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灵魂之问:如何判断一家险企会否“暴雷”?|金融新图景③行业动态

编者按 什么样的保险公司是好的保险公司,什么样的保险公司是坏的保险公司?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为回答这个问题,不同的机构拟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包括监管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则:最知名的是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此外还有保险公司服务评价公司治理评估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评估,行业

编者按
 
什么样的保险公司是“好”的保险公司,什么样的保险公司是“坏”的保险公司?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为回答这个问题,不同的机构拟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包括监管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则:最知名的是“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此外还有“保险公司服务评价”“公司治理评估”“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评估”,行业协会还主导了“保险公司经营评价”……这些评价准则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保险公司打分,以衡量其风险水平、经营成效等等,并根据评价结果予以其不同监管。但当不少险企成为所谓的“问题险企”,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当下的评价体系,其预警风险的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今年年初监管部门工作会议宣布要“研究出台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和分类监管制度”,再结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监管评级办法》《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等相继出台,保险业新的监管评级制度和分类监管制度或许也不远了。
 
这对于业界人士而言,无疑是值得高度关注的,因为这将决定部分险企命运走向,同时,也将长久的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本文,就是试图通过梳理各种公开资料,来推测新的“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和分类监管制度”有可能的模样,及其对行业有可能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有200多家保险公司,在市场上的分量身位和发展阶段,差别非常大。他们的优劣排名和发展好坏,到底是什么指标最重要,谁的评价裁夺最权威?行业性组织、外界政府部门、评级机构都有自己的标准,这些评价哪个更重要,有什么样的市场表现会加分或减分?谁的打分更有公信力?
 
评级就是将复杂的专业数据,转化为直观的等差序列,帮助市场理解公司,也便于公司对标市场同业。保险公司的好与差,什么说了算,业内得好好关注这件事。
 
监管部门的重要思路是设计一套评级制度,反映真实的经营和风险情况,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类监管,促进市场资源有效分配。核心的理念就是三句话:有车就有辙,有树就有影;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今年年初监管部门工作会议宣布,统筹推进保险公司回归本源……,研究出台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和分类监管制度。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成立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监管评级办法》成为“金规1号文”;信托业务分类后,新的《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已于近期公布。去年至今已经发布5个分类监管办法(或征求意见),肉眼可见分类监管制度进程正在加快。
 
01
两大评价、三大评估:目前的评级制度有哪些
 
现在,保险业已有多维度、多信源的系列评级评价制度。每一路评价,可都是需要认真伺候的“大神”。具体说,是两大评价、三大评估。
 
保险公司经营评价,由保险行业协会操作。
 
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由监管部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主导,该评价的核心是保险公司的举报投诉数量和处理情况。
 
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中国的偿付能力体系。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下的分类监管,叫做风险综合评级(IRR)。理念是风险导向、上下联动。偿付能力中不能定量的控制风险,监管部门发明了“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这就是鼎鼎大名的“SARMRA评估”,在保险监管领域属于重大创新,以类似检查的方式驻场评估。
 
公司治理评估,2017年保监会启动覆盖全部保险市场主体的公司治理现场评估,2019年这一制度被扩大到所有银行保险机构。财政部制定的《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中,直接以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等相关监管评价结果作为要素,其权威性还是得到了认可。
 
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评估(FLM。其方法基本拷贝了SARMRA评估,相互之间也存在重叠。
 
现在的偿付能力体系“隐隐”有监管评级的雏形,风险综合评级是保险公司监管评级的“替代品”。但偿付能力充足率对标银行的资本充足,风险综合评级侧重于定性,只是偿付能力管理制度的子项目,公司治理分散在控制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其他要素之中,与其重要性不对应。而无论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市场,无一例外,公司治理恰恰是风险的“命门”。
 
02
“救火队”变“预防队”:分类分级监管的意义何在
 
不同市场参与者、利益相关者,会从自身的立场和需求出发,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看待一家保险公司的优劣。股东“靠脚投票”,聚焦在估值、分红和发展前景;业内经理人念念不忘的是业务价值;消费者主要从微观角度计较产品性价比和服务质效;在广义的公司治理意义上,合作者、供应商、员工等等会从“屁股决定脑袋”的利益视角,去作出自身的评价,“有口皆碑”、同业风评,这些正是社会监督的表现。
 
行业评级的导向是价值发现,监管评级的导向是风险前瞻。两者出发点的不同,决定其制度设计逻辑、指标引用、实施流程有交集,也有极大的差别。监管主要评价风险水平,其他的评价标准和手段应该交给资本市场、控制权市场、产品市场,由公司治理、市场交易的参与方发挥约束作用。
 
保险业只有保险资管公司建立了监管评级制度,今年完成年度首次评级。现在,对机构监管强调预警和捕捉风险,管好市场入口。预计保险公司评级制度有望现身,分门别类实施监管差异化,体现新形势下的监管标准和导向。
 
过去,保险市场长期以来的主要任务是“治乱象”,这在金融监管的范畴内属于“行为监管”。“治乱象”的理念和措施,侧重点放在市场末梢,措施接近于警察上街“抓小偷”,由于这些年保险业风险分布的根本变化,治乱象治标不治本,按下葫芦瓢起来,落后于市场实际,逐渐变成了一场无尽的游戏
 
监管评级的价值在于对风险的前瞻性、预见性,帮助监管部门从救火队变成预防队,划定赛道,清理积淤,确定规则,对“越轨者”亮黄牌、罚下场,把压力转移给赛场上的竞技者。这就是说,管好一家保险机构,着力点从行为监管转向风险导向的审慎监管。
 
对于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的差别,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得很经典:审慎监管类似于医生,其职业习惯促使他们在发现病因后努力加以医治,重心不在对当事人的问责;而行为监管更像是警察,倾向于对违规行为立即处罚。
 
评级是最好的指挥棒,分类监管是评级的直接运用。这是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评级成为权威的制度,监管权威也就得以树立起来。
 
03
细数六个具体问题:监管评级的改进空间在哪里
 
保险监管领域早有一系列的评价、评估、分类制度,公司自评估、现场评估和监管复核等做法也完善起来。那么,为何还要提出“研究出台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和分类监管制度”?显然不是因为制度空白,而是因为现行办法不好用、有时不管用。
 
监管评级的核心价值,应该是风险的透视镜。但现在的制度执行效果,有时候并没有观察到、管住风险,特别是重大的机构经营问题,规则散而多,割裂散乱,重复交叉。众多单一领域、功能性的评价评估,还不算是真正的、全面的评级制度。
 
制度太多、指标太多,出现了“手表定律”。当你有好几只手表的时候,就很难说出准确的时间,别人问你的时候也难以回答。有时候“手表”显示的是不同“时区”,都很难说出它的对与错。要想管用,必须创设一个统摄性的权威制度,把所有的问题放在一个框架里,用一套规则去检视。
 
在美国,多个监管部门是根据不同的法案设立的,职权上存在交集,监管体系纷繁复杂,一家银行要接受多个监管机构的不同要求。1979年,5家监管机构联合设计“骆驼”银行评级标准,统一使用这一体系对商业银行进行评估,这被公认为金融监管走向风险为本的开始。1996年起,所有银行实现在统一标准下进行评级。
 
具体来说,监管评级的制度设计、组织实施、结果使用三个环节,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评级权威性问题
 
风险导向没有体现出来,搞成“大而全”,掌握诸多第一手信息和大量数据的监管部门有时在判断机构风险上落后于市场,落后于舆论风评。有的评价被作为单纯工作手段,没有依据整体综合监管的需求去操作。分类监管制度架设在偿付能力体系当中,不能作为完整的评级制度使用。
 
监管导向问题
 
有的制度带有当时的主观臆断,出台后并未真正落地,大而无用导致资源浪费。目前还在实施的《保险公司经营评价指标体系》,速度规模类指标占30%,保险公司扩大资产规模就可以多得分,明显不再合适,甚至会得到与实际要求相悖的结果。
 
应用场景问题
 
银行评级广泛关联着同业市场地位、准备金、央行再贷款、市场信誉和公众信心。保险公司除了偿付能力在外界有一定影响,其他还不为公众熟知,同业也不太关注。评价结果缺少具体实在的结果应用,不与牌照、业务资质挂钩,仅仅体现导向方面的软约束,就得不到尊重。
 
指标设计问题
 
好的指标体系一定得选关键的、有用的,保证说明力、解释力,同时如果颗粒度不够,不能拆包,就很难去分析“事故”背后的“故事”。有的评价指标位阶层级混乱,评级符号不统一,有的只有ABCD四个等级,细分不够。指标设计过多过繁,导致相互抵消吸收,最终大家都差不多。现在多数评级结果明显“鼓肚子”、两头尖的分布,合理区分不够。一些指标需要保险公司报送,数据源的真实性、客观性存疑。
 
重复评价问题
 
资产负债匹配本来就是偿付能力管理的核心工具,公司治理相关情况在偿付能力、资产负债匹配等评价里也有包含。评价评估太多,部分内容重复,造成保险公司迎评负担重的问题。
 
组织开展问题
 
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现场3年周转一次,市场环境往往发生变化,中小保险公司经营状态更是可能出现很大的转折。有的结果公布太晚,失去时效性,结果与实际市场评价存在反差。现场评分与非现场评分效果不同,评估人员标准不一,定性因素波动过大。频繁打分也让大家基本掌握了“题库”,如法炮制应付措施,评分水涨船高,科学性、甄别精度、可验证性也值得观察。
 
出于舆情风险、避免不当引用的考虑,评价结果对外公开有限,可能只对保险公司内部人员的考核产生了影响,无法更好地达成有力的市场约束。
 
04
借鉴应用:金融机构的评级制度长什么样
 
分类监管是老生常谈,各级监管部门都有一些不同的分级分类制度。
 
银行评级对银行极端重要,关系同业市场的资金融入价格,相关资质的获取,存款保险费率等。2006年原中国银监会实施商业银行监管评级,这是国内金融机构评级制度的开始。后来央行2010年开展现场评估,2016年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MPA,本质上也是一种评级。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则起源于存款保险评级,最早是为了确定存款保险的差别化费率。三大评级侧重点有所不同,部分指标也有重复和区别。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分为6级12档(其中2-4级细分为A、B、C三档),内容包括资本充足(15%)、资产质量(15%)、公司治理与管理质量(20%)、盈利状况(5%)、流动性风险(15%)、市场风险(10%)、数据治理(5%)、信息科技风险(10%)、机构差异化要素(5%)。
 
金融机构评级,分为11级(1-10级加D标识),内容包括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资产管理、资本及其管理、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盈利能力、信息系统、金融生态。数理模型从资本状况、资产质量、预期损失抵补能力、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经营规模等六个方面客观评估金融机构的经营水平和风险状况。专业评价采用五套打分卡,包括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资产质量、资本管理、流动性管理、市场风险、盈利能力、信息系统、金融生态环境等模块。
 
宏观审慎评估,分为3档,内容包括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性状况、存款定价行为、信贷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
 
比较小众的银行评级还有两项:
 
商业银行分行特别是对外资机构,一般使用ROCA+S评级系统,从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营运控制(OperationalControl)、合规性(Compliance)和资产质量(AssetQuality)四个方面分别评估分行经营管理状况,并结合总行支持度(SOSA)调整,确定对银行分行的综合风险评估等级。
 
主发起行履职评价,一些部门使用了克罗尔(CLORE)履职评价体系,分为公司治理(C),流动性支持(L),运营支(O),风险防控(R),履职效果(E)。
 
信托公司的评级,分别是党建、信托文化、社会责任19分,资本实力21分,风险管理能力35分,服务与发展能力25分。
 
刚刚实行的财务公司评级,分别为功能定位(15%),资本管理(10%),公司治理(20%)、风险管理(30%),信息科技管理(10%),集团经营与支持(15%)。
 
从银行业的监管评级中,可以窥见评级制度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重复评价、标准不一等等,也能看见未来监管评级制度导向的一些影子。
 
05
优劣谁来定,好差岂无凭:评级结果能否成为市场“通行证”
 
保险业的市场主体,在经营差异性上大于银行,对其进行分级分类,至少要区分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养老保险、资管公司、集团公司5个种类,进行差异化的评价。
 
新的分级分类制度,可行路径是对各种评估评价进行统筹整合,方向是综合、集约、简并。将监管评级制度作为监管行动的总把手、总牵引,其他评价侧重于督促改进,实质意义不大的可予废止。首先可以统一“公共科目”,重新定位各个评级评价项目,减少重复评价的情形。
 
理想状态的评级制度,必然集正向激励和负面评价一体,体现客观、公开、透明,过程可追溯,大多数问题可量化,质量可评价。最重要的还是管用,提供采取措施的依据,明示改进的方向。
 
科学设置评级标准,一方面要克服数据指标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要减少监管人员的主观偏离程度。在一些评级中特别要避免“分解谬误”,大家都看到树叶,却看不到森林,各种指标累积加总,最终却没有还原真实状态。数量型的评分设计则要防止“断崖效应”,实事求是反映风险状况。对一些核心指标,还要考虑反规避,防止“指标越重要越没有用”。
 
分类监管是监管评级制度的自然延伸,两者是浑然一体、延续承继的。
 
评级结果的运用,需要统筹社会承受度、机构经营稳定,缓慢调理,防止把睡着的孩子拍醒。面临困难的公司往往需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越有问题的公司越要动起来,否则会陷入恶性循环。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适度的风险也是市场活力所在。有效的监管将危害降低,特别是避免传染性。
 
最重要的是落实相称性原则,从保险机构的规模、复杂度、数据真实程度出发,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等级匹配监管强度,实施合适的奖励或惩戒。对结果,适度公开,“扬善于公堂”,确立良好标准;“规过于私室”,加强整改和风险控制。对“优等生”从业务品种、准入、投资资格到发债、资产认可,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差生”也会明确补短板的努力方向。
 
权威的监管评级应该是最有效的市场符号,成为修补市场失灵的关键工具。作为保险机构,就是主动对标监管评级,找到自己的能力圈,在市场丛林中确保自己的有效射程,活下来、活得好。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