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家险企遭点名,中小公司健康险成“重灾区”互联网+
1月10日,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对近期人身保险产品监管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此次通报中,19家人身险公司产品被点名,主要问题集中在产品设计、产品条款表述、产品费率厘定以及备案材料报送或填写不规范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通报》被点名批评的具体产品中,除一款为意外险之外,其余均为健康险,涉及疾病险、医疗险以及护理险等常见健康险产品类型。大火的健康保险显然已经引起监管的高度重视。
此外,《通报》还明确规定,各人身保险公司不得利用通报内容进行行业诋毁,不得将通报内容作为营销炒作、不正当竞争工具。违反相关规定产生不良影响的,银保监会将严肃追究相关公司和信息传播人员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人身险部第四次对人身险产品存在问题进行通报,前三次分别为2019年1月、5月和9月(详见《26公司被点名!银保监会通报人身险产品备案4项13类问题,此前多险企因产品被罚》)。
19家险企遭点名批评
在本次通报中,19家人身险企被银保监会人身险部点名批评,从公司体量来看,以中小型险企居多,具体包括英大泰和、和谐健康、瑞泰人寿、瑞华健康、中德安联、国华人寿、信美相互、招商仁和、华夏人寿、人保健康、招商信诺、中美联泰大都会、中意人寿、复星联合健康、德华安顾、太平洋人寿、平安健康、太平养老、海保人寿等。
而这些险企被通报的问题仍集中于四类,包括产品设计问题、产品条款表述问题、产品费率厘定问题以及备案材料报送或填写不规范问题等。
其中,产品设计问题,主要包括产品责任设计与产品定义不符、产品保障功能弱化。
产品条款表述问题,主要包括款表述与法律规定不符、条款表述不清晰、条款表述易引发纠纷三类。
产品费率厘定问题,则包括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有费率调整表述。
其他问题则包括备案材料报送不规范、备案材料信息填写不规范两类。
健康险成通报重点,除一款意外险外,其余均为健康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通报的保险公司产品中,除一款意外险之外,其余均为健康保险,涉及疾病险、医疗险、护理险等各类健康险种,显示健康保险正成为监管重点。
《通报》还在“需关注的问题”强调,《健康保险管理办法》(银保监会令2019年第3号)实施后,对健康保险业务提出新的要求,各公司须关注如下问题:
一是长期健康保险产品犹豫期不得少于15天。
二是含有保险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产品,应当在产品精算报告中说明保证续保的定价处理方法和责任准备金计算办法。
三是保险公司销售健康保险产品,不得强制搭配其他产品销售。部分公司在条款中约定消费者不得单独解除附加险,或者约定该产品保险金给付以其他产品保险金是否给付为前提条件,涉嫌侵害消费者利益。
四是产品备案材料中的总精算师声明书和法律责任人声明书等材料中,关于原保监会的相关表述应按机构改革后最新名称进行调整。
监管严禁利用《通报》进行行业诋毁
除此之外,《通报》还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对产品开发的规范管理,严格对照历次通报内容进行自查,加强对产品条款制定、费率厘定等工作审核把关,确保产品依法合规。各公司要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不得设置不合理的免责条款缩小保险责任范围,不得设置不合理的约定限制消费者合法权利,不得设置不合理的条款表述为误导销售提供便利。
《通报》同时明确,各人身保险公司不得利用通报内容进行行业诋毁,不得将通报内容作为营销炒作、不正当竞争工具。违反相关规定产生不良影响的,银保监会将严肃追究相关公司和信息传播人员责任。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