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险何时能“成熟一家批一家”政策解读
保监会警告勿以相互保险噱头集资
4月30日,保监会发文《关于有关人员涉嫌以筹建相互保险公司名义开展非法集资活动的风险提示》,透露“有关人员编造虚假相互保险公司筹建项目,试图通过承诺高额回报方式吸引社会公众出资加盟,涉嫌严重误导社会公众”,并表示,“自今年年初《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发布以来,我会积极稳妥推进相关工作,但尚未批准筹建新的相互保险组织,也不存在所谓“特批”第一家相互保险公司的情况。”
据《北京商报》报道,一名为国民互助保险的组织即与互助两字相悖,通过高收益来吸引会员,拉人头变相众筹。
报道中提及,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教授朱铭来认为,筹备国民互助保险的人并不是真正懂保险或互助制保险,开设分支机构并不能以各地加盟者来论,而监管在这方面审批相当严格,就以在各地开设机构为例,国民互助保险占51%,各地加盟投资人合计占49%,这明显是股份制公司的做法,而非互助保险。
燕小梳:作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保险形式之一,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相互保险将在中国开出怎样的花?无疑,政策的明确放行、转型的社会以及推进转型的政府、澎湃汹涌的互联网+等多重有利因素的叠加令中国相互保险的灿烂充满可能性。
灵引还是毒药,理论上风险控制、信息对称性、灵活性和运营成本等更具优势的相互保险公司,是成为破局者,当打破当前粗放、同质化的市场,推动险企进入更高层次的竞争;还是充当破坏者,再成市场滥觞,沦为私产。
庆幸的是,目前市场中也出现了关于相互保险、类相互保险的诸多尝试,例如必互互助、南开大学谋划的校友相互保险公司、抗癌公社、泛华保险的互联网互助平台……但这一切显然还不成熟,无论是经营模式还是政策法规都还需要探索,中国保险市场何时能出现监管期待中的“成熟一家批一家”?
郭广昌18.4亿美元豪取美险企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复星国际在港交所披露的文件显示,复星将以18.4亿美元的价格买断美国保险公司Ironshore全部权益,并将子公司Mettlesome Investment 2并入Ironshore。”文中提及,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表示,一直以巴菲特为榜样,试图建设“以保险资金为核心的投资集团”,而复星也一直将发展保险业视为其投资能力对接长期优质资本的上佳途径。
燕小梳:玩了多年资本后,郭老板终于找到了可持续的现金流——学习巴菲特,建设以保险资金为核心的投资集团。据说,目前复星逾三分之一的总资产都为保险业务。可惜的是,郭老板似乎玩不转中国保险,投资的几家国内险企并不给力,也不能给郭老板提供更多的火力支持。未了,精明的他还是借着“走出去”的大国策略,瞄准域外险企。一边为国争光,一边为复星争利。
人保的电商公司 企鹅君参与否?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继太保、太平、平安、新华、国寿等大型险企成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后,人保集团也正在筹划设立电子商务子公司。
报道还提及,“保险公司成立电商子公司,是希望打造平台,通过经营本公司之外的或保险业之外的业务来增加入口流量,并且自己获得掌控权,但想要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并不容易,保险公司需要考虑获得入口流量的方式多。”
燕小梳:建电商公司不难,难的是如何找到流量入口,为母公司卡位互联网。看看先前成立的险企电商公司大都是网销、电销的部门化运作,而有的公司主要精力只能放在信息技术提供及相关业务咨询方面。人保电商公司该如何破局,联想其和企鹅君的亲密关系,和两次大的联手经历:“i车生活平台”和“人保腾讯麦盛能源基金”,会不会向企鹅君取经,或者说二者联手成立呢?毕竟企鹅君对保险的企图也摆在那里。

