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君临天下:15大资本系族围剿保险大牛行情行业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18-12-11 11:36 /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得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段初中课本上,耳熟能详的《资本论》名言极形象地诠释了资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得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段初中课本上,耳熟能详的《资本论》名言极形象地诠释了资本之逐利性,但《燕梳新青年》看到的则是资本的力量


逐利本性之下资本凝聚的力量可实现原本不可能的一些设想。回首资本创造的一个个奇迹、甚至是神迹,没有谁可以轻视资本之力量。《燕梳新青年》认为,资本的如影随形也正是判断一个行业红火与否的标准。这一点上,民间资本更具代表性。


不断开放的保险业的“天”已悄然发生改变,保险江湖上正在流传越来越多资本玩家的传说。走过第一个黄金十年的国内保险行业累计投资收益超过2万亿元,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开启之年——2015年投资收益超过7000亿元,营收同比增幅近五成,俨然一副“大牛”行情,引来各方资本觊觎,或明、或暗而已。明暗之间,叹息跌宕中,诸多故事被搬上保险的舞台。


相对国资的“党性”、外资的“套路”,民资逐利之道、之嗅觉、之手段更显敏锐果决。君不见,近两年围绕国内保险行业竞逐上演的民资抢滩故事中,多少传说中的、或神秘低调、或杀伐生猛的资本派系浮出水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否也佐证着国内保险业的牛市行情呢?


中国资本系族的故事中有了保险行业的身影,产业多为资本运作服务的资本系族的“造系路线”怎样在“保险”和“资本”之间纵横捭阖?国内保险行业究竟又隐藏多少资本系族?本期《燕梳新青年》将为各位梳理一番,待未来对之逐一分析列传。


1
明天系:硬吃十分之一保险版图

 

哥虽已远离江湖,但江湖还有哥的传说。


作为昔日国内资本市场声名赫赫的“明天系”,历经数年沉默之后,再度凭借保险领域的咋舌表现强势回归,名噪市场。


数字说明一切。2015年“明天系”麾下天安财险、天安人寿、华夏人寿合计规模保费高达3000亿元,硬吃十分之一中华大好保险山河。若再加上与“明天系”甚有渊源的富德系保险版图,4600亿元保费意味着什么?比肩国寿集团做老大。2012年底汇丰出售平安股权一事似乎也……打住,扯得太远了,水也太深了。


2015年初,明天系再度纳入资管牌照——华夏久盈成立,并申请筹备健康险、养老险公司,先后斥资数百亿元,以旗下上市公司西水股份、华资实业控股天安财险、华夏人寿,以千亿元为计量单位的现金流、几乎全套的保险牌照,打包装进旗下上市公司,几乎确定了明天系保险版图之企图。


2
富德系:纯保险制造

 

没成想,“失联”这个词会如此之快和保险行业产生联系,这可是中纪委巡视国字头险企都没有的“业绩”。无奈下,富德系发布“协助调查”声明。


相对于明天系的名声在外,富德系乃近年崛起,甚至可以说完全是凭借保险力量实现其江湖地位、财务的积聚和快速上升。


众媒体深挖之下,富德系掌门张峻本为深圳房产商,通过错综复杂之股权操作以及巨额神秘资金帮衬下,实现对生命人寿的控制,并一发不可收拾。短短数年间,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举足轻重之人物,拥有富德生命、富德财险、富德保险控股、生命资管、富德保险代理等众多保险牌照之富德系保险板块总资产超4000亿元。


神秘、低调等众多色彩于一身的富德系、张峻间有着怎样的过往?请看《燕梳新青年》本月23日所推之文章《富德系保险版图大起底:天生凶猛 疑窦丛生》。


3
安邦系:闷声发大财


相对于上两家而言,这一家更为特殊、低调、神秘,且这一家完全是因为保险而起家。“买买买”已成为安邦的代名词,买国内上市公司、买发达市场金融机构,安邦之财大气粗有目共睹,披着保险外衣的安邦系着实走出了一条惊艳之路。


据公开查资料查证,缘起安邦财险的安邦保险集团2005年开业之时算个国资控股之企业。辗转数年,温州人吴小晖横空出世,三四年间帮之接连拿下几乎所有的保险牌照,财险、寿险、健康险、养老险、保险资管、保险集团、保险销售、保险经纪;注册资本金亦从120亿元,到300亿元,再到619亿元……神迹一大堆。


最重要当然是利润啦,光景远不如2015年的2014年,安邦保险旗下财险、寿险、健康险3家子公司总利润即达到281.43亿元,仅次于拥有全国性商业银行牌照的中国平安和坐拥国内第一寿险公司的国寿集团。


2015年上半年的大牛、以及全行业7000多亿元的投资收益,坐等看年报啦。


4
中发系:略显温吞


中发系掌门人戴皓也算得上依靠保险成名之人物。集健康、旅游、房产、金融等多个板块于一身的中发系拥有50多家全资或控股成员企业,但真正的底蕴还在于保险板块,合众人寿、合众财险、合众资管三块保险牌照为之增色不少。别的不提,中发系千亿元总资产中,仅合众人寿即贡献七八百亿元资产规模。


作为2005批次的保险公司,合众人寿算得上是业绩尚可者,无论是保费规模还是总资产都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以保费规模而论,合众人寿一度杀入寿险市场前十。可惜的是,合众人寿盈利能力堪忧,一度亏损严重,严重影响其偿付能力,2015年请来柳志坚等平安人寿班子后,向上市发起冲击。


5
复星系:墙内开花墙外香


复星系的发家史可分为三大阶段。起始阶段,通过市场调查进入医药健康和房地产等实业行业,打下根基;其后进入投资发展阶段,先后投资钢铁和矿业等实业;如今复星集团主要投资方向则为消费及消费升级、金融服务、能源资源和制造业升级,其中一个重要领域就是保险领域。


郭广昌的巴菲特之梦众所周知,曾公开表示要成为中国的巴菲特,炮制“产业+保险+投资”的业务模式,带领复星向以保险为核心的投资集团转型。藉此有了第一家由民营资本和外资联合成立的合资保险公司复星保德信人寿、成为永安第一大股东、设立鼎睿再保险公司、10亿欧元收购葡萄牙最大保险公司、20亿美元收购美国的特种险公司Ironshore公司、4.33亿美元收购美国保险MIG……直至2015年底郭广昌“协助调查”,2016年停止收购以色列保险公司。


有意思的是,占据复星三分之一版图、拥有过千亿元保险资产复星,国内保险板块并不大,更多依赖国际保险板块。


6
新理益系:守得云散月出


刘益谦执掌的“新理益”系之发家路径也无需多言,持有大量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收割于二级市场的一飞冲天。因此刘益谦有着“法人股大王”、“第一牛散”等称号。纵观刘益谦20年资本市场路,他几乎精准把握住了国内资本市场每一个因制度而产生的获利窗口期。若用一词概括——机会主义者。


对于保险恐怕也是如此,低买高卖。然而中国保险一度令之心生退意,眼花缭乱的股权操作,很是费劲地控股了一财一寿两家保险公司后,煞费苦心推出“天平”模式苦求上市多年无果;寿险公司——国华人寿尝试走出投资反哺承保道路,但持续多年亏损,颇令之无奈。


所幸等来云散月出,不仅将天平卖了个好价钱,还携资本之威做大国华人寿。2015年国华人寿斩获477亿元保费,名列第十四大寿险公司。要知道2012年前,国华年度保费均在30亿元左右。


7
杉杉系:郑永刚的保险经


杉杉系与郑永刚被保险行业所熟知,源起2014年他与时任正德人寿董事长张洪涛、保监会之间的三方闹剧,最后以郑永刚掌舵正德人寿告终。据说,郑永刚被以张洪涛为首的正德人寿高管层排斥的原因,是他过于激进的投资策略,引起了管理层的不安。反观和其关系密切的中融人寿曾把鸡蛋放于一个篮子的凶猛做法,可知郑之投资凶猛。中融人寿近日因股票投资严重亏损,影响偿付能力,被保监会责令禁止投资股票。


以服装起家,2007年后经由杉杉创投初尝资本运作之甜头后,郑永刚一发不可收拾宣称要做金融家,先后涉足服装、新能源、房地产、银行、证券、保险、金融租赁等领域,打造杉杉系。


2014年,通过正德人寿争夺一役,令保险行业领略一番民资强人之手段。并挖来原新华保险总裁何志光,搭建了一副完整的金融平台框架——新华商金控,除正德人寿外,尚有合信金融、标准财富、新华商金控(股权)投资公司、合鋆资本、乐映影业……等多家子公司。只不过正德人寿是相当重要的一子公司,方可令身为新华商金控总裁的何志光亲自挂帅。2015年,正德人寿保费大收247亿元,同比增幅215%。


8
万向系:走向民生人寿前台


2010年,经过多年股东角力后,以接近四成的持股比例,万向集团终于走到了民生人寿台前——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之子,万向集团总裁鲁伟鼎接任民生人寿董事长一职。


作为和生命人寿同期成立的寿险公司,民生人寿是国内第一家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保险公司,但远不如亦是民资控制的生命人寿风光,保费规模、市场排名远逊之,无甚出彩之处。


随着万向系浮出水面,近两年民生人寿动作颇多。先是觅得一众包括现任总裁班子在内的平安旧将,做大个险业务,随后又拉来基金大佬肖风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加之万向信托、浙商基金、万向期货、浙商银行等万向或控股、或参股的金融企业,令市场对万向如何利用民生人寿的平台充满想象。


9
特华系:巴菲特最早拥趸


特华系与德隆系渊源颇深,甚至被认为是其分支之一。特华系的核心是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以金融投资、财务顾问、金融理论研究和服务为主业的民营企业,公司总部设在北京金融街。实际控制人为李光荣。


特华控股于2002年入主当时已经成立6年的华安保险,此后在业内第一个推出了利率联动储金型财产险产品,也是第一个在业内大力发展社区门店业务。


李光荣被视为国内最早效仿巴菲特的人,在控股华安保险之后,在2004年他又分别成为两家上市公司精达股份、宝光股份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


10
宝能系:着力打造平台型保险公司


在2015年末与万科的股权争夺战中名声大噪的宝能系,其核心是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3亿元,姚振华是其唯一的股东。目前,宝能集团旗下包括综合物业开发、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民生产业等五大板块,下辖宝能地产、前海人寿、钜盛华等多家子公司。


2012年创立前海人寿使宝能系在金融领域的布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此后3年多时间,凭借快速的机构扩张以及大肆销售高收益高现价保险产品,前海人寿规模保费突飞猛进,在资本市场频频举牌,万科正是其中之一。


11
鸿商系:锁定中法人寿


鸿商系的核心是鸿商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据官网介绍,鸿商控股为专业化的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旗下产业业已涉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网络设备制造业、机电自动化产业、化工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航空运输业、金融风险投资、矿业投资等领域。


鸿商控股的实际控制人为于泳,非常低调神秘,在2004年收购洛阳钼业一役中,一战成名,其后随着钼产品价格上涨以及洛阳钼业先后在香港以及A股上市,身家暴涨。


鸿商控股一直在寻求控股保险公司,在接触多家保险公司后,最终锁定了中法人寿,2015年上半年取得该公司50%股权,成为控股股东。有消息称,鸿商集团还在考虑收购一家财产险公司,并将在适当时机进入银行等金融领域。


12
恒大系:成立金控公司,野心勃勃

 

恒大系的核心是总部位于广州的恒大地产集团,创立于1996年,实际控制人为许家印。经过20年的发展,恒大集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民生住宅、文化旅游、保险、农牧、健康及体育为一体的企业集团,控股5家上市公司,其中3家在香港上市,分别是恒大地产、恒大健康、恒腾网络,另外两家在2015年挂牌新三板,分别是恒大文化、恒大淘宝。


2015年,恒大集团正式进军金融领域,并将首个目标瞄准了保险行业,以39.39亿元竞得中新大东方50%的股权后,将其更名为恒大人寿,并在一个月内创造了100亿元的保费神话。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购中新大东方人寿的同时,一家名为恒大金控的公司也在深圳正式成立,恒大集团对金融业的介入将进一步深入。


13
海航系:重新勾画保险版图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海航集团已经成为一家“巨无霸”的企业,涉及航运、金融、旅游、地产、机场、商业等多个板块,A股市场上也已经形成了由9家上市公司组成的“海航系”。此外,还控股2家香港上市公司。


海航集团很早便开始了在保险行业的布局,先后涉足新光海航人寿、民安保险、华安保险。可惜这些保险公司的发展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为此,近年来,海航集团开始对旗下保险业务进行大刀阔斧的整合。一是参与创建渤海人寿,二是出清民安保险全部股权,三是对华安保险的股份进行调整,将海航资本以及海航酒店所持华安保险股份悉数转让给海航投资。


近期,海航系保险公司中最受瞩目的是渤海人寿,注册资本金由最初的8亿元一举增至200亿元,发展意图不言自明。


14
泛海系:谋求金融全牌照


从海航系手中接手民安保险51%股权的是泛海系。泛海系的核心是上市企业泛海控股,以房地产业起家,目前业务范围已经涵盖房地产、金融、能源、综合投资、资本经营五大类型,实际控制人为卢志强。


在金融领域,泛海控股曾发起设立民生银行、民生人寿、民生证券、海通证券、民生典当以及民生保险经纪等公司。由于股权斗争,2010年,泛海控股悉数出售民生人寿股权。


2014年泛海控股开启了全面的战略转型,布局金融业成为最重要的目标。2015年,其通过全资子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控股民安保险,更名为亚太财险之外,还联合史玉柱旗下的巨人投资等公司,先后宣布发起设立亚太再保险以及亚太互联网人寿,剑指金融全牌照。


15
合生系:寄望珠江人寿


合生系也称珠江合生系,其核心企业包括两家,一是香港上市企业合生创展,一为主营房地产开发的珠江投资。其中珠江投资创立于1993年,创始人为朱孟依,此后,他的两个兄弟:大哥朱拉伊——新南方集团董事长、三弟朱庆伊——珠光集团实际控制人,也将旗下部分资产注入珠江投资。目前,珠江投资业务范围遍及房地产开发、设计、建设、物业管理、能源与基础设施、通讯网络、商贸物流、教育等。


近年来,珠江投资房地产业务发展缓慢,开始转向多元化经营,金融业成为重要方向,先后入股北京农商行、广州农商行,但最重要的还是在2012年发起设立了珠江人寿。未来,珠江人寿将借助珠投控股旗下的商业地产项目进行创新营销并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与健康产业。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