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保险图鉴:北京摇号制约车险,上海人不爱买寿险互联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成就了一方水土下的保险业,性格、人情、地域、经济,迥异的因素,描绘了地区间不一样的保险发展历程。
北京和上海,国内两个超大型城市,帝都的贵气PK魔都的洋气,在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中也体现了不同的特点,也蕴含着新的趋势和方向。
上海财险公司覆盖率较高,北京寿险公司覆盖率较高
京沪是保险公司必争之地,各公司提出的中心城市保卫战、反击战等种种中,京沪的地位相当重要。从公司分布来看,两地的公司覆盖率在65%以上,也就是六成以上的公司在京沪设有分支机构。
上海的财产险公司覆盖率较高,北京的人身险公司覆盖率较高。是这一分布特征导致了两地市场发展的差异,还是公司顺应了两地的发展特征,选择性的开设了分支机构,类似于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到底是哪些公司没有在北京开设分支机构?一类是区域性农业保险公司,京沪两地完全没有业务吸引力,如阳光农业、国元农业、安信农业等;另一类是后续成立的一些区域性保险公司,如鼎和财险、中煤财险、众诚财险、诚泰财险等公司,有减少机构铺设成本的考虑,有公司战略布局的全盘考虑,当然也有避开红海竞争的考虑。
财产险10年复合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增速超北京
于财险业务而言,业务发展与经济发展高度契合。消费升级的浪潮下,车险业务快速发展;农险财政补贴的实施推动了政策型农业保险的发展;社会管理和治理需求推升了责任险发展,险种板块间有轮动有协同。
全国财险业务1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7%,但北京地区仅为12.8%,上海地区为15.5%,两个地区的发展速度均低于平均数。
北京大体就是一个猛子扎下去,认准的路就是坚持到底,亦如北京的摇号政策。受此影响,财险业务增速从2010年的29%开始下降,这之后,有反复,有挣扎,皆未果。2018年北京财产险业务增速已降至5.8%,尚不及十年前的零头。
上海财险业务增速呈阶梯状,2010-2011年增速维持在24%,2012-2015年维持在11-12%,2015年则断崖式下降至6.4%,此后奋起,2018年增速回升至20.6%。
业务增速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京沪两地财险的市场份额节节败退。北京财险市场份额由5.6%下降至3.9%,下降1.7个百分点。上海的财产险市场份额由5.6%下降到5.0%,下降0.6个百分点。
京沪的萎靡,有多重原因。首先,汽车的限购限售直接影响了区域新车销量,冲击了第一大险种车险的规模,北京在2011年,也就是摇号政策元年,财险业务增速就遭遇断崖式下跌,从上年的29%跌落至9.8%。
其次,京沪的城市属性明显,导致政策型农业保险方面难有突破。诸多不利因素下,治理类保险的大发展也许是京沪财险市场的下一个机会,从上海近两年的发展也可以看出些许端倪。
非车险对于京沪财险业或是大机会
考虑到限购政策的持续性和区域竞争的充分性,京沪两地车险业务的总体机会比较有限,但是经营非车险却有天然的优势。
2018年,各区域车险业务占比低于60%的有5个地区,分别是西藏、上海、新疆、深圳和北京,其中上海的占比位列倒数第二位,不到43%。
其中,北京和上海的非车险业务发展却可圈可点,其中,上海财产险和责任险的占比在15%上下,北京地区的财产险业务占比也已经突破15%。在非车险大发展的趋势下,京沪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非车险业务的发展一靠政府、二靠大企业。经济发达地区,政府财力更雄厚,同时对保险的认知也相对更深入,更易于在社会治理中运用保险手段,这无疑都是非车险的机会所在。
可以看到,近几年,上海政府大力发展责任保险,首台套、IDI、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各方面都看到了政府与保险业的合作,而这也正是推动上海财险业务快速反弹、份额翘尾的主要因素所在。
从企业角度而言,总对总的合作力度基本锚定了一个公司非车险业务的发展空间,这也直接考验着保险公司高管的人脉和能力。在这方面,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8年,总部在北京的世界500强企业多达53家, “中”字头的企业总部更是几乎都在北京,大型招标项目众多。
人身险市场份额也持续下滑,北京增速高于上海
近年来,人身险行业经历了分红险大发展、理财险井喷、中短存续期爆发等阶段,纷纷扰扰中,向保障本源回归。
京沪两地在人身险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表现,但整体来看,二者人身险业务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也是处于不断萎缩的过程中。
人身险业务1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3.6%,北京地区为11.5%,上海地区仅为6.0%。
与财险业务的境况基本相同,京沪两地市场份额快速萎缩,北京的人身份额由6.1%下降至5.1%,下降1个百分点;上海的人身险市场份额则由6.3%下降到3.1%,下降3.2个百分点,份额遭遇腰斩。
虽然大趋势是在份额持续下降的通道中,但是其中也有波折。京沪两地在2014—2016年均取得了15%以上的增速,尤其是2016年,北京人身险业务增速38.7%,上海的增速为51.3%,超远全国平均水平。
而这个阶段正是中短存续期的狂欢,市场上出现了大量高现价、高回报的理财型保险产品,直至134号文件出台后,重拳整治之下,行业方才回归保障,京沪两地的原保险保费增速也跌落冰点。2018年两地人身险业务增速皆为两位数负增长。看来京沪两地消费者对于理财型产品看来还是有着一定需求的。
上海人为啥不爱买寿险?
上海人身险业务市场份额腰斩已经充分体现了上海人民对寿险的冷漠和忽视,再来看看保险深度。2018年,保险深度居前的五个地区全部为北方地区,这能否证明北方人更喜欢投保人身险?
2008年,全国保险深度为3.1%,其中人身险保险深度为2.3%;十年后的2018年,全国保险深度为4.2%,其中人身险保险深度为2.9%。
如果从财险业务和人身险业务整体体量比在1:2左右的比例来看,这十年间人身险业务的挖掘力度是不及财险的,对整体深度提升的贡献度偏低。
上海的数据颇有看点,2008年的保险深度与2018年基本一致,都是4.3%,说明其保费的增长基本保持与GDP同步。
细分来看,其财险业务的深度由十年前的1.0%提升至目前的1.8%,而人身险业务保险深度则由十年前的3.3%下降至2.5%,跑输“大盘”。十年间,财险业者的辛苦努力被人身险业务的溃退完全抵消。
上海人为啥不稀罕人身险?猜测大概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是风险可自留,需求不强。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比较发达,个人财富积累丰厚,对疾病这种风险完全可以自留,他们更多的关注遗产传承和理财需求。
二是保险产品收益低,看不上。上海地区是全国金融中心,金融理财产品丰富,尤其是一波P2P拉高了群众对投资收益的预期,保险产品普遍5%以下的预定收益率,可能无法满足一些消费者的预期。
整体来看,虽然在中国保险业的蓬勃发展中,北京和上海的先发优势渐渐消失,保险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但两地无疑仍旧代表着中国保险业先进生产力的最高水平,是行业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田,也预示着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几乎可以断言,很多的保险业创新都将在首先在北京和上海发端,因为:
这里有最专业的总部大脑。保险总公司大多集中于京沪,依靠分支机构单兵作战的时代已近终结,决胜未来的是总部大脑,让专业的人专注的做专业的事儿,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
这里有勇于创新的保险科技企业。科技澎湃的动力是提升效能的捷径。每一个细分的领域、每一个拆解后的细节流程,都有对应的科技力量支撑和工具模块匹配;
这里有积极进取的优秀年轻人。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NEW BOY继往开来,无论他是部委大楼里的小李还是写字楼格子间里的Linda,重仓年轻人才是制胜法宝。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