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健康险朱友刚:以善践行,打造医疗健康服务驱动型公司公司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21-10-15 10:05 /
以人为本

10月14日,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健康险”)举办平安e生保5周年发布会,宣布产品再度升级,最先进的CAR-T疗法,正式被纳入保障范围。与此同时,平安健康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友刚也发布了公司的最新健康战略。他表示,将从现在开始,全领域、全方位、全流程、全新构建平安健康管理体系,打造中国领先的医疗健康服务驱动型专业健康保险公司。

编辑

平安健康险党委书记、董事长 朱友刚

01

平安e生保再迭代,一款百万医疗险和它所折射的健康险快速升级之路

很长一段时间内,给付型重疾险都是国内健康险市场最主流最具看点的产品,相较之下,报销型医疗险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与报销型产品占主流的国际健康险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且即便是医疗险,也主要是团体医疗险、附加住院医疗险等,真正的面向个人的医疗险主险,由于难以破解风控难题,一直被业界视为突破难点。

2016年5月平安e生保上市,其以巧妙的设计,巧解风控难题,从此,中国百万医疗险的序幕正式揭开。彼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创新,开始在不知不觉中推动给付型与报销型产品的市场地位天平发生偏转。

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5年间,平安e生保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迭代升级,这种升级是多面的,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端,更体现在服务供给端:

2017年,平安e生保增加恶性肿瘤医疗保险金,开通“就医绿通”服务;

2018年,开启智能核保;上线e秒赔付,让商保进入秒赔时代;推出了平安e生保(6年保证续保版),打破了百万医疗只能保障一年期的局面;

2019年,上线预赔服务;

2020年,打造出行业首个20年保证续保的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百万医疗险迈入“长期专业”路线;

2021年,平安e生保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推出了平安e生保·全家福,家庭共享1万元免赔额;以及平安e生保·大湾区版,覆盖港澳地区就医服务。而本次升级的平安e生保2022更是率先纳入CAR-T疗法。

编辑

历经5年积累,如今的平安健康险早已脱胎换骨,无论是产品设计能力,还是服务供应能力,边界都大为扩展。

以服务端为例,目前,平安健康险已建立起中国乃至世界领先的合作医疗网络,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80万名医生,合作医院、诊所超10万家;在国内,平安健康险已与61家全国排名前 100综合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其中排名前十的综合医院覆盖率已达90%,4个省市实现100%覆盖。

在强大医疗网络资源基础上,平安健康险可为客户提供多项特色服务:覆盖超过50个城市,1061家医院的预约+直结结算服务;覆盖10大城市超过42家医院的高端驻点服务,驻点人员可全程陪同就诊;10个工作日内安排全国顶尖医院的住院就医服务;5个工作日,安排全国顶尖医生的第二诊疗意见服务以及辐射海内外的全球紧急救援服务等。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平安e生保宣布升级的同日,平安健康险重磅宣布启动“家庭健康守护联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嘉会国际医院、九州通健康科技、药明巨诺等30多家公私立医疗机构、基金会、行业协会、健康管理公司、药企,为更多家庭带来有温度的专业化健康服务。

平安e生保多年来的迭代之路,归根结底是百万医疗险从产品导向走向用户中心的一个缩影,而真正以用户为导向,用户也必回馈以热情。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平安e生保系列产品的保费收入已经从2016年的0.456亿元飙升至2020年的67亿元,2020年,其在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超过50%,成为“当家花旦”。

在平安e生保的引领和推动下,平安健康险的保险业务收入也已经从2016年的7.88亿元发展到了2020年的122.08亿元,而健康管理服务收入,更是从2.5亿元一路增长至10.65亿元。

02

不忘初心,以善践行,平安健康险打造医疗健康服务驱动型公司,迎接专业化大发展时代

在以平安e生保为代表的百万医疗险不断升级迭代的同时,国内健康险市场的发展逻辑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革新,在快速的奔跑中,健康险保费节节攀升,从十年前的百亿元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奔向万亿元。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1年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91.72亿元,2020年已经达到8173亿元,是2011年的11.82倍,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1.57%。今年前7个月,健康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已达5717亿元,预估有望冲击万亿元大关。健康险保费在人身险保费中的占比也在逐年升高。从2011年的7.12%一路增长至2021年前7月的24.81%,已占据了人身险市场中近1/4的体量。

根据第一财经与平安健康险联合发布的《从百亿走向万亿,健康险市场新十年“向善而行”——2021年健康险市场洞察报告》,国内健康险市场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0时代(2010-2016年):从探索期进入成长期。这一时期,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基本医保经办、全面参与大病保险,健康险市场更为丰富。从2010年到2016年,健康险的增速从原来的个位数迅速攀升至2015年的51.87%,健康险保费收入也从百亿上升到了千亿级别。

2.0时代(2016-2020年):百万医疗险出现后的“百家争鸣”。2016年被认为是里程碑式的一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同时,以平安e生保为代表的“百万医疗险”问世,通过几百元的保费撬动上百万元的保额,横扫了健康险市场,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7.71%,成为健康险市场近十年来的同比最高增速。

3.0时代(2020年开始):专业化道路开启。2020年疫情来袭,健康险走出“独立行情”,在人身险个位数增长的同时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率,达15.67%。同时期,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开始走入大众视野,进入井喷期。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从长期来看惠民保将进一步增强民众保险意识,最终有利于健康险行业的总体发展。

从追求规模,到追求保障,再到追求服务,健康险发展理念在过去几年间急剧变化,而如今,面对内涵外延愈发丰富广阔的服务需求,“专业化”更成为当下健康险发展的时代要求。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朱友刚表示,将坚持“保险向善”的初心,进一步坚定地走专业化的道路。在他看来,未来的专业化道路需要健康险公司打造七大专业能力,从而推动健康险行业长期稳健、高质量发展。这七大专业能力包括:专业人才、专业分群、专业定价、专业产品、专业医疗、专业理赔、专业服务。

专业人才方面,未来需要打造“医疗+科技+保险”的“334”专业队伍。首先30%是医疗、医药、健康管理的专业人才;其次30%是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人才;其余的40%则是保险精算、产品营销人才;

专业分群方面,应基于客户特征、价值、需求等多维度,挖掘客户需求和偏好,智能输出客户产品及策略,匹配立体、全面的多层次产品;

专业定价方面,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构建精准定价模型,实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差异定价;

专业产品方面,构建产品工厂,开发真正解决全民健康保障需求的产品;

专业医疗方面,需要建立完整的社商医疗大数据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AI医疗知识图谱,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医疗诊断;

专业理赔方面,要聚合各类风控数据,打造智能理赔风控模型,助力打击社商保险欺诈,缓解社会“医疗通胀”;

专业服务方面,要打造智慧运营体系,用科技支撑,实现有温度的、便捷简单的健康服务。

倒逼险企加注“专业化”的直接原因是市场竞争的激烈,但归根结底,是用户生活水平提升下的需求大升级,他们不仅仅需要保险作为医疗支付手段,更需要一揽子的健康服务解决方案。

朱友刚认为,健康险需要回到源头来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健康险行业需要从产品和服务这两个矩阵重新搭建体系,来解决消费者的问题,而平安健康险的目标就是构建医疗健康服务驱动平台,真正实现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有温度的服务。

基于此,朱友刚进一步表示,平安健康险将全领域、全方位、全流程地构建平安健康管理体系,打造中国领先的医疗健康服务驱动型专业健康保险公司。“这就是我们不忘初心、以善践行最根本的目的”。

伴随着人口结构的急剧变化,长寿时代的加速到来,大健康赛道势必将迎来需求的井喷,而商业保险作为其中的重要参与者,也将在其中发挥更大的动能。这是一个注定广阔的市场,按照银保监会牵头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 2025年,健康险市场规模将力争超过2万亿元。

前景是广阔的,竞争也是激烈的,在消费者主权崛起、信息不对称快速消除的当下以及未来,“善”或许才是唯一的出路。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