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看气质、城会玩、想静静……2015寿险公司八大表情公司动态

2015年保险业成绩单新鲜出炉,一个大大的“优”字写在上面,人身险相对财产险那更是了得: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5859.13亿元 ,同比增长24.97%,创下近年来的新高,行业发展再次步入快车道。 相对于以往的数轮大发展,此次市场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所推动的小高潮,具备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特点——

2015年保险业成绩单新鲜出炉,一个大大的“优”字写在上面,人身险相对财产险那更是了得: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5859.13亿元 ,同比增长24.97%,创下近年来的新高,行业发展再次步入快车道。


相对于以往的数轮大发展,此次市场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所推动的小高潮,具备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特点——在闷头大干快上的同时,也开始有了一些更加理性的声音,愿意将自身实际联系市场实际,而不是盲目的跟风。所以你听,老腊肉和小鲜肉各有各的打算,有的看气质,有的城会玩,有的“duang”一声就改变,有的累觉不爱想静静,当然也有的仍然是浑浑噩噩,不知所措,让人不禁想问一句:what are you 弄啥咧?


借助八句网络流行语,评点2015人身险公司,WuLi燕小梳不是傻白甜,只是萌萌哒。


1
主要看气质——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保险、太平人寿


经历过不顾一切的狂飙突进,直面过世界金融危机给行业带来的冲击,体会过银监会、保监会联手规范银保渠道给行业带来的伤痛,带头大哥们有了更加成熟的一面,再加上早早积累下的较为丰厚的家底,在面对世事变迁的时候又多了一份从容不迫。转型、发展价值型业务已经成为这些带头大哥们共同的追求。保费增速虽赶不上那些小鲜肉,但主要看气质。


中国人寿再也不嚷嚷“三分天下有其一”了,对于他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或许是怎样与平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2015年,其原保险保费市场份额仅为23%,规模保费市场份额更是已经降至16.8%。而2014年底这两个数字还分别是26.1%、21.09%。


平安人寿咬紧中国人寿,以更高的保费增速,不断缩小二者差距,但同时,其市场份额也开始被稀释,2015年,平安人寿规模保费市场份额12.2%,相较上一年度下降2.73个百分点。


太保寿险自2008年就喊出了“聚焦营销、聚焦期缴”的口号,虽然因此丢掉了市场第3的位置,但经过这些年的沉淀,其业务内含价值的优势已经开始显现。2015年第三季度,该公司新保业务中期缴业务强劲增长181.9%,带动个人保险业务增长达51.8%。


泰康人寿最隐忍,这家曾经与新华保险平起平坐的公司,如今却只落得市场第八的位置。好在其战略清晰,目标明确,无论是养老产业,还是大健康产业,还是互联网保险,均已早早布局,前途可期。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为了上市,转向内含价值也是必须之事。


新华保险在原保险保费收入排行榜上,依然高居探花之位,但在规模保费排行榜上,却已经滑落至第6。更要命的是,新华保险无论是原保险保费增速还是规模保费增速在老六家险企中均为垫底:一个是1.8%,一个是2.9%。(关于新华保险的更多思考,请查阅燕梳新青年往期文章《沉沦还是新生:万峰的新华难题》


在冲击了一段时间的规模之后,太平人寿重新转向价值型业务,并于2015年,增速重归两位数,在老六家险企中,还得到了增速第1的位置。


2
We are 伐木累——人保寿险、人保健康


人保寿险与人保健康这一对亲兄弟在2015年成了难兄难弟——We are 伐木累!


单从保费收入上来看,人保寿险似乎还保持了老牌公司的体面,原保险保费实现了13.6%的增速,规模保费达到17.4%。人保健康则不同,2015年前11个月,其原保险保费同比增速还是负数,在最后一个月的猛烈冲击下,才勉强扭转了局面,实现了全年1.9%的微弱的正增长。


之所以要将人保寿险以及人保健康放在一起,是因为前者虽然增速尚佳,但前期过于依赖短期产品做大规模的发展模式,此时显示出了弊端,巨额的满期给付以及退保令其现金流承压。


3
城会玩——富德生命人寿、华夏人寿,安邦旗下安邦人寿、和谐健康、安邦养老


称这五家险企为市场格局破坏者一点也不为过,自2012年市场化改革开始,四年不到的时间,他们的市场地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得不说”城会玩“。


富德生命人寿以及华夏人寿强势崛起,挺进规模保费排名前五,而且依然保持了强势的发展势头。2015年,中国人寿与平安人寿的规模保费与增速分别为4074.0亿元、2961.2亿元,以及14.3%、17.4%。如果四家公司保持目前的增速不变,不到两年时间,富德生命人寿与华夏人寿保费规模就能超越中国人寿与平安人寿。


安邦系旗下的安邦人寿、和谐健康与安邦养老虽然单独来看与富德生命人寿、华夏人寿还有较大差距,但三者相加,规模却已经达到1524.6亿元。


这五家公司均是理财型产品的忠实拥趸,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快意驰骋,又为自己吸引了一大批粉丝。随着监管部门加强对于高现价产品的管理,一些人开始担心这些公司会出现断崖式的保费下滑——其实从2014年开始,他们已经开始产品的转换,目前三年期及以上产品已经占据了主流;也有人担心偿二代下,三家公司会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可是无论是安邦人寿、华夏人寿还是富德生命人寿,注册资本金均已超百亿。(详见燕梳新青年往期文章《注册资本金也有排名?》


有钱就是这么任性。怪我咯?


4
我想静静——前海人寿、君康人寿、珠江人寿、中融人寿


同是利用理财产品冲规模,有的公司已经安然上岸,有的公司却陷入舆论漩涡,剪不断理还乱,发自内心的想要说一句:我想静静。


前海人寿以123.8%的同比增速,站稳了规模保费第11名的位置,在资本市场也是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情,可是年末其控股股东宝能系与万科之间的股权攻守战,却让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之中,关于其资金来源,关于其关联交易,关于其业务模式中所潜藏的风险,被媒体扒了又扒。


在2014年解决了股东之间的纠纷之后,君康人寿在2015年再度迎来大发展,以215.6%的同比增速,实现了247.1亿元的规模保费,同时积极布局二级市场,先后举牌多家上市公司,但在2015年10月却因为违规打新被中国证券业协会列入黑名单。


珠江人寿在2015年偿付能力吃紧,通过多次增资,缓解了这一困境。


中融人寿2015年状况不断,违规任用高管、股东控股权变动、被保监会处罚……但即便如此,该公司仍然实现了71.4%的同比增速,规模保费达到177.3亿元。在2015年末则更是连续举牌三家上市企业。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目前的注册资本金仅为5亿元。


5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银邮系险企


当一大批中小型险企开始效仿富德生命人寿、华夏人寿以及安邦系险企,借由银行渠道大肆销售理财型产品的时候,银邮系公司自身却保持了足够的淡定,在发展策略上、保费增速上与一些激进型险企形成了对比。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


从规模保费的构成来看,上述10家银邮系险企中,建信人寿、农银人寿以及光大永明人寿、汇丰人寿、中银三星人寿对万能险以及投连险表现出了较为浓厚的兴趣,但其他公司都是意兴阑珊。


6
Duang——恒大人寿、百年人寿等


当他们第一次知道要换股东的时候,他们内心是不是拒绝的?但无论开始怎样,结果是“duang”的一声,旧貌换新颜。


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恒大人寿,2015年11月下旬才正式亮相,即喊出1个月破100亿、3年破1000亿的豪言壮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的确是做到了。不过该公司所依托的主要是高现价产品,期限最短的甚至可以半月即可领取。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现价政策,恒大人寿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对于已经开始了调整产品结构的华夏人寿、安邦人寿等公司而言,这些都已经不是问题,而对于恒大人寿这样的小鲜肉来说,这恐怕来得有点太突然。


7
然并卵——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信诚人寿、中英人寿、中宏人寿、华泰人寿、中德安联人寿、全球同方人寿、恒安标准人寿等


2001年中国加入WTO,保险市场率先开放,外资险企纷纷入驻,一大批合资险企应声而起,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保险理念和经营模式,来推动国内保险业的规范快速发展也成为很多业内人士的期盼,然并卵,十几年过去,这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企业对于中国这个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市场,仍然表现出了很多的不适应,最直接的一点就是保费增速的温温吞吞。大多数的合资险企,其增速仍然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8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新光海航人寿、华汇人寿等


相比于发展慢,没有机会发展无疑更惨。因股权纠纷陷入困境的新光海航人寿、华汇人寿等就在此列。对他们而言,抛却过往,寻找新的股东才是最理想的选择,世界那么大,不妨去看看。


据悉,不少发展未见起色的险企已经开始着手接触潜在买家。由于保险牌照得到众多资本的青睐,保险公司股权的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卖的人不少,买的人更多,如何达成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才是关键。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