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养老!养老!10万亿级市场,保险业两会代表提出哪些思路互联网+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21-03-10 10:47 /
2021年“两会”仍在按部就班推进之中,但对于保险业而言,今年的“两会”核心词已经出炉,没错,就是“养老”。 “两会”委员代表的提案建议多与“养老”相关;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处提及“养老”;银保监会、发改委在国新办相继召开的发布会中,“养老”也是重点词汇之一。 这样的
2021年“两会”仍在按部就班推进之中,但对于保险业而言,今年的“两会”核心词已经出炉,没错,就是“养老”。

“两会”委员代表的提案建议多与“养老”相关;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处提及“养老”;银保监会、发改委在国新办相继召开的发布会中,“养老”也是重点词汇之一。

这样的紧迫感自然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已经是社会共识,另一方面,出生人口大幅减少导致的争议也进一步放大了人们的对于未来的焦虑。

从商业的角度出发,有焦虑的地方就有生意,养老!养老!养老!俨然已经成为摆在中国保险业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和机会之一。有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6.91万亿元,预计2022年达10.29万亿,期间复合增长率高达11.9%,我国养老产业是一个万亿蓝海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而近期,各方围绕“养老”所展开的探讨,也已经基本勾勒出顶层设计,乃至各利益相关方对于这一重大社会议题的定性,并提出解决方案。

从中可以看到,虽然出发点不同,但对于“老龄化”这一问题的严峻性认知是高度一致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银保监会来说,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也已经是重点工作之一;而对于各利益相关市场主体而言,态度也相当积极,但困惑也依然存在,依然在期待政策的支持,他们关心的重点在于产品,在于税收支持政策,在于三支柱间的衔接转换贯通,也在于医养康养相结合的业务模式。

其映射的现实是,我国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结构失衡严重,第一支柱一枝独大,第二支柱是短板,第三支柱还只是一棵幼苗。以美国为例,其养老保险第一支柱占比10%,第二支柱占比61.9%,第三支柱占比28.1%。而截至2016年,我国第一支柱占比74%,第二支柱占比23.1%,第三支柱占比只有0.29%。

而要想解决这种结构失衡问题,构建更强大的养老保障体系,则需要更高层面更大力度更加周密的顶层制度设计,打破“三支柱”之间的利益藩篱,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以提高筹资效率,保障各相关行业的公平竞争等。

以下就是近期有关“养老”这一重大议题的所有相关内容的汇总:

时间:3月8日

事件:发改委在国新办召开发布会

关键词: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突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会上,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的有关情况,在谈及人口老龄化、养老等内容时,指出:

五年规划既是“国事”,也是“家事”。《纲要草案》通篇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着眼人的全面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突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指标和政策举措,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水平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在主要指标设置上,民生福祉类指标数量最多。此次《纲要草案》20个主要指标中有7个是民生福祉类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是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的。这些指标覆盖了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各民生领域,这充分体现了把改善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

在养老育幼方面,主要是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预计“十四五”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纲要草案》回应社会关切,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多措并举扩大养老机构床位供给,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

时间:3月5日

事件: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发布《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医养康养相结合、长期护理保险、社区养老、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发展社区养老、托幼、用餐、保洁等多样化服务,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更优惠政策,让社区生活更加便利。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

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时间:2月21日

事件: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

关键词:乡村振兴、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普惠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提及农村养老相关内容时指出,要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动村级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

时间:3月2日

事件:银保监会在国新办召开发布会

关键词: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银保监会重点工作之一

发布会上,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谈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时,指出:

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商业车险和意外险定价机制等改革,推进商业养老保险改革发展和健康保险稳步成长,引导理财、保险、信托等长期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在谈及2021年的重点工作时,指出: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培育发展更多专业化特色化金融机构,进一步开发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银行产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保险服务。

在谈及银行保险业在参与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养老保险体系三支柱建设方面时,指出:

人口老龄化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也在积极研究推进,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明确部署,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商业养老保险。

时间:两会期间

事件:3月4日,两会启幕,两会委员代表纷纷提交提案建议,其中多有涉及养老、第三支柱等

关键词:税收优惠、三支柱间的衔接转换贯通、养老金融产品

“两会”委员代表,尤其是来自金融业界的委员代表们对于“养老”、与之密切相关的“三支柱”建设等也都相继发声,出发点不同,建议也都各有侧重,但几个核心关键词是相当明确的,真实反应了保险业乃至金融业对于养老政策的期盼:

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王滨:加快构建统一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三支柱间共享信息,实现不同层次养老保险产品的便捷转换和退出

建议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研究制定养老保险产品税收优惠政策,对个人以降低领取阶段的税负为核心,打通第二、第三支柱税收优惠;对机构通过差异化的增值税减免措施,降低机构经营养老保险业务的税负水平。

建议强化三支柱间的衔接转换贯通。加快构建统一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三支柱间共享信息,实现不同层次养老保险产品的便捷转换和退出。

建议引导养老金融产品形成专属优势。针对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配套出台机制相容的监管规定、会计准则、业绩考核办法等。

建议试点推进三支柱改革。加快推进业务创新试点,大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

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建议创新税收激励形式,不仅要考虑“税延型”,也要尝试“免税型”

建议税务部门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将相关养老保险产品研发经费纳入税前列支项目,降低企业负担。

建议为税延型养老保险定制特有的配套制度,简化行政审批和抵扣流程。

建议解决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中存在的免税额度较低、覆盖面较窄等问题。

建议创新税收激励形式,不仅要考虑采用目前的“税延型”模式,也要尝试构建“免税型”模式,即购买时缴税,投资和领取环节均不缴税。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局长韩沂:明确养老金融产品标准,扩延税延养老范围与期限

建议明确第三支柱的具体涵义、内容和范围,明确养老金融产品的具体标准,并以正式文件形式予以公布。

借鉴现有税延养老账户管理经验,扩大其运用范围。

建议尽快出台新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政策或明确延长试点期限,稳步推进试点扩面扩容,利用差异化税率引导消费者终身领取或不少于15年的长期领取,确保资金的养老用途。

全国人大代表、太保寿险上分副总经理周燕芳:建议全方位加大对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推动力度

建议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产品和服务层面入手,加大对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推动力度,更好地服务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建立养老金第三支柱专属账户体系,探索通过实名认证且唯一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实现资金在“三支柱”之间的转移接续,建立养老金账户“一账通”的衔接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银保监会信托部主任赖秀福: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与个人养老账户之间应率先做好制度对接与互补

建议强化养老制度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扩大第三支柱覆盖面和供给能力,建立养老金第三支柱专属账户体系,打通各支柱之间资金流动的渠道,特别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与个人养老账户之间应率先做好制度对接与互补。

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总经理谢卫:建议提高第三支柱缴费的税前扣除额度

建议提高个人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实施合格的金融产品税费优惠政策;统筹年金和第三支柱税收政策。其中在缴费环节,建议在现有基础上适当提高第三支柱缴费的税前扣除额度,并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变化进行指数化调整,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领取环节,建议比照领取年金的个人所得税处理方式,不计入综合所得,全额单独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税,鼓励分期领取,降低领取时适用税率,进一步扩大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受益人群。

全国政协委员、正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欧宗荣:强化老有所“医”,持续深化“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新模式

建议强化老有所“养”,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具有重大意义。对此,欧宗荣提出三方面的具体措施:

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以社区为单位布局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努力实现城市的每个社区都有养老服务中心,每个街道都有功能齐全的老年照料中心或老年服务综合体。

其次,要强化政策落地,保障新建居住小区落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要求,实现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最后,要完善扶持政策,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等创新模式,推动各地既有居住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推动老年人居家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

另外欧宗荣还建议,强化老有所“医”,持续深化“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新模式;全面总结已有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魏明:加快发展智慧养老机器人

建议加快发展智慧养老机器人,破解养老资源紧缺问题,有助于满足老年人在情感陪伴、休闲娱乐、安全防护等方面的需求,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数据显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专业养老护理人员约30万,按照国际1:3的照护比标准(即1个养老护理人员照护3位老人),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超过1300万。加快发展智慧养老机器人,对解决养老资源紧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