型养老”的发展方向,从护理、运营、医疗和信息化四个方面,着力打造养老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大家保险全资持有加拿大规模最大的连锁养老集团之一Retirement Concepts,已稳健运营32年,入住率接近95%,专业护理人员超过2700人,积累了丰富的服务和管理经验,拥有一整套国际领先水准、自有知识产权的养老运营标准化体系。目前,大家保险正通过全链条引进和本土化移植,打造对标国际、符合国情的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

从安邦,到大家,从安邦定国的宏图伟业,到“我为大家,大家为我”的平民烟火气,大家保险这次踏准了时代节奏;从投资公司,到保险公司,在保险这个专业领域,秉持善心公心匠心,深耕细作后超越领跑,成为行业大家。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每家企业和个人,都有一个这样日拱一卒、日益精进的成长历程。对于大家保险,所要做的正是不断探索更适合国人的保险产品,树立大家保险的可信赖品牌;对于每一位大家人,做好每一步探索,锐意进取,最后到达“止于至善”的境界。


< END >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