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马总,平安3.0战略阵列已集结完毕,请指示”公司动态

2016年5月27日,是中国平安创立28周年。过去的平安,未来的平安,众说纷纭,慧小保今天来说一下我们理解的平安。 过去28年平安干了什么? 平安1988年在深圳初创,由一家产险公司起步,如今已经是名动江湖,平安在中国保险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怎么说都不过分,是保险金融行业里公认的一个具备研究

2016年5月27日,是中国平安创立28周年。过去的平安,未来的平安,众说纷纭,慧小保今天来说一下我们理解的平安。
 
过去28年平安干了什么?

平安1988年在深圳初创,由一家产险公司起步,如今已经是名动江湖,平安在中国保险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怎么说都不过分,是保险金融行业里公认的一个具备研究价值、学习价值的对象,可谓是名利双收。
 
但如果仅仅从收入、利润等等来看平安,可能会失之偏颇,毕竟,一些后起之秀(姑且这么叫吧)的收入利润这几年也有着翻翻增长的奇迹,也有资产驱动负债的所谓创新模式之举。应当这么说,收入、利润只是平安28年的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特质勾画,就是平安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地将自身的形象、气质、能力展示出来,具有鲜明的可辨识度,具有稳定的不可剥夺性
 

比如布局全面。传统金融业务板块几乎已经尽数收入囊中,平安已经是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控股关系最紧密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总资产超5万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4.0%及5.1%。当然,互联网金融业务也没有落下,平安核心金融公司的个人客户总量近1.14亿,其中6556万客户已成为互联网用户。2016年第一季度,核心金融公司新增个人客户917万,其中263万新增客户来自互联网用户向客户的迁徙。


比如品牌溢价。福布斯杂志2016年度的“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榜单,中国平安位居第20名,较之2015年排名大幅上升12位;在英国WPP集团旗下Millward Brown公布的2016“BrandZTM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及“全球品牌100强”中,分別排名第9位及第68位;还入选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9个大到不能倒的系统性金融企业。在媒体广告的强化下,说到平安几乎无人不知。

 
比如创新基因。最早引进高盛、汇丰等外部资本、最早引入麦肯锡进行系统规划、引入代理人和银保等先进制度、大手笔引入海外的高级管理人才团队、敢于建设超前的信息化管控系统等,以及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一大批职业经理人队伍,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而且这种创新是长期持续、绝不浮皮潦草,给外人的印象就是平安创新力强、执行力强。
 
也就是说,经过28年打拼,平安的气场出来了。后起之秀们虽然收入上得快,但往往是江山大业系于一人,不确定性太高,要想在布局、品牌、创新等各方面有出彩表现,还有很多的基础活、苦力活要补课,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平安实力很强、气场很足,那些竞争对手们,说实话自然会有一些避战、怯战、不敢恋战。但不可否认,这28年,平安的实力还没有到碾压对手的地步,作为一个素来严谨的正统金融机构,平安没有人来疯的ALL IN打法。面对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互相渗透挤压,平安目前的成绩要说高枕无忧还远远不够。怎么办?自然是提高层级,以战止战不算上策,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未来的平安想要什么?
 


如果说在传统金融方面,平安是将竞争对手压制的话;在互联网布局中,平安则把其他传统金融机构都远远甩在了后面;而在新的平安3.0时代,平安想做的可能是做基础设施提供者和标准制定者,有点一统江湖的意思。也就是暗含一条脉络,从传统金融的陆地之王,到互联网金融大航海时代的海上霸主,再到大健康大资产星际时代的星辰大海,所谓平安的进化论和大格局。背后的商业逻辑则是:最大化优化存量、做多增量;用系统连接人、服务、产品、支付形成共振;占据生态系统中最有价值部分。
 
平安这样的布局,很明显是着眼于十年乃至十年之后的市场,靠什么?就是马明哲马老板在28周年致辞中说到的,“开放、共享、连接”,迎向新未来。
 
这样的价值观倒是颇有点哲学味道。“开放平台+开放市场”是一种态度,平安的金融一账通、医保一账通,以及其他各类创新服务模式,可以合力构筑面向金融和医疗健康全社会的开放平台。共享是一种精神,通过协同合作实现价值分享和互利共赢,也就是有钱大家赚。连接则是一种意识,深度整合公司内外部、上下游产业资源,在开放中实现互联互通,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系统。最终目标则是合力打造“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
 
平安在方法论上也是实施重大转变。近期,平安调整了互联网金融板块的布局,通过整合形成了“平安亿账通”、“平安金服”、“平安支万”三个互联网金融新平台,“征信+支付+理财产品销售与服务”这一条主线将贯穿于平安未来的互金体系。以前,平安在互联网金融布局上采取赛马制,谁行谁上,而到了3.0时代,面临外部的激烈竞争,则毫不犹豫改变架构、采取大兵团作战和攻坚战,调动整个系统的“洪荒之力”全力以赴,减少损耗、一致对外
 
当然,既然想面向星辰大海,仅靠互联网金融还是不够的,平安的另一个杀手锏是大健康平台,并且已经小试牛刀。平安养老为厦门市人社局打造的“智慧医保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实施医保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审核与预警稽核、实时医保结算等功能。已在厦门481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与99.06%的医生工作站实现了无缝对接。截至2015年11月底,平台累计向医生弹出99.13万次预警或提醒,防范79.01万人次意图超量取药,全市医疗总费用增幅同比减少3%,医保费用增幅同比减少4%。截至2015年12月,全国共有96个地市(包含4个省级平台,60个市级平台)以厦门经验为范本,复制使用了“智慧医保信息管理平台”
 
牛不牛?服不服?马老板始终想做大平台战略,健康领域是他最终选择的出手之地。未来的形势很明了,有N多银行,但消费者只需要一个银联就够了;有N多电商平台,但消费者只需要有一个支付宝就够了;有N多医院、保险公司、社保机构、新农合、税优健康、商业健康、医药公司、财政支付……你担心我过度医疗,我担心你支付不及时……,医保健康领域的杂乱无章和规则缺失有目共睹,健康是头等大事,你们怎么撕逼我不管,但是消费者只想简单靠谱。这跟淘宝初创之时的市场买卖各方需求惊人一致,需要有一个打通一切的平台了,目前看来,平安是最具有优势的,“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平安在健康领域复制一个阿里体系,未来的海量收益诱惑你说大不大?

向平安学习什么?

很多人希望学习平安,模仿产品、模仿市场营销、模仿组织架构……,但很多都是照猫画虎,难有实效。所谓“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学习平安,还得看到平安的本性。
 
在慧小保看来,平安的最大特质就是创新,敢创新、能创新,永不满足。为什么马老板在致辞中多次谈及深圳?除了平安初创于深圳之外,深层意思则是向全体员工和高管喊话,统一意志。“深圳因其改革开放、转型升级新图景,再次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媒体的焦点”,平安生于斯、长于斯,深圳的转型升级,预示着平安也必须转型升级。马老板在致辞中说“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就清晰地表达了“革命仍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意思。这恐怕也是深圳企业的一贯做法,华为董事长任正非就说:“华为没有成功,华为只有成长”。
 
所谓“创业容易,守业更难”,马老板自然懂这个意思。随着家业变大,员工的激励已经变现,创业热情退下去,想过过小生活,不愿意再冲锋陷阵,从进攻变成防守,这是很多企业壮大后都会面对的问题。“我们与其做被动的防守,不如选择永远做一个创业者。如果有一天,我们失去了进攻的勇气,失去了挑战困难的决心,这个‘平安’就不平安了”。马老板已经在平安连续工作28年了,现在仍手拿移动办公装备,随时随地办公,这种“以己率人”的斗志和锐气,很大程度上是塑造了平安的意志力和战斗力。
 
对于世人,可以有心关注平安是怎么炼成的,但对于竞争对手,则是会有阵阵寒意和切实压力。保险业创新求变呼声很高,但时至今日,很多保险公司领导层还在继续搞“想了=说了=做了=做成=青史留名”的把戏,以“留住位子、拿到票子”为第一要务,开个大会、喊个口号、布置个任务就等于万事大吉,说实话,这样的把戏快要越来越玩不下去了。不是说肯定会被平安碾压,而是说有上进心的老板、有上进心的公司都在厉兵秣马、准备大干一番,没有野心没有梦想,在金融圈是混不下去的。混吃等死的话,不被平安碾压,也得被别家碾压。
 
秋风猎猎,战旗飘飘,铁甲集结,壮士出征……
 
“报告马总,平安3.0战略战阵已集结完毕,请您指示。”
“出发!”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