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安盛上线新保险合同准则系统,具有完全自研自建等七大特色公司动态
近期,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国内银行系保险企业中,首家成功上线了自研自建的新保险合同准则系统,这标志着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用、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迈出关键步伐。据悉,该套系统在月结时间、自动流程、数据管控、报告准确性和合理性等方面表现优异,能够有效提升信息报送质量,满足行业高标准要求。在此过程中,工银安盛人寿新准则的实施经验还曾收到国家财政部会计司的感谢信,充分肯定了工银安盛人寿在配合财政部统筹会计准则制度建设与实施工作中所作出的贡献。
财政部修订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旨在提升保险行业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可比性和准确性,在保险服务收入确认、保险合同负债计量、信息披露等方面作了较大修改,对整个保险业而言是一次“大变革”。
工银安盛人寿对此表示,公司坚持党建引领,第一时间成立了党员突击队,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利用完整的人才储备、完善的数据系统等自身优势,确立了“国际标准”、“行业标杆”和“社会价值”的定位,深入理解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合理借鉴国际主流实施方案,积极探索适合中国保险企业新准则实施的路线。成功上线的新保险合同准则系统具备以下七大特点:
完全自研自建:
依靠工银安盛自身科技优势,全套新准则管理平台自主研发,在梳理和优化流程的基础之上,强化科技赋能,提高数据管控能力。在满足新准则业务功能外,同时兼具系统稳健、灵活扩展、信息安全等系统功能,以信创为技术标准,通过自研自建确保了系统的稳健和自主可控。
运营流程化:
系统搭建是一时之力,系统运营则是长期之需。通过业务流程梳理和数据流转设计,实现运营流程化,尤其是日结、月结的流程化和可视化设计提高了执行过程的透明度和数据的可追溯性,便于系统的长期运营管理。
分摊图示化:
分摊模块的图示化设计使得复杂的财务分摊过程变得直观透明,充分体现科技赋能,大大提升操作效率。
逻辑配置化:
逻辑配置化设计提供了灵活的调整和适配机制,可以根据准则要求和业务需求快速更新并应用配置逻辑,确保运营的高效性和适应性。
业财一体化:
业财一体化管理,确保了财务与业务的紧密融合,为经营、监管等提供了更为精准的财务支持和决策依据。
多准则对账:
新准则管理平台支持多准则对账,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与会计科目进行精准对账,实现了跨准则的数据可比性,提升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机构报表方案:
通过机构报表方案,有效减少了报表分摊,精准溯源业务实况,提高内部管理能力,确保监管合规性和报送数据的准确度。
这些创新性的架构设计和功能实现是人才储备、业务理解、流程优化和科技优势的融合结晶,是数字转型、科技赋能的实例体现,是信息安全、系统自主的具体突破。
工银安盛首席财务官张涛指出:“新准则是保险业财务报告体系的重大更新,行业影响深远,我们利用这个契机,从‘要求做’到‘主动做’,超越‘达标要求’,实现‘行业标杆’的目标定位,以创新为动力,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化系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行业新准则实施做出贡献!”
未来,工银安盛人寿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通过纵深开展“双七战略”,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努力探索打造工银安盛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为该项目提供支持的毕马威团队负责人、首席数据官、主管合伙人姚远先生表示:“工银安盛结合自身人才和科技的优势,立足国内行业特点,汲取国际实施经验,开拓出一条科技创新之路,促进提升了保险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其成果在行业内具有显著的示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