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祥、谢永林、陈心颖!平安增设三大联席CEO,马明哲在做退休安排?NO公司动态
12月14日,周五晚上,中国平安公告释放重磅信息,宣布将对集团组织架构进行重大调整,在现行“执行官负责制”基础上,增设三个联席首席执行官岗位,由三大业务线:个人、公司、科技负责人李源祥、谢永林、陈心颖担任,分别统筹管理个人、公司、科技业务。在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的领导下,三位联席首席执行官分别对三大业务主线实施统一领导、专业分工。
不少业内人士将此解读为这是中国平安董事长兼CEO马明哲在为退休做准备,但也有业内人士人指出,此次人事架构调整应该更多还是出于推动公司更好发展的考量,马明哲的核心领导地位并没有任何改变。
增设三大联席CEO
2018 年 12 月 14 日,中国平安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在深圳市召开,会议由董事长兼CEO马明哲主持,会上逐项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公司执行委员会决策机制和组织体系的议案》(以下简称“《议案》”)。
根据该《议案》,中国平安在执行委员会现行“执行官负责制”基础上,增设三个联席首席执行官岗位,由李源祥(中国平安执行董事、副首席执行官)、谢永林(中国平安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陈心颖(中国平安副首席执行官)担任。其中,李源祥先生分管个人客户综合金融业务、谢永林分管公司客户综合金融业务、陈心颖分管科技业务。在马明哲的领导下,三位联席首席执行官分别对三大业务主线实施统一领导、专业分工。
中国平安公告称“这是借鉴全球公司治理最佳实践”的结果,指出随着“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的持续推进,为进一步深化 “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经营模式,公司以客户服务为导向,逐步形成了“个人业务+公司业务+科技业务”三大事业群及架构。且在过去的三年中,“个人、公司、科技”三大业务群在李源祥、谢永林、陈心颖的统筹领导下取得了良好发展。
中国平安在公告中表示,在执行委员会现行“执行官负责制”基础上设立联席首席执行官集体决策机制,使之成为本公司一项重要的制度化组织体系,将有助于深入贯彻、持续践行“集体决策、分工负责、矩阵式管理”的经营决策机制,更高效地整合内部资源、提升协同效率、强化风险管控,健全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体系。
三人背景大不相同
资料显示,李源祥、谢永林、陈心颖三人背景、经历大不相同。

李源祥
李源祥,出身于外资险企,已经执掌中国平安保险业务多年。其于2004年加入中国平安,至2005年3月任平安寿险董事长特别助理,2005年3月至2010年1月任平安寿险总经理,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任平安寿险董事长,2013年6月起出任中国平安执行董事,并自2011年1月起出任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至今。在加入平安之前,李源祥曾先后任职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英国保诚集团、信诚人寿等。

谢永林
谢永林,系中国平安从基层逐步成长起来的高管,近年来升迁较快。其早在1994年就加入了中国平安,从基层业务员做起,先后担任平安产险支公司副总经理、平安寿险分公司总经理、平安寿险市场营销部总经理等职务。2006年3月至2013年11月先后出任平安银行运营总监、人力资源总监、副行长等职务;并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先后担任平安证券董事长特别助理、总经理兼CEO;2016年12月起出任平安银行董事长至今。

陈心颖
陈心颖,出身于麦肯锡,是中国平安近年来引进的最知名“外脑”之一。其出生于新加坡,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以及电气工程、经济学双学士学位,2013年1月加盟平安,做了5年平安科技的董事长,现任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任互联网业务的首席运营官(COO)和首席信息执行官(CIO)。在加盟平安之前,陈心颖曾是麦肯锡公司合伙人(全球董事),专长于金融服务,在麦肯锡工作的12年间,曾与美国和亚洲10个国家的领先金融服务机构合作,主要专注于战略、组织、运营和信息技术领域。
总经理任汇川职责不变
众所周知,中国平安总经理系任汇川,其生于1969年,1992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同年即加入平安,是中国平安迄今最年轻的本土高层管理人员。
他最初在中国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业务部工作,因成绩优异,快速获得提拔,2007年4月出任平安产险董事长兼CEO,2010年6月开始兼任中国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并短暂任职首席保险业务官,2011年3月,时年42岁的他已经出任中国平安总经理,并自2015年11月起代为履行平安信托董事长职责。
年纪轻轻就已经出任集团总经理,任汇川一直被外界视为马明哲最有力的潜在接班人,因而此次设置三大联席CEO之后,会对任汇川产生哪些影响备受舆论关注。
在中国平安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的一篇题为《孙建一、任汇川为您解答联席CEO机制》的文章中,问题之一就是“任总,您是平安的总经理,您和集团联席CEO之间的角色关系是什么?”
文章显示,任汇川对此的回答是:
我作为集团总经理,原来所负责的工作和职责均不变,在马总领导下,继续与各执行官,按照“执行官+矩阵”集体决策机制,紧密协作。本次三位联席CEO的任命,集团各业务条线执行官目前的分管分工更加清晰,各执行官分管的专业公司或专业职能更加明确。
在董事长的领导下,具体我负责和分管大资管条线,负责集团层面行政协调、政府关系和品牌文化建设,与各位业务执行官、职能执行官一起,在集团“执行官+矩阵”决策机制和“集体决策、分工负责、矩阵管理”模式下,为集团战略发展继续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8年下半年,坊间曾传出两则有关中国平安旗下高管的负面消息,其中一则波及任汇川,平安信托对此做报警处理。在后续传出的马明哲与任汇川的邮件沟通截图显示,马明哲对任汇川表达了充分信任之意,且直言事情是“因为内部改革,有些人心里不平衡”。
中国平安逐渐“去马明哲”化?
作为中国平安的创始人与灵魂人物,马明哲之于中国平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出生于1955年12月的他现年已经63岁。虽然民营企业领导人并没有固定的退休时间,但马明哲的接班人问题一直备受业内关注。而此番人事调整,也被一些人视为马明哲在为退休做安排。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更倾向于,几位联席CEO或的确是潜在接班人,但目前的安排更多还是出于公司发展的考量,马明哲依然保持其核心地位不变。
《孙建一、任汇川为您解答联席CEO机制》一文介绍,按照平安公司治理制度,董事会在休会期间,授权公司执行委员会集体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
过去二十多年,平安执委会一直采用“执行官+矩阵”集体决策机制和模式。所谓“矩阵”,是个人业务、公司业务、科技业务三大事业群条线执行官,与财务企划、人力资源、投资决策、稽核风控、关联交易、品牌传播等职能执行官,形成共同决策、分工负责、权责清晰的架构,确保任何重大经营管理决策,都由业务执行官和职能执行官集体参与,实行业务执行官和职能执行官“集体决策、分工负责、矩阵管理”的模式。
文章称,这一集体决策模式机制,可确保任何重大决策,均有多位执行官参与,确保执行“有主有辅”的责任体系。此次设置三位联席CEO,集团内部的分工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将更好地发挥现行集体决策机制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决策制度化流程,更符合平安综合金融风险管控的需要,有利于公司长期可持续稳健发展。
资料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30家公司采用联席CEO机制。国际上著名大型企业中,摩根大通的联席总裁制,是类似联席CEO机制,高盛、花旗等金融集团也曾实行过联席CEO机制。
在国内,近年来,“联席CEO”更多出现在科技公司强强合并之后,不过维持时间往往并不长久。例如在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之后,一度设立联席CEO制度,不过仅一个月即宣告瓦解。滴滴与快的合并后,最初也设立了联席CEO,但仅仅两个月时间也走向终结。
有评论文章指出,“联席CEO这种模式不仅是在中国‘水土不服’,在国外也很少有成功案例,更多的只是在两家或多家公司进行管理层交接或合并时,采用的一种过渡方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华为采用的是轮值CEO制,八大高管轮流担任CEO,这与中国平安的联席CEO制存在很大不同,近年来也引发了很多大型公司的效仿,例如阿里巴巴和京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