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线出险医护人均获保额600万元,后续赔付或与这些问题有互联网+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20-03-14 19:37 /
截至2月24日,保险业累计捐赠保额就已经达到了11.58万亿元

疫情爆发后,保险业积极捐款捐物捐赠保险,具体捐赠了多少呢?来自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保险业累计捐赠保额就已经达到了11.58万亿元;其中很多都指向了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根据保险业协会的最新统计,仅以湖北地区为例,一线抗疫医护人员人均累计被捐赠保额已经高达600万元。

然而在保险业积极捐赠的时候,也遭遇了一些质疑,质疑险企作秀,质疑牺牲医护人员是否真的能获得保障,甚至质疑保险公司捐赠保险流程是否合乎法律法规……今天,就以“八问八答”的形式答疑解惑。

多少保险公司捐赠保险?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媒体曾根据公开资料进行梳理,但比较权威的答案还来自于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

2月15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会上透露,已有74家保险公司向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及家属、疾控人员赠送意外险、定期寿险等多种保险保障,总保额约9万亿元。

另据,2月24日,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吉昱华的介绍,还有大量保险公司主动扩展保险责任,将新冠肺炎纳入意外险、疾病险保障范围,取消特定传染病的免责限制。在那时共有68家财产保险公司通过扩展产品责任等方式,开发600多款保险产品。70家人身保险公司在不增加保费的前提下,把1210款产品责任范围扩展到新冠肺炎,惠及到大量的保单持有人。

除保险外,保险业又捐赠了多少物资?

除捐赠保险、扩展责任、取消传染病免责限制外,保险公司还积极捐款捐物。根据保险业协会发布的《“抗击疫情,保险业在行动”3月11日简报》,截至3月10日,保险行业捐款、捐物总额达3.69亿元,各公司继续加大对各地一线抗疫工作的捐赠力度,集中增加了医用防护配套物资,主要包括酒精、消毒液、口罩、橡胶手套、洗手液等防护物资和火腿肠、方便面等应急食物。

有多少医护人员应获得赔偿?

疫情爆发,一线医护人员逆流而上,最为人们所牵挂,而大量公司也在此时选择向一线抗疫英雄们捐赠保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压力。

但汹涌而来的疫情还是令很多医护人员倒在了抗疫一线,据国家卫健委2月29日公布的数据,截止目前,全国共派4.2万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护士2.86万,占比68%。中疾控2月17日报告显示全国医护人员感染数超过3000多例,其中确诊病例1716名。

而另据媒体统计,截至目前,在抗击疫情中因为各种原因牺牲的医生数量已经达到32位。(详见文末表格)

此前,有媒体曾根据各保险公司向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捐赠保险保额情况统计,称人均累计保额已经超过千万元,甚至两千万元。

但根据保险业协会统计的较为权威的数据,截至3月10日,共有22家保险公司先后与湖北省各地卫健委、武汉市政府、武汉市慈善总会、武汉市红十字会等机构签署承保协议,统一为在湖北及武汉地区抗击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含外地援鄂人员)捐赠保险,保障责任涵盖因罹患新冠肺炎导致的身故、残疾、重疾、住院津贴等多项责任。累计计算,湖北一线医护人员因罹患新冠肺炎导致身故等风险可获得人均保障额度超过600万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保险公司捐赠的产品面向全国一定数量医护,宣称“确诊即赔付”;有一些保险公司只是定向某一个地区进行捐赠;也有些保险公司的捐赠只针对因为新冠肺炎引起的身故、残疾、重疾、住院津贴等……所以具体捐赠情况要看保险公司的具体条款,理论上并不是所有在抗疫期间牺牲的医护人员都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赠险赔付。

目前保险业累计赔付了多少钱?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月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的数据显示,当时财产保险公司与疫情相关的理赔是2460万元,其中给一线医护人员的理赔是657万元。人身保险公司共赔付与疫情相关的出险客户795人次,赔付金额5174万元,其中属于赠险项目下的赔付3320万元,占比64%。涉及一线医护人员的赔付338人次,总赔付金额3078万元。

到2月27日下午,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又表示,目前,保险机构为抗疫一线捐赠保险保额已经超过15.7万亿元,新冠肺炎疫情专项赔付目前已经超过7600万元。

另外根据保险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截至3月10日,保险行业抗疫专属理赔累计达12.2万件,累计赔付金额1.8亿元。其中,人身险公司新冠肺炎相关理赔累计赔付金额1.13亿元,财产险公司累计赔付金额0.67亿元。

赠险赔付过多,会否影响险企正常经营?

疫情爆发之后,保险公司纷纷捐赠保险、免费扩展保险责任等,彰显了保险业的社会责任,不过随着疫情的发酵,死亡人数的增多,不少业内人士也开始担忧:如果赠险过多,赔付过大,会不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

这样的担忧并不是全无道理,截至3月1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国内因新冠肺炎导致的累计死亡病例已经达到3176例。

而另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2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彼时全行业累计捐赠总计保额已经达到11.58万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2019年全国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26万亿元——捐赠保额已经等于全年保费收入的近3倍;2019年底,保险业总资产20.56万亿元——捐赠保额已经占到了保险业总资产的50%以上……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后续银保监会曾发文表示,要求保险公司在赠险同时强化风险管控。

如何确保被捐助对象获得相应赔付?

保险公司大量捐赠保险之后,也有业外人士质疑,被捐助人在出险后是不是真的能获得赔付。他们一个很大的疑惑在于,一般投保保险都需要被保险人的相关信息,然而向一线抗疫医护捐助保险的保险公司很难获得数万医护人员的详细资料。

其实从上面的回答中可以看到答案,不少保险公司是直接通过湖北、武汉等地的慈善机构签订协议的方式间接向当地一线医护捐赠保险,这些机构更了解当地情况,而这种操作方式也是符合有关规章的。

根据2015年原中国保监会出台的《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赠送保险有关行为的通知》:

赠送保险是指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免除投保人支付保险费的义务,或者代替投保人履行支付保险费的义务。人身保险公司可以以促销或者公益事业为目的赠送人身保险,但不得赠送财产保险。

而2015年,原中国保监会下发的《关于促进团体保险健康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法人、非法人组织以及其他不以购买保险为目的而组成的团体可以作为特定团体,为特定团体成员投保,由保险公司以一份保险合同提供保险保障。该通知使慈善组织作为受益人(捐赠对象)的投保人为其投保成为可能。

捐赠保险的保费谁来付?

人们对于保险公司捐赠保险的另一个疑问在于,保障都是有成本的,捐赠保险的成本该由谁来承担?保险公司在捐赠保险的流程方面会否存在不合规之处?

其实,根据《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赠送保险有关行为的通知》:

人身保险公司赠送的人身保险产品仅限于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且保险期间不能超过1年。对每人每次赠送保险的纯风险保费不能超过100元,以公益事业为目的的赠送保险不受此金额限制。

依此《通知》,作为慈善捐赠主体的各保险公司捐赠的保险被限制在人身保险中的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但对第三方通过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购买保险人的商业保险进行捐赠的,捐赠的保险类型没有限制。

据悉,在疫情期间,保险公司捐赠保障主要有二种方式:一是第三方通过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购买保险人的商业保险进行捐赠二是保险公司(或股东)购买自家保险对外进行捐赠。无论哪种方式,慈善捐赠保险的捐赠人,其实质都是捐赠人通过替受益人(捐赠对象,被保险人)缴纳一定价值的保费来完成捐赠行为的。换言之,捐赠的实质是代替被保险人缴纳保险费

行业人士透露,疫情期间,大部分保险公司赠险的实际保费为2~5元/人。有保险公司通过募集的捐款为保费,为该省的援鄂医护人员投保医疗险;也有公司从其慈善基金中支出一部分费用作为保费,为在武汉的所有医护人员投保医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规定,人身保险公司赠送人身保险对应的保费,根据会计准则不应确认为保费收入,但应按照监管规定计提责任准备金,同时将赔款计入赔付成本

反思:应对突发公众卫生事件,除了捐赠保险,保险业还能做点什么?

有人说,传染病之于人身险业是巨灾,属于不可保风险;有人说,既然有国家财政兜底,似乎保险业在疫情中发挥的空间有限……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保险除了积极捐赠保险、捐赠物资,做好相应服务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其实,近期各险企积极参与各地“复工防疫险”的举措已经给出了答案,疫情的突然爆发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人们来说,解决了医疗费用的问题并不意味着解决了所有问题,保险业只要积极调动主观能动性,依然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例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过程中,保险业可以更多地将工作重点聚焦在“事后阶段”,即解决社会、经济、企业和家庭的补偿、稳定和持续问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问题,例如针对企业营业中断可能造成的风险,可以发展中断保险(利润损失保险)、取消保险等,针对家庭则可推广“生活方式保护保险”等。(详见《王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险业还能做什么》)

在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中,保险业应该也必须发挥更大作用。

全民抗疫至今,已经有32位医护人员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疫情爆发之下,他们逆流而上,坚守抗疫一线,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和专业能力构筑起最坚实的堡垒,他们的名字和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 END >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