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黄洪谈低利率对寿险业的挑战:扛过去了才能是传奇,倒下来的都只是传说人物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18-12-14 14:51 /
在过去的几年,得益于市场利率走低以及投资渠道的拓宽、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红利,保险业“扬眉吐气”,依靠较高的预定利率以及结算利率等,重新驶入高速发展阶段,总资产迅速做大,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多的亮点之一。但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增速的下滑、低利率环境的持续以及资产
在过去的几年,得益于市场利率走低以及投资渠道的拓宽、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红利,保险业“扬眉吐气”,依靠较高的预定利率以及结算利率等,重新驶入高速发展阶段,总资产迅速做大,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多的亮点之一。但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增速的下滑、低利率环境的持续以及资产荒现象的加剧,这对于人身险业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今年上半年,险企投资收益大幅下滑,净利润相较去年同期几近腰斩……尚未经历完整经济周期的中国人身险业该如何穿越经济周期?
 

保监会副主席黄洪


10月13日,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寿险业十月前海峰会”在深圳召开,会议主题为“复杂利率环境的挑战与应对”。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这次低利率环境的冲击,对人身保险业是一次严峻考验。对一些公司来说甚至可能是生死考验。扛过去了才能是传奇,倒下来的都只是传说。

依赖利差的定价机制、资产驱动负债的商业模式、激进投资的应用方式等面临冲击

『慧保天下』曾刊文《低利率猛于虎,保险业将何去何从? ——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以及英国保险市场研究》,通过深入研究美国、日本、中国台湾、英国四个国家和地区保险市场发展与宏观经济、市场利率和人口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经济增长和人口红利是推动保险发展的根本,而利率和资本市场波动不过是经济增长的衍生现象,但低利率、零利率和负利率对保险业的杀伤力很大。
 
在“2016中国寿险业十月前海峰会”上,保监会副主席黄洪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指出,与四时变化一样,人身保险业也有生、长、收、藏等运行周期,而影响这一运行周期的因素中,利率的影响是极为关键的,特别是低利率的影响更大。他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全球经济下行周期、人口红利快速消失三大因素下,利率将阶段性处于低位。低利率将对人身保险业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和重大的挑战。
 
低利率对于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高速发展中所掩盖的一些问题,在此时逐渐凸显;险企曾经赖以取得快速发展的方式也有可能不再适用。对此,黄洪总结,目前,人身险业正面临五方面的冲击:
 
一是对过于依赖利差的定价机制产生冲击。一般而言,险企获得利润的来源有三种:死差、利差和费差,但近些年来,一些新兴险企在产品设计上过分倚重利差,造成利润来源单一,黄洪透露,目前,我国人身保险业利润来源中,利差占比超过了百分之百。这使险企在面对利率环境变化时受到挑战。

二是对资产驱动负债的商业模式产生冲击。随着险企投资渠道的拓宽,险资投资收益率水平一度水涨船高,一些险企创造出了所谓“资产驱动负债”的发展模式,用高收益率的产品吸引客户的同时,这种模式也加大了保险公司的现金流风险,尤其是在险资投资收益率下滑的时候。

三是对放大资本杠杆的扩张路径产生冲击。一些险企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在投资中放大了杠杆,为支撑快速膨胀的业务规模,甚至用保费进行循环虚假增资,或者通过抵押贷款增资,成倍地放大了自有资金杠杆。对于这一点,黄洪指出,正如权威人士所言:树不能长在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随着实体经济压力增大,高杠杆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如果有的人身保险公司在低利率时期还不及时降低杠杆,就是刀尖上舔血。

四是对激进投资的应用方式产生冲击。资产荒以及低利率的共同影响下,给险企的投资管理带来的巨大的挑战,一些险企热衷的激进的投资方式,将面临巨大压力。

五是对传统思维定式的风险管理体系产生冲击。对此,黄洪指出,在经济高速发展、市场利率维持较高水平红利的时期,风险管理显得不那么重要。我国的人身保险公司尚未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缺乏在中长期地利率环境下管理风险的经验。在低利率时期,传统的风险管理理念、方式可能未必继续适用。

更重要的是,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风险管理的难度也在逐步加大。“当前,保险业的资产规模已经是1999年的53倍,低利率风险处理不慎,形成的隐患更大、解决问题也将更复杂。”黄洪表示,低利率环境的冲击对人身保险业将是一次严峻考验。他希望人身保险业能够认清形势,顺应变化,主动应对,为穿越经济周期,提前布局。

从商业模式、产品结构、资产负债匹配等入手应对低利率市场环境
 
权威人士曾在《人民日报》刊文称在一定时期内,中国经济将保持“L型”的走势,这意味着低利率的情况仍将延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低利率仍将持续困扰人身险业。
 
穷则思变,以“老七家”为代表的传统大中型险企早已开始了转型之路;而自今年开始,在保监会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的情况下,很多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也不得不踏上了转型之路。
 
黄洪为险企指出了可以践行的四条路径:一是要拓宽发展领域,创新商业模式。各人身保险公司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着眼于经济社会变化所孕育的新机遇,积极拓展新领域,提升传统领域开发水平,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创新商业模式,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
 
二是调整产品结构,改革保险供给。要始终坚持“保险姓保”,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质量和供给能力。要优化产品供给,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延伸和丰富以生老病死残相关的周边服务。要结合现代医学和大数据的发展,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主动应用互联网思维,向回归保险互助本源提供服务,增加附加值,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关于保险业供给侧改革的阐述,详见《保监会副主席黄洪:保险业应顺应财富管理的发展趋势,否则会被边缘化,但不能舍本逐末》)
 
三是优化资产负债匹配,降低风险隐患。各人身保险公司要加强资产端和负债端的沟通协调,主动对资产负债进行匹配管理,促进资产端和负债端的良性互动和动态平衡。实现投保人的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各公司不仅要确保资产端的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而且要从负债端入手,切实降低负债端成本,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
 
四是加强经营管理,实现降本增效。人身保险公司通过削减成本,即使面对投资收益下滑和准备金提升,也可以确保公司获得利润,提升抵御复杂经济环境的抵抗力。各公司可以通过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降低经营管理成本。
 
“新国十条”开启了保险业新时代,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描绘了保险业发展的图景。“十三五”时期,中国保险业依然处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市场对“保费低、保障高、收益稳、服务好”的保险产品的需求旺盛。在人口老龄化加剧、抚养比不断上升的形势下,人身保险业在开发商业健康和养老保险产品、投资健康和养老产业、拓展企业年金市场、参与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基金市场化、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发展空间巨大。
 
黄洪强调,我国人身保险业在主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可以大有作为。“虽然低利率会给人身保险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但我国人身保险业仍然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人身保险业对低利率要充分认识、系统谋划、及早应对。”

黄洪指出,虽然近几年来,人身保险业逆市增长,一些公司甚至做得风生水起,但只有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这次低利率环境的冲击,对人身保险业是一次严峻考验。对一些公司来说甚至可能是生死考验。扛过去了才能是传奇,倒下来的都只是传说。希望人身保险业能够认清形势,顺应变化,主动应对,为穿越经济周期,提前布局。

End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